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在我國水處理(水產育苗)解決的微污染問題采用的是什么工藝?
從有機物分子量分布特征角度看,常規處理方法如混凝、沉淀、過濾,主要是除去分子量大于10000的有機物,對于低分子量有機物除去率很低,特別是相對分子量小于500的有機物,幾乎沒有去除。
????我國目前育苗場原水處理工藝主要采用沉淀一過濾一氣浮-消毒等常規水處理工藝,主要去除水中濁度、懸浮物、膠體雜質并殺滅病菌,適用于處理較為清潔的原水,而對水中存在的農藥、除草劑、消毒劑等小分子難降解有機物,常規技術和工藝無法將其除去,必須對育苗原水進行深度處理。?
?????先進工藝介紹:
原水脫毒處理工藝:
海水原水處理采用AFF-引氣氣浮-ACFF-紫外消毒組合工藝或AFF-引氣氣浮-MBFB-紫外消毒組合工藝,其中AFF直接濾除原水中直徑大于5微米懸浮物;氣浮采用引氣氣浮工藝,通過添加重金屬捕捉劑,除去海水中中金屬;MBFB和ACFF都是環境技術處理技術,能有效出去水體中難降解小分子有毒有機化合物;消毒主要采用紫外消毒或光催化消毒工藝,消毒效率高,無藥物殘留。
淡水原水處理工藝和海水大同小異,只是沒有氣浮工段,其重金屬除去手段主要是在AFF過濾時,加入重金屬捕捉劑,同時也作為生物絮凝劑,將水體中分子量大于10000D的有機物絮凝,通過AFF濾除。
該工藝適用于精養模式水產養殖、工廠化養殖、水產育苗和大規模塘魚暫養等領域。
什么是微電解?微電解水處理技術原理是什么
這是我復制粘貼過來的:
微電解法,又稱內電解法、鐵還原法、鐵炭法、零價鐵法等。該方法處理廢水的
原理是:利用鐵屑中的鐵和碳組分構成微小原電池的正極和負極,以充入的廢水為電
解質溶液,發生氧化
-
還原反應,形成原電池。新生態的電極產物活性極高,能與廢水
中的有機污染物發生氧化還原反應,使其結構、形態發生變化,完成難處理到易處理、
由有色到無色的轉變。
還原作用
鐵屑內電解法處理廢水過程中,發生如下反應:
陽極(Fe):Fe-2e→Fe2+
E0(Fe2+/Fe)=-0.44V
陰極(C)
:在酸性條件下:
2H++2e→H2↑
E0(H+/H2)=0.0V
在堿性或中性條件下:
O2+2H2O+4e→4OH-
E0(O2/OH-)=+0.4V
電極反應生成的產物具有很高的化學還原活性。在偏酸性廢水中,電極反應產生
的新生態H能與廢水中的有機物和無機物組分發生氧化還原反應,能使廢水中的發色
基團破壞甚至使高分子斷鏈,從而達到脫色的目的。
同時,鐵是活潑金屬,在酸性條件下可把某些硝基化合物還原成可生物降解的胺
基合物,提高
BOD5/COD
比值,即增強可生化性。反應式如下:
R—NO2+2Fe+4H+ R—NH2+2H2O+2Fe2+
電解生成的鐵離子、亞鐵離子經水解、聚合而形成的氫氧化鐵、氫氧化亞鐵聚合
體,以膠體形式存在,具有沉淀、絮凝和吸附作用,與污染物一起絮凝產生沉淀,可
以去除廢水中的有機物。同時在原電池周圍的電場作用下,廢水中帶電膠粒和雜質通
過靜電引力和表面能的作用附集、凝聚,也可以使廢水得到凈化。總之,鐵炭內電解
法處理廢水是絮凝、吸附、架橋、卷掃、電沉積、電化學還原等綜合效應的結果。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