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水可不可以大量淡化?
親,幾乎所有人類使用的淡水,都是通過海水淡化得來的!
只不過,這個過程是天然的而不是人為的。地球表面通過海洋吸收太陽輻射能量加熱海水產生水蒸氣,形成云,然后,云漂浮到陸地上空,遇到冷空氣重新凝結為液態水或固態的雪,形成陸地上的湖泊河流冰川這樣的淡水資源,這個過程就是最大量的海水淡化,對人類來說是完全免費的。
所以只要我們保護好環境,不打破這個循環,不去污染地球水體,那么淡水資源作為一種可再生資源是用之不竭的。
談到題主想問的,其實應該是海水可不可以大量人工淡化?
其實也涉及到剛才所說的問題,只有在那些沒有天然淡水資源,或者淡水運輸成本太高的地方,同時離海洋又比較近的地方,才有必要使用海水淡化技術。
再加上人工淡化海水消耗能量,而淡化海水如果只用來飲用的話,其實往往還不如瓶裝水水罐車之類的方便。而缺水地區需要的往往是大量用于工業農業的淡水。
根據2003統計,世界上已建成和已簽約建設的海水和苦咸水淡化廠,其生產能力達到日產淡水3600萬噸。海水淡化已遍及全世界125個國家和地區,淡化水大約養活世界5%的人口。海水淡化,事實上已經成為世界許多國家解決缺水問題,普遍采用的一種戰略選擇,其有效性和可靠性已經得到越來越廣泛的認同。
目前海水淡化主要有蒸餾法和滲透法,蒸餾法包括太陽能、電能和燃油法,滲透包括電滲析、反滲析等,還有一些比較特殊的方法,比如海水凍結法和化學淡化法等等。
其是未來最有希望的也許是生物技術,因為所有生物的細胞膜都是特別節能高效淡化器,可以控制各種鹽離子的單項透過,如果我們能掌握這其中的秘密,也許就能發明出最好的海水淡化法,到那時更大規模的海水淡化必將實現。
我們所說的水資源,通常指陸地上的淡水資源,我們人類可以食用的只有淡水,我們不能喝海水,因為海水中含有高濃度的氯化鈉及其他礦物鹽,味道非常咸,另外,海水的密度比淡水大。由于海水中鹽的濃度比人的體液的濃度大,喝下后會析出體液中的水分而使人體失水,所以不能喝。但是陸地上的淡水資源很有限,隨著人口數量的劇增,和一些水環境的污染。人類逐漸把眼光投向了海水。希望通過淡化海水資源,能夠得到源源不斷的淡水,確保人類的飲水供應。
世界上有十多個國家的一百多個科研機構在進行著海水淡化的研究,有數百種不同結構和不同容量的海水淡化設施在工作。熱衷海水淡化工程的國家一般是淡水資源短缺的島嶼國家和位于沙漠干旱地區的國家。現在所用的海水淡化方法有海水凍結法、電滲析法、蒸餾法、反滲透法、以及可實現盈利的碳酸銨離子交換法。海水淡化最主要的難題是降低成本的問題。
前不久,中國科學家實現了海水淡化技術的重大突破。南京大學的朱嘉教授在去年的一次鍍膜實驗中,在進行鍍金后意外出現了一面金色一面黑色的材料。經過半年的反復實驗論證、研究機制原理,朱嘉實驗室的科研人員們發現這塊黑黑的玩意不僅可以吸收可見光,還可以吸收紅外線,波段在400納米到10微米的光,99%以上它居然都可以吸收。幸運之神的眷顧讓朱嘉團隊發現了世界上吸收光能力最強的納米金屬材料,也稱為納米黑金。
這種納米黑金強大的光熱轉換能力,特別適合用于太陽能海水淡化。把材料鋪在水面,能迅速將表面的水蒸發,源源不斷冒出的水蒸氣,收集起來就是可以直接喝的飲用水。經過嚴格的檢測,利用納米黑金轉化的淡水水質是達到了世界衛生組織和中國的可飲用水標準。這是一種高效進行海水淡化的先進技術,具有很大的發展潛力。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