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污水站調節池內漂浮物處理方案。
看來你要用細格柵 但是你要時常清潔 畢竟細格柵節流量也會比較大 但是我不知道你后面是否有氧化溝工藝設施 如果你截留太大 可能影響后續生物處理 畢竟截留多了后續可能出現微生物食物不足 這點我感覺應該想想 畢竟如果是污水廠 都是一套數據計算下來的!如果你把格柵換了 有可能有影響 個人看法
污水如何進行調試?越詳細越好
首先要明確處理水的水質水量,明確工藝組成、原理及各處理單元的設計工藝參數,如進水負荷、水溫、ph等。
對于物理化學法,如混凝沉降,膜處理等調試相對簡單,通過調節進水水量,投加相應的試劑使進水條件滿足設計要求。
對于生物處理法,如活性污泥法。調試周期較長要求較物化法高。一般通過悶曝培養或接種的方式,使反應池內的產生污泥,并通過連續或間斷的輸入污水讓污泥增長,達到要求的濃度,結合進出水指標調整污泥停留時間,回流比等參數。同時要保證反應系統中的營養物質,溶解氧,ph,溫度等參數滿足要求。如ph如果低于過超過設定值,就需要通過藥劑投加或其他方式進行調節。
污水調試是一個系統工程,核心就是以最小的成本消耗保證進出水水量水質達標。
簡單的提供一個思路,具體還要結合實際,希望對你有幫助。
污水處理前期工藝調試的一般步驟以及需要注意哪些呢?
因為你沒有說明工藝,所以我只能給你一個大概的回答:
一、生物法
步驟:
1、投加污泥,可以是脫水污泥或是含水污泥,根據你的池容計算投加量;
2、悶曝,投加一定量的原水或自來水,悶曝3-5天;
3、間歇進水,每天進一定量的原水,篩選出使用原水的細菌,并投加營養,這個階段需要10天左右;
4、梯度進水,逐步增大進水量,直至全部進水,這個階段需要10-15天左右。
注意事項:
1、DO,控制好溶解氧,一般活性污泥可以在1.5-3之間,接觸氧化可在2-4之間;
2、PH,PH偏低或偏高時需要調節一下PH再進水。一般在6-9可以接受;
3、溫度,適宜溫度應在15-35度之間;
4、進水負荷,調試期間,要嚴格控制進水負荷,以免造成沖擊;
5、水量,水量要控制好;
6、還有一些其他,比如說重金屬、消毒劑、懸浮物等也要控制。
二、物理化學法
步驟:
1、小試,對于使用物理去除和混凝去除的廢水,需要提前做好小試。
注意事項:
1、小試結果并不代表在實際使用中正確,需要在小試的基礎上對加藥量進行微調,因為進水的水質一般是不均勻的。
2、水量、水質,這兩方面一定不能超過設計標準,不然會出現問題。
污水處理工藝調試究竟調什么,怎樣調,步驟是什么?
驗收工作結束后,即可進行污水處理構筑物的調試。
調試其主要工作:一是對某些設備的性能進行測定工作,二是馴化活性污泥(對活性污泥法)或進行“掛膜”工作(對生物膜法)。
對主要構筑物及其設備的性能進行測定,設備的充氧能力或氧的利用率等的測定。
調試步驟:在單機調試的基礎上,應進行全廠聯動調試。基本程序為:
(1)單車試車
(2)設備機組充水試驗
(3)設備機組空載試運行
(4)設備機組負荷試運行
(5)設備機組自動開停機試運行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