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環境污染的處理整治預防方法
你結合本地實際情況,借鑒其他地方的成功經驗,這樣來得最快最有效,省時省力提供范文一篇: 為加快推進生態縣建設步伐,切實改善生態環境,根據省、市環境污染整治行動統一部署,特制定新昌環境污染整治工作方案。一、整治目標 通過開展縣城環境污染、工業污染及農業農村污染專項整治,控制污染物排放總量,推進環保基礎設施建設,增強環境監測和執法能力。到2007年,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趨勢基本得到控制,突出的環境污染問題基本得到解決,建成城市污水、生活垃圾集中處理設施,建成環境質量和重點污染源自動監控網絡,環境污染防治能力明顯增強,環境質量明顯改善。二、整治重點 1、新昌江城關段水環境;2、醫藥化工企業的陣發性臭氣。 三、整治時間 2005年至2007年。 四、整治內容 (一)縣城環境污染整治 1、加快嵊新污水處理廠建設進度,確保2006年10月建成運行。加快城市截污主管道、污水收集系統建設,在已建成11公里截污主管道的基礎上,2005年底前建設城西湖電站至黃泥橋段5.3公里的截污主管道,盡早動工建設城東新區至新和成老廠區4.1公里截污主管道,爭取縣城截污收集能力達到70%以上。2、加快實施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按照垃圾處理資源化、減量化和無害化的要求,積極推進垃圾分類收集,加快生活垃圾處理設施建設。加快綠夏生態公司二期建設,擴大垃圾處理能力。 3、強化縣城大氣污染防治,發展管道煤氣(天然氣),完善熱管網絡,鞏固“煙塵控制區”創建成果。 4、科學測定新昌江環境容量。根據新昌江枯水期、豐水期等不同時期,科學測定納污總量,控制排污量。合理調節長詔水庫的水流,增加徑流量,改善新昌江的環境容量,確保新昌江水質達到規定要求。 5、加快建立符合新昌實際的生態補償機制,實現經濟、資源、環境的協調發展。(二)工業污染整治 1、取締“十五小”(小造紙、小制革、小染料、小電鍍、小漂染、小農藥等)和“新五小”(小火電廠、小煉油廠、小水泥廠、小玻璃廠、小鋼鐵廠)企業。2、關閉、取締列入原國家經貿委發布的《淘汰落后生產能力、工藝和產品目錄》的項目。3、限期關閉未經工商登記、環保部門審批的污染企業,在規定期限內未依法辦理工商登記和環保審批手續的,一律予以取締。 4、加快產業產品結構調整步伐,著重抓好重點醫藥化工企業的布局調整和產品結構調整。5、按計劃在2007年底前完成新和成、京新藥業兩家原料藥廠區的整體搬遷工作6、2005年初縣政府下達限期治理的企業,2005年底前必須完成限期治理任務;不能完成限期治理任務的,由縣政府責令停業、關閉。7、按照《清潔生產促進法》要求,積極開展企業清潔生產審核,對超標排放、超總量排放污染物或排放有毒有害物質的企業,實行強制性清潔生產審核,積極推進循環經濟。8、規范工業企業排污口和清下水排放口設置,完善清、污分流。完成重點污染源在線監測建設工作。9、對35噸(含)以上燃煤鍋爐實施脫硫工程,脫硫率達到50%以上。(三)農業農村污染整治 1、根據生態功能區環保要求,制定出臺畜禽養殖禁養、限養規定,劃定“禁養區”、“限養區”。2、推廣生態養殖技術,開展畜禽養殖污染防治示范工程建設,提高畜禽排放物處理率和綜合利用率。同時,重視做好水域養殖污染防治工作。 3、大力發展生態農業,積極建設無公害、綠色、有機食品產品基地,推進無公害、綠色、有機食品認證,推廣使用有機肥,削減化肥、農藥使用量。4、大力實施農村村莊整治;推進澄潭江、黃澤江等河道和小流域綜合整治,減少水土流失;繼續開展“青山白化”治理,推行生態化葬法;加強礦山生態環境恢復治理工作。五、工作要求 (一)加強領導,落實責任 縣政府成立環境污染整治工作領導小組,加強對整治工作的領導。有重點整治工作任務的責任單位要成立專門的工作機構,并負責組織實施。各有關部門要按照確定的工作職責,加強協調,密切配合,齊抓共管。各鎮鄉、部門要根據省、市、縣確定的環境污染整治重點工作,結合實際進一步細化,提出具體可操作的意見,并抓好落實工作(二)依法行政,強化督查 加強依法行政,強化監督檢查,督促企業依法生產、達標排放。加大對重點排污企業的監察和監測力度,對違反環境保護有關法律、法規的行為,嚴肅查處(三)加大投入,提升能力 要加快在線監測、應急監測和現場取證等環保執法設施建設,建立和完善環境應急預報預警機制不斷增強新昌環境應急預警和快速處置能力(四)廣泛宣傳,營造氛圍 各有關部門、鎮鄉要圍繞生態縣建設和污染整治積極組織開展多形式的環保宣傳。各新聞單位要切實加大對生態縣建設、環境保護和污染整治工作的宣傳力度,營造良好的工做氛圍。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