日本核廢水是冷卻反應堆產生的,為什么廢水不可以循環利用,重新加進去冷卻反應堆呢?
這個問題也許很多人都很好奇。福島核電基地在爆炸之前是世界上最大的核電站基地之一,核電基地運行有10臺沸水堆核電站。
沸水堆缺少中間回路,由帶有放射性的蒸氣直接推動汽輪機轉動,海水直接冷卻帶有放射性的乏蒸氣,安全性能低于壓水堆。我國核電站均為壓水堆核電站,在安全性能上優于日本的沸水堆核電站。
2011年3月12日,受地震和海嘯影響,日本福島帶有放射性的蒸氣釋放到安全殼中,安全殼內接著發生氫氣爆炸破壞了屋頂,使得帶有放射性的蒸氣發生泄漏。
圖釋:福島第一核電站內的放射性液體儲罐
事故發生后,堆芯原有的降溫設施由于缺少電源無法投運,最后不得不注入海水給堆芯冷卻,導致福島第一核電站內放射性廢水激增,目前核電站儲罐內儲存了可能將近100萬噸的放射性廢水(數據來自Daily Mail,真實性需要考證)。
題主提出的想法很好,因為當時注水的作用就是給堆芯冷卻,循環利用這些水給堆芯冷卻就可以減少放射性廢水的產生量,實際上當時也循環利用了一部分。
但是這些水無法再次注入堆芯使用,原因如下:1、事故后福島第一核電站6臺機組已經全部停運,福島核電站基地只剩下第二核電站的4臺機組。單臺機組堆芯中裝水不到500立方水,消耗完這么多需要很多年。
2、下圖所示為壓水堆核電站中一回路水化學指標,可以作為沸水堆核電站的水質指標參考,對各種離子的濃度要求非常嚴格,正常給堆芯中注入的除鹽水比瓶裝礦泉水還要純凈,福島當時緊急注入堆芯冷卻的是海水,各項離子肯定不滿足要求,根本無法回收利用。
3、如果水質不滿足要求會加快核電站一回路主設備、焊縫的腐蝕,福島采用沸水堆,還會增加汽輪機葉片的腐蝕程度,因此根本無法直接回收。
這些廢水是有方法處理的。核電站在運行過程中就會產生放射性廢水,機組正常運行過程中產生的放射性廢水經過處理后回收利用或者檢測合格后排到了環境中。
圖釋:福島第一核電站現場,圖中白色衣服不是防護服,而是為了防止體表沾污的紙衣
目前有效方法也很多,如化學沉淀法、 離子交換法、蒸發濃縮法、膜分離法、吸附法等,如果東京電力公司拿出蘇聯處理切爾諾貝利的決心,完全可以處理掉這些廢水。
今天的科普就到這里了,更多科普歡迎關注本號!
這根本就不是幾噸水的問題,只是一個借口問題。即使現在只有一噸污水,日本也不會處理、而是直接排進太平洋。這一手,在有水之初就盤算好了,只是時機而已。
這次日本官員吹風,只是看看大家的反應。如果只是韓國反對,絕對就排放掉了。美俄還沒說話,只好先等等!
日本決定把福島核污染水排入大海,對我國的影響有多嚴重?
那是相當嚴重了,海鮮不能吃了。我媳婦就不樂意了,我媳婦不樂意了,我就該倒霉了,我倒霉了,工作就不好好干了,工作不好好干了,公司就不要我了,公司不要我了,我就沒有錢了,我沒有錢了,就沒錢買好吃的了,沒錢買好吃的了,我媳婦又不樂意了,我就該廢了。[吐血][吐血][吐血][吐血]
日本政府準備把福島核電站所產生的100多萬噸污水直接排入大海,這種帶有嚴重放射性物質的和污水,將會給整個地球帶來深重的災難。尤其是在太平洋沿岸周邊的國家將會深受其害,核輻射對海洋生物的基因迫害以及生態環境的迫害將是不可估量的。顯然,日本政府已經到了無恥至極的程度,沒有任何責任感,對所有太平洋沿岸的國家是毫不在乎,而這樣的危害將會是遺害萬年。
目前在福島核電站上有密密麻麻的1000個儲水箱,已經使用了900余個,其中儲存了高達123萬噸的核廢水,到2023年將會達到極限,只能儲存135萬噸核廢水。更要命的是這些核廢水日本沒有對其進行二次處理,一旦排入大海,其中含有的氚同位素將會帶來嚴重的輻射。日本東京電力公司曾經用嘗試對2000噸核廢水進行技術降解,可是需要花費2萬億日元的巨資,耗時需要30-40年。這些高昂的成本,顯然讓日本政府退縮了,想要直接排放到太平洋里了事。
而大量的核廢水當中的氚同位素本身就具有極強的輻射,對整個海洋生物將會造成致命性的影響。海洋生物必然會在體內不斷的積累,這樣的放射性物質,通過海洋食物鏈當,最終這些放射性物質會進入人類的體內。那么日本一害的就是整個太平洋沿岸的國家,這其中當然包括我國。我國的東海南海都與太平洋水道連通,這也必然會讓我國周邊的海域受到核廢水的污染。
正是基于這樣的原因,我們才對日本政府這種不負責任的行為,表達了強烈的不滿和反對。不單單是我國整個太平洋沿岸的國家都對日本這樣的行為表達出反對,可是日本政府依然我行我素。這123萬噸廢水,日本是真的準備倒入太平洋,看樣子日本也是不準備再吃海鮮了。日本的生魚片恐怕將會變成核魚片,自己坑自己吧!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