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評估該怎么做?
首先你要看看你的建設項目在《建設項目環境保護分類管理名錄》中屬于什么類別,是報告書還是報告表還是登記備案。如果是登記備案就自行在環保部備案網站完成,不需要費用。如果是報告表或者報告書,則需要有資質第三方幫助你完成環評編寫,但是需要花錢,他們會給你提供資料清單,你照著準備就行。
環保“三同時”審批是什么?
所謂“三同時”,就是環保設施和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入使用。所謂“三同時”報告,其實就是環保設施的驗收報告。
比如:如果企業有生產污水排放,環評報告中提出了具體要求(如需達到一級排放標準),則企業在建廠時,應同時建污水處理設施。企業建成投產前,應向環保局提出開工申請,環保局對企業的污水處理設施進行驗收后,給予準予試生產批復,并提出正式驗收期限。到期限后,企業應再向環保局提出正式驗收,環保局驗收合格后,會給予正式批復。這個正式批復就是所謂的“三同時”報告。
需注意的是,申請正式批復前,應申請進行環保監測,證明企業的排放達標才可以,不然會拿不到批復的。
所以,“三同時”報告是企業投產后才有的,不是在設計階段出的。
申請不難,只要符合環評報告的要求,并有監測報告證明企業的排放均達標,環保設施的管理制度化、符合環保局的要求,就可以拿到“三同時”報告了。
您所謂的環保三同時審批,這說法不準確,環保三同時并不是一項行政審批事項。我們所謂的環保“三同時”制度,簡單來說就是污染防治設施要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產使用。《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第四十一條有提到:建設項目中防治污染的設施,應當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產使用。其他法律法規也有提到,但是篇幅有限,就不予摘錄了。
現在環保“三同時”驗收分為兩個大部分:第一是大氣污染防治設施、水污染防治設施、噪音污染防治設施的驗收是由企業自行組織驗收;第二是固體廢棄物污染防治設施的驗收是由原審批環境影響評價文件的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組織驗收,例如你的環評是某省生態環境部門批的,那么就只有該部門組織驗收,當然該部門也可以下文,委托項目所在地的地市級生態環境部門幫忙組織驗收。
現在新的大氣法、水法都沒有再提必須由原審批環境影響評價文件的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組織驗收,18年年底噪音法修改后,也將“原審批環境影響評價文件的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這句話刪除掉了,所以以上三種都是由企業自主驗收。
企業自主驗收的具體程序按照原環境保護部文件《關于發布<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暫行辦法>的公告》(國環規環評〔2017〕4號)。暫行辦法詳細規定了驗收主體、驗收程序、驗收期限、信息公開、法律責任。為了進一步指導企業全面完成自主驗收,生態環境部于2018年5月16日又印發了《關于發布<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技術指南 污染影響類>的公告》(2018年 第9號公告),里面詳細闡述了污染影響類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的總體要求,提出了驗收程序、驗收自查、驗收監測方案和報告編制、驗收監測技術的一般要求。
對于固體廢棄物污染防治設施由原審批環境影響評價文件的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組織驗收,企業編制驗收報告時候完全可以按照自主驗收的要求來編制驗收報告,只是驗收程序這一塊不同而已。但是現在固廢法也已經修改完成,只是還未正式頒布實施,但是估計也就是2020年初就會正式實施了,到時候固體廢棄物污染防治設施也是由企業自主驗收了。
現在很多地方對于固廢這一塊都是沒有很嚴格的要求,水氣聲渣只要企業自主驗收了,也就不予深究了。還有驗收這一塊,建議企業還是找第三方公司來完成,專門搞驗收的,這樣一來,驗收文本有問題,責任就是第三方公司的,再說第三方公司也比較專業。
注意一點:這里所說的環保“三同時”驗收,指的是編制環境影響評價報告書(表)的建設項目,不含網上備案登記的項目,網上備案登記的項目只需要在項目投產之前,去網上完成備案登記就行了,具體流程可看《建設項目環境影響登記表備案管理辦法》。
最后再拓展一下,也算是科普吧,提個醒,千萬不要出現未驗投產等環境違法行為。現在國家對于建設項目環保“三同時”制度落實不到位的處罰很嚴重。《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條例》(只摘錄了涉及三同時的部分)第二十二條“建設單位編制建設項目初步設計未落實防治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的措施以及環境保護設施投資概算,未將環境保護設施建設納入施工合同,處5萬元以上20萬元以下的罰款;逾期不改正的,處20萬元以上100萬元以下的罰款。”“建設單位在項目建設過程中未同時組織實施環境影響報告書、環境影響報告表及其審批部門審批決定中提出的環境保護對策措施的,處20萬元以上100萬元以下的罰款;逾期不改正的,責令停止建設。” 第二十三條“需要配套建設的環境保護設施未建成、未經驗收或者驗收不合格,建設項目即投入生產或者使用,或者在環境保護設施驗收中弄虛作假的,處20萬元以上100萬元以下的罰款;逾期不改正的,處100萬元以上200萬元以下的罰款;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責任人員,處5萬元以上20萬元以下的罰款;造成重大環境污染或者生態破壞的,責令停止生產或者使用,或者報經有批準權的人民政府批準,責令關閉。” 可以看到對于環保“三同時”落實不到位起步就是5萬,最高可到200萬,嚴重的可以直接關閉,同時對相關責任人員可以處5-20萬的罰款(單純的罰個人)。
各位,打字不易,請給個贊吧,感謝。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