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加強城市市政基礎設施建設,推進精細化管理
1、鼓勵社會資金、外國資本采取獨資、合資、合作等形式參與市政公用設施的建設,形成多元化的投資結構。對供水、供氣、供熱、污水處理、垃圾處理等經營性市政公用設施建設公開向社會招標,選擇投資主體。
2、允許跨地區、跨行業參與市政公用企業經營。采取公開向社會招標的形式選擇供水、供氣、供熱、公共交通、污水處理、垃圾處理等市政公用企業的經營單位,由政府授權特許經營。
3、通過招標發包方式選擇市政設施、園林綠化、環境衛生等日常養護作業單位或承包單位。實施以城市道路為載體的道路養護、綠化養護和環衛保潔綜合承包制度。
4、城市政府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特許經營權的授予工作,各市政公用行業主管部門負責特許經營的具體管理,承擔授權方相關權力和責任。
市政公用行業主管部門直接由管理轉變為宏觀管理,從管行業轉變為管市場,從對企業負責轉變為對公眾負責、對社會負責。其主要職責是,貫徹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制定行業發展政策、規劃和建設計劃;制定市場規則,創造公開、公平的市場競爭環境;
加強市場監管,規范市場行為;對進入企業的資格和市場行為、產品和服務質量、履行合同情況進行監督;對市場行為不規范、產品和服務質量不達標和違反特許經營合同規定的企業進行處罰。
擴展資料
政府作用
第一、審定和監管市政公用產品和服務價格。在充分考慮資源的合理配置和保證社會公共利益的前提下,遵循市場經濟規律,根據行業平均成本并兼顧企業合理利潤確定市政公用產品或服務的價格(收費)標準。
第二、保障市政公用企業通過合法經營獲得合理回報。若為滿足社會公眾利益需要,企業的產品和服務定價低于成本,或企業為完成政府公益性目標而承擔政府指令性任務,政府應給予相應的補貼。
第三、以法律的形式明確投資者、經營者和管理者的權力、義務和責任,明確政府及其主管部門與投資者、經營者之間的法律關系。
第四、通過規定的程序公開向社會招標選擇投資者和經營者。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招標投標法》的規定,首先向社會發布特許經營項目的內容、時限、市場準入條件、招標程序及辦法,在規定的時間內接受申請;
組織專家根據市場準入條件對申請者進行資格審查和嚴格評議,擇優選擇特許經營權授予對象;在新聞媒體上對被選擇的特許經營權授予對象進行公示,接受社會監督;
公示期滿后,由城市市政公用行業主管部門代表城市政府與被授予特許經營權的企業簽訂特許經營合同。政府直接委托經營權的,由主管部門與受委托企業簽訂經營合同。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基礎設施建設
一、準確把握城市精細化管理的內涵和要求實施城市精細化管理,既是管理理念的創新,也是管理方式的轉變,每一個城市管理工作者對此應該有全面的理解和準確的把握。(一)城市精細化管理的基本內涵。精細化管理是20世紀50年代發端于日本企業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技術,后被推廣應用于各類社會組織。城市精細化管理,就是將精細化管理理念引入城市管理中,綜合應用現代管理理論和現代信息技術,按照精確、細致、深入的要求,對城市管理各個工作環節實施信息化指揮、網格化管理、精量化定責、精準化操作;并采取合理調配資源、優化工作流程、細化管理標準、完善考核體系等措施,建立與之相配套的一系列規章制度,實現城市管理數字化、標準化、常態化、無縫隙、全覆蓋、零缺陷管理。城市精細化管理強調將管理工作做精、做細,“做精”是指精益求精,精雕細琢,是城市管理細化的必然結果;“做細”是指嚴謹細致,把握好每一個細節,是提高城市管理水平的必要途徑。同時要求在日常管理中,每一個步驟都要精心,每一個環節都要精細,每一項工作都是精品,以全面提高管理水平和工作質量。精心是態度,精細是過程,精品是結果。(二)城市精細化管理的主要特點。與傳統粗放式管理不同,城市精細化管理具有以下特點:一是精細化。重視過程管理、流程優化和細節管理,追求高質量、高效益。二是制度化。管理必須有所依據,制度就是管理的基本規范。實施精細化管理要有一套相對完善的精細化管理制度。三是規范化。精細化管理是在制度框架中按照相應的流程規范運作。規范化的管理能適時地檢驗制度的前瞻性和適宜性,使制度更加規范、科學。四是科學化。精細化管理靠的是先進的管理手段和科學的流程設計,并不時地對其加以優化和改進,從而使管理更切合組織的運作實際和發展要求。(三)城市精細化管理的主要內容。精細化管理是一種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體現了對管理的完美追求。它的主要內容有:一是管理對象精細化。弄清管理對象的底數是實施精細化管理的關鍵,只有對管理對象的情況了如指掌,才能對每一類對象實行有效管理。要充分分析職能配置,按照不同類別實行層級式細化分類,科學制定不同的管理標準,采取不同的管理方式,發揮分類管理的優勢。二是管理制度精細化。要對各項管理內容進行細化并用制度的形式固定下來,為規范執法提供制度保障,促進管理方式的轉變,達到長效管理的目的。三是管理手段精細化。對各類城市管理問題進行細致的研究、精確的預測、有效的應對,以實現主動式、前置式管理。四是管理職責精細化。要按照精細化管理的要求,對各管理崗位的基本職責從內容、標準、時限等方面進行細化、量化、固化,使各項管理工作有規可循,有據可依,真正形成基本職責清晰,崗位職責明確的崗責體系。五是考核評價精細化。建立起與精細化管理相配套的城管績效考核體系,全面落實執法責任制。以過程控制、監督考核、獎優罰劣為抓手,運用考核、獎勵、處罰、責任追究的手段,建立科學高效的激勵機制,實現執法人員獎懲機制和管理機制的有機結合。二、充分認識實施城市精細化管理的重要性城市精細化管理是提高城市管理效能的重要舉措,是改善城市生產、生活環境,提升城市品位的有效途徑。實施城市精細化管理,對推進城市國際化、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建設和諧宜居城市等具有重要意義。(一)實施城市精細化管理,是推進城市國際化的客觀要求。“十二五”時期是長沙可以大有作為的機遇期、率先實現小康的決戰期、轉變發展方式的攻堅期和奠定城市格局的關鍵期。市委作出了加快推進城市國際化的重大決策,提出“力爭用15年左右的時間,在基本建成區域性中心城市的基礎上,把長沙建設成為區域性國際城市”的戰略目標。從世界國際化城市發展經驗來看,城市管理水平是衡量一個城市國際化程度的重要標志。要推進城市國際化,就必須瞄準國際先進城市的管理水平、管理經驗、管理方法,樹立新的發展標桿,切實轉變過去那些粗放的城市管理方式,全面推進城市管理精細化,施行科學、規范、系統的城市管理,不斷提升城市管理效能和管理水平,盡快與國際城市管理慣例接軌。(二)實施城市精細化管理,是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現實要求。全國文明城市稱號是城市整體文明、和諧程度的綜合性最高榮譽,是城市形象、品位和發展水平的集中體現。近年來,長沙市一直致力于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工作,今年是決戰之年、關鍵之年,市委、市政府對這個目標堅定不移、志在必得。從城市公共文明指數測評成績來看,前年占20分,去年占30分,今年占50分,而且在整個文明指數測評體系中,城管工作占有很高的分值、很大的權重。城市管理工作抓得如何,將直接關系到城市公共文明指數測評成績,直接影響能否成功躋身全國文明城市行列。近年來,長沙市城市管理工作雖然取得了較好的成績,但仍存在不少問題,有較大的提升空間,如城市環境衛生臟亂差的問題時有反彈、城市基礎設施建設難以“求精”、城市管理長效機制仍未形成、部分市民文明意識有待增強等,這要求我們大力推進精細化管理,從小事做起、從細節做起,切實解決城市管理中存在的問題,確保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目標的實現。(三)實施城市精細化管理,是建設和諧宜居城市的內在要求。城市,讓生活更美好。現代城市管理的核心理念就是最大限度地滿足市民需求,為市民創造安居樂業的環境。當前,人們對城市管理的期望不僅體現在市容整潔、環境優美層面,而且還體現在城市公共基礎設施是否便利,城市服務水平是否完善,生活是否和諧等方面,正因為如此,長沙提出了“建設具有國際視野的宜居城市、創業之都和幸福家園”的戰略目標。而實現這一目標的重要前提,就是讓城市的環境更加優美,讓城市的服務更加完備,讓居住者的生活質量不斷地提高。這就迫切需要引入精細化管理理念,推進城市精細管理工作,認真審視城市建設管理中的細節,采取措施解決細節不美、不到位、不精致的問題,努力營造和諧宜居環境,讓人民群眾更好地分享城市發展的成果,對所居住的城市更滿意。三、堅持以精細化管理為抓手促進城市管理“五個大提升”今年是“十二五”開局之年,是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決勝之年,也是實施城市國際化戰略的起步之年,對城市管理工作提出了更新新更高的要求。我們要堅持以精細化管理為抓手,加快完善城市管理網絡、細化管理標準、落實管理責任、規范管理行為、強化監督手段、創新管理機制,努力促進城市環境衛生、市容市貌、市政設施建設維護、城市管理效能和管理隊伍建設“五個大提升”。(一)精掃細保,實現城市環境衛生大提升。“一凈遮百丑、一臟亂全城”,城市環境衛生直接影響城市的形象,直接關系到城市的品質和宜居程度。要按照精確、細致、扎實、提高的要求,不斷創新工作方法,推行精細作業、精細服務、精細管理,實現城市環境衛生管理的最佳效果。一是提升道路保潔質量。要圍繞打造最干凈城市的目標,嚴格執行《長沙市市容環衛維護質量標準》,明確責任分工,實行定人、定責、定崗、定區域、定路段的崗位責任制,對主次干道采取全天候清掃保潔,確保城區清掃保潔率達到100%。要進一步落實“門前三包”責任制,提高責任狀的簽約率和履約率。積極推進社區物業化管理,提高社區、背街小巷環衛管理水平。要逐步增配清掃保潔專用車輛設備,不斷提高道路機掃率。二是規范生活垃圾的收集、運輸和處理。細化全市生活垃圾、建筑垃圾清運處置辦法,進一步規范垃圾清運處置工作。生活垃圾清運做到日產日清,嚴禁清運不及時造成垃圾滿溢、垃圾積壓。要加強垃圾收集設施的管理,做到生活垃圾收集容器整齊完好、外體干凈、擺放整齊、無殘缺破損。嚴格清運標準,垃圾清運做到車走地凈,車容整潔,密閉運輸。啟動黑麋峰垃圾填埋場的綜合改造,推進廢舊瀝青和建筑垃圾綜合利用、污泥處置等工程建設,實現垃圾的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處理。三是狠抓渣土揚塵污染整治。目前長沙市建筑工地近3000個,一大批城市基礎設施開工建設,工期緊、任務重,渣土運輸量大,渣土揚塵管理難。今年作為“渣土揚塵污染整治鞏固提升年”,要進一步創新思路,完善相應管理辦法,規范渣土的招投標、工地的標準設置和場地管理,并運用數字化管理平臺和GPS設備,加強對施工工地、消納場地及運輸行為的監管,努力將渣土揚塵污染降到最低,力爭空氣質量優良率達95%以上。(二)精細整治,實現城市市容市貌大提升。一是突出抓好城市主要干道和重要節點的提質改造。按照“突出重點,提升水平,串點聯線,綜合治理”的原則,對街道兩側各類建(構)筑物、市政設施、公共設施是否符合市容標準進行評定,細化評定標準,逐步整治到位。突出對“一點兩線”(黃花機場、長沙大道、長永高速—G319)、韶山路、芙蓉路、二環線、五一大道等通道兩廂以及岳麓山后山周邊進行專項整治。二是加強市容市貌專項整治工作。堅持以“市容整潔、景觀優美、管理規范、市民滿意”為目標,改進整治方式,以主要道路為載體,集中整治戶外廣告、流動攤擔、店外經營、“牛皮癬”、亂搭亂建、違章建筑等難點問題。在戶外廣告方面,要嚴格按照《長沙市戶外廣告設置管理辦法》,明確規定戶外廣告的選址、布局、規模及形式,加大查處力度,逐步規范戶外廣告設置。在違章建筑方面,要完善拆違控違機制,落實控違、拆違各方責任,發揮街道辦事處(鎮)、社區(村)在防違治違拆違中的作用,建立舉報制度,對既有違章建筑實施分類處理,對新產生的違法建筑發現一起,查處一起。三是深入開展城市的亮化、綠化和美化工作,按照精細化的要求,加快“平改坡”、危舊房屋改造,加大背街小巷提質改造、老舊社區整治,完善作業程序和質量標準體系,確保主要道路和重點區域市容市貌規范有序。特別是對于湘江兩岸,要結合舊城改造,進一步提高城市景觀設計標準,加大建設和管理力度,不斷提升 環境質量水平。(三)精心管理,實現城市市政設施建設維護大提升。要提高市政設施精細化管理、維護意識,創新工作方法、技術和手段,研究制定《市政設施精細化管理實施細則》,對市政設施管理工作要做到管理精細化、工作流程化、操作規范化、成效示范化,提高市政設施整體管理水平。一是認真抓好市政設施維護建設。積極推進道路路面維護、城市排水管道疏浚等工作,繼續實施第四期城市交通疏導工程。重點抓好中山路、解放西路、蔡鍔路、麓山南路、湘雅路—德雅路、韭菜園路拓改工程,楓林路與麓山南路路口、萬家麗路與長善路路口的節點整治,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周邊交通整治。同時,著力抓好社區公園建設和管理,從規劃設計、施工建設到日常管理環節,始終堅持高標準、嚴要求,形成“有目標任務、有細化措施、有督促檢查”的工作格局,今年要高質量完成30個社區公園建設。二是著力打造市政精品工程。在工程項目建設中,既注重工程內在質量,又注重外觀環境,從溝槽處理、基礎施工、路面攤鋪、人行道板鋪裝等環節精心組織、精雕細琢,處處體現細心,處處呈現精美。三是全面加強市政設施養護管理。制定細化管理標準和措施,優化流程,實現市政設施養護無縫隙、全覆蓋、無死角管理。要明確責任,把每條道路、每座橋梁、每只井蓋等細化到具體的養護工作人員和督查責任人員,實行定人、定路段、定職責、定標準,建立市政設施精細化管理長效機制。(四)規范運行,實現城市管理效能大提升。城市管理工作要向信息化、科學化要效能,以智能化、精細化管理提升城市綜合管理效能,實現城市的“科學、嚴格、精細、長效”管理。一是要進一步加強數字化城管信息平臺建設。要本著“整合資源、提高效率”的原則,將城市地下管線、城市道路、環境衛生、市容監察、園林綠化、城市路燈、公交客運等信息管理一并納入數字化管理系統,提升城市管理數字化平臺功能。建立城市管理指揮調度中心、處置單位、專業處置隊伍三級管理體制,并規范操作流,做到隊伍建設、監督督辦、考核評價“三個到位”。二是要完善城市管理機制。完善城市管理工作機制。進一步完善“兩級政府、三級管理”的城市管理體制,充分發揮街道、社區在城市管理中的基層基礎性作用。加強各部門之間的溝通合作,共同研究占道經營、亂搭亂建、渣土清運、揚塵污染等城管熱點難點問題的治本之策,做到管理目標明確,責任到位,整體聯動,提高效能。完善財政投入保障機制。按照城市管理長效機制需要,各級政府要加大對城市管理工作的經費投入,在財政預算上足額保障城市管理工作經費。建立健全城市管理精細化監督考評機制。堅持定性與定量相結合、檢查與抽查相結合、分類指導與分類考核相結合,使檢查考評工作更加科學合理。三是要提高城管執法水平。要始終堅持依法行政,執法為民的理念,規范執法行為,杜絕粗暴執法、不按程序執法等不文明執法行為,嚴格按法定權限和法定程序辦事,全力打造長沙城管隊伍執法為民的公眾城管形象。(五)精心打造,實現城市管理隊伍建設大提升。推進城市精細化管理,隊伍建設是關鍵。全市城市管理系統要堅持不懈地抓好隊伍建設,適應現代城市管理需要。一是要強化隊伍的教育培訓。要突出執法業務和法律法規學習兩個重點,狠抓常態化的教育培訓;要有計劃、分層次、分類別開展培訓,大力選拔優秀城管干部參加各種學習培訓;要開辟城管大講堂,邀請專家學者舉辦講課,不斷提升城管干部職工的理念和能力素質。二是要加強城管協管員隊伍管理。要堅持把協管員管理作為城管隊伍建設的有機組成部分,制訂完善城管協管員隊伍考核監督機制,對違紀行為從嚴查處,對工作不力、不適應工作需要的,堅決予以辭退。三是要強化城管隊伍內部考核。進一步完善考核標準,定期開展裝備著裝、隊容風紀、工作實績等方面檢查,將檢查結果與獎懲措施直接掛鉤,從源頭上解決“干好干壞一個樣,干多干少一個樣”的管理難題。四是要進一步加強城管宣傳工作。及時報道城管工作動態,反映城管工作情況。對城管工作多進行正面宣傳,以贏得廣大市民對城管執法工作的了解、關注和支持。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