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振興與城鎮化是否矛盾?
黨的十九大報告把鄉村振興提升為國家戰略,是黨中央著眼于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現代化強國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是農業農村發展到新階段的必然要求,為新時代農業農村改革發展指明了方向、明確了重點。 實施鄉村振興并不是要否定城鎮化或另起爐灶,而是在小城鎮建設、重點鎮建設和特色小鎮建設等改革發展所積累的經驗基礎上的進一步提升。
一提起城鎮化,人們總有這樣的印象,城鎮化就是讓農民都進城,讓農民進大中城市,把農民變市民,減少農民消滅農民。之所出現這樣的問題,或多或少,我們一些地方的領導干部把黨中央城鎮化建設的初衷理解偏了,為了政績把城鎮化的經念歪了。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正是中央就三農問題的統一全黨思想認識的重大決策和部署。
目前,中國仍有近6億的農村戶籍人口,盡管我國農村人口由鄉村向城鎮集中的趨勢短期內無法逆轉,但哪怕到2035年,中國仍將有30%的人居住在農村,就是4億人。
振興鄉村,通過新農村建設,小城鎮、重點鎮和特色鎮建設等為載體,不斷加快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并由硬件擴展到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等整體實力的提高上,全方位改變農村面貌,真正讓農村宜居、變美,防止農村人口過度流失,改變人口由農村向城市單向流動的局面。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