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植業廢水的優質處理方法有哪些?
隨著我國農業生產規模的快速增長,種植業和養殖業帶來的農業面源污染問題日趨嚴重,造成農業面源污染的因素也很復雜。下面介紹幾種種植過程中產生廢水的有效處理辦法。
1,格柵池。由上游各收集溝渠匯集而來的廢水,經過格柵池的水渣分離處理,水體中的雜草、塑料袋等固形物通過人工清雜集中處理,液體則進入沉淀池進行沉降處理。
2,沉淀池。沉淀池主要用于截留和沉降廢水中的污泥,同時起到一定的厭氧發酵效果。沉淀池中培植了生長較快且抗污染負荷能力較強的淡水藻——水綿,這是一種極好的懸浮物過濾體,抗水流沖擊能力也較強,可以將水體中挾帶的泥沙、毛發、浮游物等進行攔截,有效地強化了沉淀池的攔截能力。
3,一級凈化塘。一級凈化塘的塘內生物量較大,水生植物以覆蓋全塘種植的茭白為主,主要利用茭白的強耐污性和植株分蘗快的特點,以茭白作為氮磷的主要吸納體。茭白根系連片生長,在塘體較深處和泥土中構成了良好的底層微厭氧環境,在植物呼吸作用過程中將一定量的氧輸送到了根部,這樣就為硝化與反硝化提供了適宜的反應條件,從而起到一定的脫氮效果。
4,植草過濾帶。植草過濾帶上種植的是黑麥草,它是當地主要的牧草作物,同時其生長快、分蘗多、營養豐富,粗蛋白和粗脂肪比雜草高出3 倍,耐水性好,對水體的凈化效果明顯,是一種兼具經濟價值和環境價值的植物品種。
5,生態溝渠。生態溝渠主要起到水流疏導和強化凈化的目的。一方面將處理后的水流疏導引入泄洪干渠,另一方面進一步截留凈化水體污染物,保障處理出水在枯水期和雨季不變質、不反彈。
對農業種養過程中產生的水體有機污染物進行了生態攔截與修復處理,能夠有效地保護珍貴的水資源。
其實,最傳統的方法就是利用化糞池的污水來做農家肥。雖然原始,但是確實是百分之百的有機蔬菜使用的方法。
然后,還有就是“污灌”,利用排污河的水來灌溉,這里的排污河最好是單純的生活類污水的水,目前我國這種河流還算是比較多,特別是中小城鎮鄉村一帶沒做污水處理設施的地方,這種排污河很容易找到。
其次,比較現代一點的就是利用污水處理過程中產生了大量剩余污泥制成的有機肥,特別是經過污泥消化減量之后的剩余污泥經過干化晾曬之后,含水率特別低,是非常好的有機肥,我們經常用這個東西來種樹搞綠化,目前綠化領域的復合有機肥最好的原料就是污水處理廠的剩余污泥肥料。
這里需要注意的是,無論你是做種植還是搞綠化,盡量不要用工業廢水污泥,特別是不要用重金屬、化工類產生的污泥,也不能用洗煤之類的含有大量SS的污泥。這些水或者泥均含有大量的對自然界有害的污泥,例如重金屬離子、化工有毒物質、苯系物、氰化物比較麻煩。
無論你怎么利用,都是要優選生活污水類的污水或者污泥來弄。
養豬場廢水處理具體工藝流程是什么?如何才能達到排放標準?
豬場主要的清糞方式為:水沖糞、水泡糞和干清糞。
這三個清糞工藝污水水量和水質如(詳見圖表1)
數據來源:(1)水沖糞和水泡糞的污水水質按每日每頭排放COD量為488克,BOD量為200g,懸浮固體(SS)為700g計算得出。(2)干清糞的3組數據為3個豬場實測結果。
?
針對上述三種清糞工藝,豬場污水處理(存欄2000頭以下)采用模式Ⅰ和模式Ⅱ(詳見圖)。
注意事項:
(1)采用模式Ⅰ和模式Ⅱ處理工藝的,養殖場位于環境非敏感區,周圍的環境容量大,遠離城市,有能源需求,周邊有足夠土地能夠消納全部的沼液、沼渣。
(2)干清糞工藝的養殖場,不宜采用模式Ⅰ處理工藝,固體糞便宜采用好氧堆肥等技術單獨處理進行無害化處理。
(3)采用干清糞工藝時,清糞比例宜控制在70%。
(4)糞尿連同廢水一同進入厭氧反應池,未采用干清糞工藝的,應嚴格控制沖洗用水,提高廢水濃度,減少廢水總量。
排放標準請詳見圖
?
?
養豬場廢水處理采用化學法處理,工藝簡單,占用場地小,投資相對較小,操作簡單安全。環保見效快。工藝說明:將廢水收集池加入絮凝劑,在挍拌的作用下挍拌均勻,經輸送泵送入壓濾機進行固液分離,渣回填做肥料,水流入清水池,加入消毒藥,挍拌均勻,經輸送泵送入過濾器過濾排出,清水達標排放,水源緊張的地方可用來沖洗豬圈。附工藝流程圖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