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淡水養殖尾水排放標準正在征求意見,一旦實施對大宗淡水魚養殖會產生哪些影響,淡水養殖行業該如何去合規?
國家大宗淡水魚產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戈賢平研究員在接受中國水產頻道采訪時,就目前淡水養殖尾水排放標準正在征求意見,實施后大宗淡水魚養殖行業要如何合規說出自己觀點:現在已研發出較為實用的尾水處理技術,目前亟需改變養殖戶舊的養殖觀念,尾水排放標準一旦出臺后,對行業來說將面臨一輪大洗牌,但這可能也是一條必經之路。據了解歐盟實施水產養殖許可證制度,保護養殖者利益的同時便于合理規劃選擇品種。養殖許可證是從監管角度,只要進行養殖就需要辦理養殖許可證,養殖尾水排放達標是取得養殖許可證的前提。將來也可以通過養殖許可證制度對養殖業進行監管和約束,從而引領淡水養殖行業更加規范化。
受網箱拆除及池塘養殖尾水排放處理整治的影響,未來淡水養殖業該怎么走呢?
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淡水漁業研究中心徐跑研究員
日前,中國水產頻道采訪了淡水中心主任徐跑研究員。對于這兩年網箱拆除,以及近期的池塘養殖尾水排放處理,未來淡水養殖業該怎么走?他表達了自己的看法。
徐研究員認為發展中國家的水產養殖在快速發展過程中,肯定會出現這樣或那樣的問題,比如水資源問題(也就是環境問題)、種質質量問題、成本問題等,但是我們也確實要認識到當前雖不能說是無序發展,卻也不是一種可持續的發展方式。國家近期出臺一些環保政策,也是為了幫助水產行業解決可持續發展的問題,盡管部分區域在執行政策的過程中有些過激行為,但總體而言大家還是要理性認識和對待。
回過頭來說,作為從業者,接下來要怎么辦?我認為還是三句話:一靠政策,二靠技術,三靠投入。所謂政策,就是國家要制定一系列的標準,最近農業農村部漁業漁政局就召集相關專家把一些標準制定出來,包括池塘養殖尾水排放標準等。有了這些標準,水產品質量安全、可持續發展等等就都有了基本保障。
第二是水產養殖發展到今天,要逐漸改變生產方式和發展方向,要發展環境友好、資源節約、效益為先的漁業,比如我們現在選育出了很多良種,以及對環保型飼料的研發,水資源的循環綜合利用等,還有水產養殖的智能化、工業化和工程化,這些都是技術的支撐。
第三,過去是散戶養殖為主,現在要以合作社、公司+基地+農戶等形式來發展,只有這樣先進技術才能落地,發展資金也有保障。
感謝邀請
淡水養殖,水體含氧量,是水體生態承載力的瓶頸。增加水體含氧量有很多途徑。
風力水輪可以增加水體溶氧,制造水體環流,凈化空氣。
改善淡水養殖環境。
死水魚塘如何養魚?
大家好,我是三農領域創作者。熱愛生活的老農。很高興來回答這個問題!
對于死水魚塘如何養魚?我的建議如下:
1,如果池塘不是很大的情況下,在池塘的最中間位置安裝一個增氧機,如果發現魚浮頭,趕快打開增氧機為池塘增加氧氣。如果池塘比較大的話,那就建議在池塘裝兩個增氧機,定時為池塘增加氧氣,死水也可以變成活水,那樣養魚就沒有什么問題了!
2,還可以放一些硝化菌倒進去,這樣可以保持良好的水質,當然也可以在水中種植少量的植物,植物通過光合作用也會產生氧氣!
3,池塘邊長的很快的水草,如果水草覆蓋的太厚了,也建議把它除掉。因為有些水草魚是不吃了的,而且大會吸收水中的氧氣。覆蓋大量的水面,那樣久而久之整個池塘水都會變臭,所以建議用鐮刀把這些覆蓋的太厚的水草砍掉,然后拖到其他地方,增加魚塘水面和空氣的接觸面積,這也是個不錯的方法!
4,如果池塘附近有一些比較低洼的地方,下大雨的時候那里會沉積一些雨水,也可以用抽水機把水抽到池塘里面池塘,增加池塘的水域面積,水大了氧氣就會比較充足!
以上是我的建議,希望對您有幫助,謝謝!
你好,我是新農村橙哥。
現在很多農村的魚塘其實很多都是死水,只有下雨才是新增來源,魚養的少,沒有問題,如果多的話建議如下。
1、可以在池塘中央位置增加一個增氧機定時為池塘增加空氣 ,這樣池塘中氧氣充足,死水就變成活水了,有利于養殖。
2、還可以放一些硝化菌倒進去,放些陶瓷環,這樣可以保持水質好,或是養一些清道夫,并且根據實際情況,在池塘里種植一些水生植物,利用水生植物的光合左右。
3、還要在水流的路線上加一張過濾網,濾掉雜質,水中還可以養些水草,隔一段時間加點水進去就可以了。
4、擴充回答:活水代表流動的水,死水是不流動的水,活水比死水好些,因為活水有較充足的氧氣,便于養魚等。
如果以上對你有幫助,請關注我,謝謝。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