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基礎設施建設?
基礎設施是指為直接生產部門和人民生活提供共同條件和公共服務的設施。 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 住宅區、別墅、公寓等居住建筑項目 ● 高檔酒店、商場、寫字樓,辦公樓等辦公商用建筑項目 ● 石油、煤炭、天然氣、電力等能源動力項目 ● 鐵路、公路、航空、水運、道橋、隧道、港口等交通運輸項目 ● 水庫、大壩、污水處理、空氣凈化等環保水利項目 ● 電信、通信、信息網絡等郵電通訊
??城市基礎設施狀況是城市發展水平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支撐,是城市經濟和社會協調發展的物質條件。2005年中國城鎮人口5。6億,城市化率達43。0%,隨著城市人口不斷增加,對城市基礎設施需求也不斷增加。2005年城市市政公用設施固定資產投資完成5602億元,占同期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總額的6。
??32%,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的發展,為城市化進程提供了物質保障。 中國建設部城市統計公報顯示,中國城市供水日生產能力從1999年的562萬立方米增長到2005年的872萬立方米,增長了55。2%;煤氣日生產能力從202萬立方米增長到414萬立方米,增長了105%;天然氣儲氣能力從22萬立方米增長到1023萬立方米,增幅高達44。
??5倍;城市道路長度從3032公里增長到10170公里,增長了2。35倍;城市污水日處理能力從224萬立方米增長到1309萬立方米,增長了3。8倍。2005年底,全國城市蒸汽集中供熱能力和熱水集中供熱能力分別為8160噸/小時和1。9萬兆瓦,集中供熱面積25。
??2億平方米;城市軌道交通運營線路長度114公里,排水管道長度1。3萬公里,城市生活垃圾日處理能力3。7萬噸。 基礎設施的增長不僅是城市容量的基礎,更是城市生活品質提高和城市文明的保證。城市供水設施保障城市居民飲水具有衛生標準。2005年中國城市自來水供水總量達到501億立方米,居民家庭用水量達到172。
??5億立方米,用水人口32682萬人,人均日生活用水量204。1升。城市燃氣工程建設使居民用上了潔凈方便的煤氣、天然氣或者液化石油氣。2005年全國人工煤氣供應總量255。8億立方米,天然氣供應總量210。5億立方米,液化氣供應總量1222。0萬噸,城市用氣人口達到29488萬人,燃氣普及率82。
??2%。全國城市擁有公共交通車輛30。96萬標臺,每萬人擁有公共交通車輛8。63標臺,城市公共交通全年運送乘客483。7億人次,城市出租車輛93。7萬輛,為方便市民工作、購物、娛樂、交流提供了物質條件。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