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采樣技術規范? 污水采樣技術規范2019?
一、污水采樣技術規范?
污水采樣是為了分析污水中的污染物含量和性質,評估其對環境和人體的影響。以下是一些污水采樣的技術規范:
1. 采樣點選擇:應選擇能代表性地反映整個污染源的采樣點,避免采樣點附近的干擾因素。
2. 采樣容器:應選擇無污染、不溶性的容器,如玻璃瓶或塑料瓶,并保證其密閉性能。
3. 采樣工具:應使用不銹鋼、玻璃等材質制作的工具,避免與污水反應產生干擾。
4. 采樣時間:應選擇具有代表性的時段進行采樣,避免特殊事件或異常情況對采樣結果的影響。
5. 采樣深度:應根據污水的來源和性質確定合適的采樣深度,通常取水面下0.3-0.6米處。
6. 采樣方法:應使用定量采樣方法,如傾倒法、輸液法、沖洗法等,避免采樣過程中的損失或混雜。
7. 采樣頻率:采樣頻率應根據需要確定,通常按照小時、日、周、月等時間間隔進行采樣。
8. 采樣數量:應根據實際需要確定采樣數量,通常每次采樣量不少于1升。
9. 采樣現場記錄:采樣過程中應詳細記錄采樣地點、時間、深度、氣象條件等相關信息,確保數據的準確性和可追溯性。
10. 采樣前后處理:采樣前應進行現場準備工作,如洗凈容器、工具等;采樣后應按照實驗室要求進行封裝、保存和運輸。
以上是一些污水采樣的技術規范,具體的要求還需要根據實際情況和標準進行確定。
二、污水采樣技術規范2019?
答:污水采樣技術規范2019:HJ 494 - 2009 水質 采樣技術指導
三、污水處理廠采樣工作怎么樣?
還不錯,污水處理廠,主要的工作就是日常運營管理。
大體分為三類:一類是值班巡視的工作,主要就是在中控室監控整個廠的運行情況,比如污水流量是否正常,各個泵的運轉是否正常,曝氣池的溶解氧是否正常等等。
另一類是監測化驗的工作,主要就是在化驗室監測每天的排水水質、曝氣池的污泥濃度等;再一類就是日常維修的工作,比如說哪個設備壞了,得要人維修吧。
一級污水廠的主要處理構筑物是沉淀池。二級污水廠再加生物器(曝氣池、生物濾池、生物轉盤或曝氣生物濾池等)和后沉淀池。因前后都有沉淀池且作用有差別,故常稱前者為初次沉淀池,后者為二次沉淀池。還有輔助性的設施和處理沉淀池污泥的設施。
輔助性設施一般為格柵和沉砂池(也稱雜粒池)。格柵去除塊狀物和布片等。沉砂池去除易沉物以免在后繼深池中積累,影響運行。處理污泥的設施一般是消化池和脫水設備(干化床或脫水機)。
四、污水處理廠節能驗收規范?
答:污水處理廠節能驗收規范:GB 50334 城市污水處理廠工程質量驗收規范
五、污水處理廠按照什么規范施工?
污水處理廠按照它的排放應能達到排標正常規范施工。
六、污水處理廠進水采樣探頭應安裝在哪?
應安裝在細格柵后面廊道上,經過初級過濾提升,對儀表探頭影響較小,水質沒有太多影響,一般根據你設施情況,在水流較緩的位置安裝采樣和探頭裝置,技術規范都是設備上的要求,設施上只有部分安裝規范,一般沒有太硬性的要求。具體都是設計單位給出建議,在圖紙上附近進行按情況安裝。
七、cod采樣規范?
實際的采樣位置應在采樣斷面的中心。當水深大于1m時,應在表層下1/4深度處采樣;水深小于或等于1m時,在水深的1/2處采樣。
一、采樣方法
1、淺水采樣:可用容器直接采集,或用聚乙烯塑料長把勺采集;
2、深層水采樣:可使用深層采水器采集
1、用樣品容器直接采樣時,必須用水樣沖洗三次后再行采樣。但當水面有浮油時,采油的容器不能沖洗。
2、采樣時應注意除去水面的雜物、垃圾等漂浮物。
3、用于測定懸浮物、BOD5、硫化物、
第 2 頁
油類、余氯的水樣,必須單獨定容采樣,全部用于測定。
4、在選用特殊的專用采樣器(如油類采樣器)時,應按照該采樣器的使用方法采樣。
5、采樣時應認真填寫“污水采樣記錄表”,表中應有以下內容:污染源名稱、監測目的、監測項目、采樣點位、采樣時間、樣品編號、污水性質、污水流量、采樣人姓名及其它有關事項等。
八、cpk采樣規范?
1)、T0階段執行:Cpk尺寸在模具與注塑成型穩定后,成型機臺連續穩定運行30分鐘后才能取樣。
2)、研發試產階段:Mini_Cpk與正式Cpk兩類
Mini_Cpk取樣規則:成型機臺連續穩定運行30分鐘后,開始取樣,對于成型周期小于等于30S的,每間隔15分鐘取樣一次,每次每穴5PCS,樣本數量:40PCS/穴,取樣時間2小時,連續生產時間要大于2.5小時。對于成型周期大于30S,每隔30模,取樣一次,每次每穴5PCS,樣本數量40PCS/穴。通過條件為Cpk≥1.33,Ca≤50%,Cp≥1.0。
正式Cpk取樣規則:成型機臺連續穩定運行30分鐘后,開始取樣,對于成型周期小于等于30S的,每間隔30分鐘取樣一次,每次每穴2PCS,樣本數量:40PCS/穴,取樣時間10小時,連續生產時間要大于10.5小時。對于成型周期大于30S,每隔60模,取樣一次,每次每穴2PCS,樣本數量40PCS/穴。通過條件為Cpk≥1.33,Ca≤50%,Cp≥1.0。
九、雨水采樣規范?
雨水收集系統是海綿城市建設的重要標志之一、雨水收集系統需要科學而嚴格的建設才能體現其積極作用。安徽格致綠色建筑雨水收集系統設備制造商介紹雨水收集利用系統的工藝流程標準如下:
1、施工前準備
1)施工圖準備,施工技術公開,
2)將根據施工情況安排檢查員圖紙。
2、基坑鉆探
1)應根據工程地質,水文地質和周圍環境編制基坑鉆探,支護和降水施工計劃。開挖深度為5m(含5m)或大于5m,但地質條件,周圍環境和地下管線復雜。另外,影響相鄰建筑物(構筑物)安全的地基(槽)的開挖,支撐和降水工程施工計劃必須由專家確認。
2)地基的承載力必須滿足設計要求。
3)基面必須平整光滑,并且仰角誤差值必須控制在±20mm之內。
3、復合土工膜鋪設
1)塑料儲水模塊用防滲透的土工布包裹(2布和1薄膜),布為無紡布(編織塑料編織布),重量應為100g/m2以上。薄膜應為PE薄膜,厚度應大于1mm,重量應大于400g/m2、
2)防滲土工布施工技術:鋪設,切割→調整,調整→壓布安裝→擦塵→焊接測試→焊接→檢查→修理→重新檢查。
3)土工布的穿透寬度必須大于500mm。使用雙道焊縫方法提供多重保護。焊接效率可以通過焊接層之間的膨脹來測試。焊接后,應及時測試焊縫的焊接質量。
4)鋪設土工布時,它必須從最低位置延伸到最高位置。不要擰得太緊。留出足夠的寬度(約1.5%)以部分俯沖和伸展。
4、塑料模塊組合池的安裝
1)塑料模塊在安裝過程中排列整齊,便于同一層與上下層之間的固定連接。
2)同一層的儲水模塊通過塑料模塊的水平固定卡連接。每個模塊的長邊至少有兩個固定卡,短邊至少有一個固定卡。 3)上,下儲水模塊通過塑料模塊的縱向固定桿連接,每個模塊的上,下層之間有兩個或多個固定桿。
4)在連接儲液罐模塊時,應盡可能避免垂直連接,應首先放置第一層,然后再逐層放置。
5、防止焊接滲透的土工布
雨水收集箱的儲水模塊完全安裝后,將預焊接的復合土工膜包裹在儲水模塊的骨架上,并根據折痕折疊。我會的如果將頂面包裹起來,則兩邊的包裹寬度均大于500mm,并根據復合土工膜焊接的技術要點進行焊接。
1)預制套管和復合土工膜的安裝面的邊長應為管道直徑的兩倍,套管部分的直徑應略大于管道的直徑。管道和HPDE套管用雙箍固定。
2)復合土工膜有一個交叉端口,管道通過PE法蘭連接到模塊池。
3)確保連接管部件有足夠的余量,用土工布打開布,將管插入模塊中并用一個箍緊。
6、各種功能井及其連接管道的安裝
雨水井,雨水預處理設備,污泥抽水井,淡水抽水井,放空閥井,廢棄流井的安裝和施工,標高,坐標需要滿足設計要求的管道連接已正確安裝。
7,土方浮雕
1)基坑底部的混凝土墊層必須是水平的,頂部必須是20 mm或更大的中型砂墊層。
2)可根據現場實際情況調整廢棄的油井和閥井坐標。
3)練習沉淀基礎:使用生料或粗砂的分層回填,使用手動或機械夯實,每層的厚度小于500mm。上表面是厚度為200mm,寬度為1500mm以上的混凝土墊層,強度為C20以上。
4)在格蘭特韋爾和儲水模塊之間安裝了連接管后,在格蘭特韋爾中回填過程中要用厚度為500毫米的粗砂或石粉回填。用手夯實后,回填下一層。最后,可以將其回填到管道頂部,厚度為500-700mm,然后再回填其他材料。
5)機房進水管的回填方法與粗砂進水管的回填方法相同。
6)儲水模塊的排氣管可防止填充過程中立管受到壓力,并確保立管處于垂直狀態。
7)池頂部的土工布表面用200毫米的純中砂均勻地鋪開,然后在儲水模塊的背面回填干凈,疏松的土壤,沒有雜質。每輕敲300mm直至達到設計高度。禁止以機械方式夯實。也禁止用水沖洗或浸泡在水中。
8)雨水收集池周圍的回填材料是粗糙的沙子和生土。回填時,在靠近復合土工膜的一側回填100 mm厚的粗砂,然后返回到粗砂之外的原始土壤。不能用諸如石頭的固體物體回填粗砂或石粉,以防止其直接接觸磚塊并引起漏水。每層回填厚度為300毫米,并壓縮到頂部。
施工結束后應進行完整的水質測試。
8,設備安裝
1.廢液過濾設備和電氣設備到達后,設備管理部門將打開盒子并與購買單元和使用單元(或接收單元)一起接受。
2.必須按照技術要求進行設備安裝。在線儀器的位置和方向應正確,并且安裝應完整。設備閥門,采樣口等必須整齊等距布置。
3.安裝雨水設備控制柜后,需要調試整個雨水系統,直到系統正常運行。
4.批準設備調試后,請檢查并接受。
十、污水處理廠進水在線監測規范要求?
新建的自動監控點位按照技術規范進行標準化建設,對于已建成使用的自動監控點位進行標準化升級改造。標準化改造內容是數字化傳輸、視頻門禁系統、廢水混合采供留樣一體化及遠程反控改造等。要求今年我縣的數字化傳輸改造率須達到100%,視頻門禁系統安裝聯網率須達到100%,廢水自動監控設施混合采供留樣一體化及遠程反控改造率須達到100%。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