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農村自家后院建造一個簡易的化糞池,怎么設計最好呢?
在農村自家后院建造一個簡易的化糞池,怎么設計最好呢?農村廁所衛生,確實要好好整理一下了,不是做樣子看,而是為了自家人的身體健康。以前的旱廁后面的糞池,不能算是化糞池,應該叫露天糞坑,每到天熱溫度高的時間,糞坑內生蛆,蚊蠅亂飛,確實讓人倒胃口。
因此,如果有自來水源的地方,還是旱廁改造一下好,起碼改成沖水式的衛生間,然后后面的糞池再改建為封閉式的化糞池。但切記不要購買市面上的成型的玻璃鋼化糞池,看著好看,以后你會后悔,因為1立方米大小的成品化糞池滿足不了需要,后期清理糞便的時候,還要用抽糞機,要花錢的。
其實在農村老家改造旱廁,房屋后面的化糞池可以自己動手修建,也是非常容易的事情,只要自己愿意干。不想建的復雜的,就挖一個大池子就好了,然后自己動手用磚頭水泥砌一個大池子,上面用水泥石板蓋好密封,在預留一個排氣管口就好,水泥蓋板上面挖一個大的窟窿,然后另外制作一個可以密封的小蓋板,有利于以后方便的清理糞便。
這種是最最簡易的化糞池,只有一格,也是比較實用的,農村人人口不多,用水量也小,積攢的糞水也不多,因此一格的簡易化糞池也夠用了。但是現在比較就行建造三格式的化糞池,也是可以了解一下的,三格式化糞池更加科學實用,能夠分離鮮糞和發酵好的糞便,還是很方便的,如果條件允許,建議還是自己修建三格式化糞池。
化糞池建造的位置最好遠離房屋根基的位置,留夠足夠寬裕的距離,以免對墻體根基有侵蝕的影響。至于和室內衛生間或者廁所的連通,排污管道連接長一點就好了。切記排污管道不要拐彎抹角太多,而且廁所一定要高于后面的化糞池,人為的設計落差,有利于糞便在排污管內順利流動。
簡易的一格化糞池的尺寸,建議深度1.5米,長度2米,寬度1.5米。化糞池要高出地面部分10公分左右,防止下雨污水倒灌進化糞池。三格式化糞池建議深度也是1.5米,長度三格式化糞池建議按照2:1:3的寬度分格,寬度也是1.5米,尺寸僅供參考,可以放大。附上三格式化糞池的建造平面圖紙,尺寸和管道口徑數據都有。
取糞清糞口一定要做大一點,有利于自己用糞瓢清理,這個自己可以制作預制板,再做化糞池蓋板的時候設計好,注意密封嚴密,有利于糞便的發酵腐熟。切記不能隨便堵塞排氣管口,以免發生危險和臭氣逆回廁所或者衛生間,不過也可以通過加裝防臭彎來解決。
農村家庭建造化糞池,不能只考慮簡單能用就行,還要考慮建造的科學,這樣在使用的過程中才能給我們營造優美的居住環境,生活的舒心。所以我推薦在農村自家建造化糞池時,選擇磚砌三格式化糞池建造。
磚砌三格式化糞池,所使用的材料主要是沙、磚、泥、UPVC塑料管、鋼筋,這些材料市場常見、價廉、易購買,有建造成本不高,耐用的優點,很適合農戶建造。像購買成品玻璃鋼、聚乙烯、水泥預制等成品的化糞池直接安裝的話,雖然也能滿足使用,但價格比較高,而且不耐用,所以不建議農戶家庭采用。
磚砌三格式化糞池,是由三個相互連通的密封糞池組成,第一池、第二池、第三池的容積比為2:1:3,在使用時糞便由進糞管進入第一池依次順溜到第二、三池,糞便在第一池停留20天,第二池停留10天,通過30天的發酵腐熟,糞便內的病菌或寄生蟲卵被消滅之后到達第三池,即可無害化排放,或用來施肥。
磚砌三格式建造方法:以家庭人口3-5人為例,建成之后有效容積為2.2立方,家庭人口多的話,可適當增加容積比例。
先確定好化糞池的位置,量一個長290CM、寬140CM的長方形,撒上石灰作好標線,然后挖一個深度為105CM,底平避直的坑。坑挖好之后在底部鋪澆7CM厚的混凝土底板。
然后高度按17塊磚的厚度(加1厘米的灰縫,下同),長度按11塊磚的長度砌化糞池,然后按照2:1:3的比例開始砌內隔墻,內隔墻的寬度為4塊磚的長度。砌成之后的化糞第一池的凈長應為70CM,第二池的凈長為40CM,第三池的凈長為106CM。
注意在砌化糞池的時候,需要在化糞池墻第一池和第三池外墻預留寬半塊磚長、三層磚厚的進(出)糞管安裝缺口,在兩面內隔墻上相錯預留寬半塊磚長、高二層磚厚的過糞管安裝缺口。
三格式化糞池砌好之后,需要在池內壁采用1:2的水泥砂漿抹灰二層。每層厚度為5-10MM,總厚度要小于2CM,以防滲漏。
最后安裝進(出)糞管及過糞管,可采用直徑110MM的UPVC塑料管,進糞管的長度根據與大便池的距離截取,出糞管的長度可根據需要排放的地點需要截取,過糞管的長度需要60CM,用90°的彎頭連接,然后將它們安裝在化糞池預留的缺口上即可。
三格式化糞池砌好之后,需要制作混凝土蓋板將蓋住。混凝土蓋板可用水泥、砂、石,按照1:3:6的比例制作,蓋板的厚度應達到2—4CM的標準。
廁屋可建在室內或室外,在建造廁屋時唯一需要注意的是,與進糞管連接的蹲便器,在安裝時需要砌高出地面20-40CM的地臺,這們做是為了防止除大小便用水進入化糞池外,其它用水一律不得進入化糞池,否則會影響化糞池的使用效果,切記。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