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治理水污染的建議
1. 強化對飲用水源取水口的保護
有關部門要劃定水源區,在區內設置告示牌并加強取水口的綠化工作。定期組織人員進行檢查。從根本杜絕污染,達到標本兼治的目的。
2. 加大城市污水和工業廢水的治理力度
加快城市污水處理廠的建設對于改善我市水環境狀況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目前隨著城市人口的增加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市的廢水排放量正在不斷地增加,而城市污水處理廠卻沒有相應地增加,這必然會導致水環境質量的下降。因此建設更多的污水處理廠是迫在眉睫的事。
3. 加強公民的環保意識
改善環境不僅要對其進行治理,更重要的是通過各方面的宣傳來增強居民的環保意識。居民的環保意識增強了。破壞環境的行為就自然減少了。
4. 實現廢水資源化利用
隨著經濟的發展,工業的廢水排放量還要增加,如果只重視末端治理,很難達到改善目前水污染狀況目的,所以我們要實現廢水資源化利用。
家用水的凈化
過濾——沉淀(明礬)——用木炭除異味——消毒
在自來水管傳遞過程中有可能出現二次污染,所以飲用時要煮沸殺菌
而且還要用干凈的杯子
農村應該怎么解決水污染
環境污染是讀者來信版上的常見話題,今天刊登的兩篇來稿,從不同側面反映了目前農村面臨的一個嚴峻現實———水環境日益惡化問題。這是近些年來農村經濟發展中一直被忽視的一個問題。讀者周廣飛字里行間透出的焦慮與憂思,《長滿綠藻的山村“洗衣池”》畫面中凸現的用水困境(淺色水面為瘋長的綠藻,深色為黃泥湯),都在警示人們:解決農村水環境惡化問題刻不容緩!
農村水環境是分布在農村的河流、湖沼、溝渠、池塘、水庫等地表水體、土壤水和地下水體的總稱。有關部門的調查研究表明,近十幾年來,由于水污染的不斷加重,農村水環境狀況日益惡化,污染事故時有發生,不僅造成糧食減產,還直接威脅著廣大農民群眾的身體健康。關注三農問題,農村水環境惡化問題不容忽視。
據有關專家分析,農村水環境惡化的主要成因是,鄉鎮企業造成的嚴重環境污染;化肥、農藥不合理使用所導致的農村水源污染;未經處理的污水直接灌溉農田;迅速發展起來的集約化養殖場的污染以及居民生活污水和廢棄物的亂排亂堆。
鄉鎮企業的污水排放對水環境造成的污染已眾所周知,但污水灌溉,化肥、農藥的過度使用,集約化養殖業對水環境的污染等問題卻常被忽視或仍鮮為人知。有些調查數據令人吃驚:養殖一頭牛產生并排放的廢水超過22個人生活產生的廢水,養殖一頭豬產生的污水相當于7個人生活產生的廢水;北京近郊禽畜養殖場排放的有機物污染,相當于全市工農業生產污水和生活廢水中所含的有機污染物的2—3倍。過量使用化肥造成的污染同樣驚人,但其危害性并未廣為人知。事實上,化肥施于土壤中,只有小部分被作物吸收,大部分則在雨水的作用下或滲透到地下污染地下水,或隨地表徑流進入河流、稻田、池塘。化肥會造成水域富營養化或飲用水源硝酸鹽含量超標。目前隨農田徑流流入江河湖泊的大量化肥,已成為農民包括城鎮居民生命與健康的“隱形殺手”。
有關人士指出,農村環境污染種類繁多,產生量大,分布面廣,治理難度較大,它已不是農民自己能夠解決的問題。如不及早重視、防范、治理,將會造成比現在城市環境更復雜、更有害、更難治理和恢復的被動局面。水是生命之源,農業之源。當務之急是,各級政府要把讓農民喝上、用上潔凈水提到重要議事日程,這不僅是農民的迫切需求,也是農業發展的迫切需要。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