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bbr污水處理工藝講解? mbbr工藝設計參數?
一、mbbr污水處理工藝講解?
mbbr污水處理工藝是運用生物膜法的基本原理。
通過向反應器中投加一定數量的懸浮載體,提高反應器中的生物量及生物種類,從而提高反應器的處理效率。
由于填料密度接近于水,所以在曝氣的時候,與水呈完全混合狀態,微生物生長的環境為氣、液、固三相。
二、mbbr工藝設計參數?
生物流化床(Moving Bed Biofilm Reactor Process簡稱MBBR法)是生長生物膜的載體層在廢水中不斷流動的生物接觸氧化法。載體是聚乙烯中空圓柱體,長5~7mm,直徑10mm,內部有十字支撐,外部有翅片,密度0.95g/cm2,空隙率88%,可供生物膜附著的比表面積約 800 m2/m3,能給微生物提供良好的生長環境;填充率可高達67%,可在好氧操作下以空氣攪拌,或在兼/厭氧操作下以機械攪拌,使生物接觸材在水中均勻的懸浮流動。這種載體的特殊形狀使微生物在有保護的載體內表面生長而去除廢水中的 BOD5。
三、mbbr工藝掛膜步驟?
MBBR工藝填料的掛膜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A:向裝有填料的MBBR池中加入石化廠煉油污水生化處理所得的污泥和石化廠好氧生化池的污水,然后進行曝氣,使得MBBR池中的填料和水完全混合;
B:曝氣持續預定時間后停止曝氣,經過沉降后,開始同時進行排水和補充水,進行動態培養,在動態培養的同時,保持曝氣狀態,直到掛膜完成。
四、mbbr水處理工藝?
mbbr
污水處理的方法
MBBR工藝原理是運用生物膜法的基本原理,充分利用了活性污泥法的優點,又克服了傳統活性污泥法及固定式生物膜法的缺點。
該方法通過向反應器中投加一定數量的懸浮載體,提高反應器中的生物量及生物種類,從而提高反應器的處理效率。由于填料密度接近于水,所以在曝氣的時候,與水呈完全混合狀態,微生物生長的環境為氣、液、固三相。載體在水中的碰撞和剪切作用,使空氣氣泡更加細小,增加了氧氣的利用率。另外,每個載體內外均具有不同的生物種類,內部生長一些厭氧菌或兼氧菌,外部為好氧菌,這樣每個載體都為一個微型反應器,使硝化反應和反硝化反應同時存在,從而提高了處理效果。
五、mbbr工藝培菌流程?
1、填料投放階段
1.填料投加時,觀察是否出現堆積現象,一旦出現堆積停止投放。等第二天繼續觀察再投加。
2.投放填料時,采用間歇式曝氣,夜間可持續曝氣,但是需要減少曝氣量。
3.運行24小時后,連續進水2-3小時,再繼續上述曝氣,運行48小時后,觀察填料上的掛膜情況,并加大進水量延長進水時間,檢查池內溶解氧狀況,最好保持在1.5-2.0mg/L左右。運行72小時后,聯系進水并逐步加到設計要求,根據常規檢查進水出水的水質值班,預計7天左右可到設計水質要求。
2、生物膜的培養階段
所謂生物膜的培養就是通過一定的手段,使處理系統中產生并積累一定量的微生物、使填料上的生物膜達到一定厚度,其培養方式主要有靜態培養和動態培養。
1.靜態培養
所謂的靜態培養是:為了防止新生微生物隨水流走,盡可能的提供微生物與填料層的接觸時間,為加快生物膜的形成,開始階段為了避免由于廢水營養單一,故每天一次以C:N:P=100:5:1比例投加尿素、二胺、白糖等營養底物。首先將接種污泥(10%生化有效體積)和廢水泵打入生化池內,然后開始曝氣培養。生化池內填料的堆放體積按反應池有效容積35%~40%。靜置4-5h不曝氣,使固著態微生物接種到填料上,然后曝氣1h,再靜置2h,曝氣1h,重復操作,4-5天后,填料表面已全部掛上生物膜,第6天開始連續小水量進水。
2.動態培養
經過6天的悶曝培養,填料表面已經生長了薄薄一層黃褐色生物膜,故改為連續進水,進行動態培養,調整進水量,控制溶解氧在2~4mg/L之間(用溶氧儀測定溶解氧)。約15天之后,填料上有一些變形蟲、漫游蟲(用生物顯微鏡觀察),手摸填料有粘性、滑膩感,在20天以后出現鞭毛蟲、鐘蟲、草履蟲游離菌等原生動物。在經過20天的培養出現輪蟲、線蟲等后生動物,標志生物膜已經長成。可以開始連續工業運行。
3、生物膜的馴化階段
馴化的目的是選擇適應實際水質情況的微生物,淘汰無用的微生物,對于有脫氮除磷功能的處理工藝,通過馴化使硝化菌、反硝化菌、聚磷菌成為優勢菌群。具體做法是首先保持工藝的正常運轉,然后,嚴格控制工藝控制參數,DO平均應控制在2~3mg/l之間,好氧池曝氣時間不小于5小時,在此過程中,每天做好各項水質指標和控制參數的測定,當生物膜的平均厚度在0.2-0.5mm左右生物膜培養即告成功,直到出水BOD5、SS、CODCr等各項指標達到設計要求
六、mbbr工藝填料需要多少?
冬季低溫調試,填料掛膜時間需多長時間?
答:在一個月就能夠很好的一個實現達標。如果掛膜的話它實際上是一個過程,我們把掛膜分成兩個角度,第一個是我們的肉眼能看到填料上有明顯的生物膜,這個時間是需要七天;
第二個就是達標的時間,這個時間在冬季的話大概就是在一個月之內;
第三個就是生物膜完全成熟的時間,這個就會比較長,因為從專業的角度,生物膜完全成熟至少要經歷一個冬夏的交替,它上面的菌落才能最終的實現穩定。總結,雖說從學術的一個角度,我們的穩定大概就是過了一個冬夏,從我們效果的角度是在三十天之內出水能夠達標,從肉眼識別的角度大概在七天。
七、mbbr與mbr工藝原理區別?
從定義上區分——MBR:膜生物反應器;MBBR:載體流動床生物膜技術。
從原理上區分——MBR:活性污泥法+膜分離;MBBR:生物膜法。
膜生物反應器(MBR)是廢水處理設備上一種由膜分離單元與生物處理單元相結臺的新型水處理技術,以膜組件取代二沉池(或潷水器)在生物反應器中保持高活性污泥濃度減少廢水處理設備占地,并通過保持低污泥負荷減少污泥量。
載體流動床移動床生物膜反應器(MBBR),其原理是通過向反應器中投加一定數量的懸浮載體,提高反應器中的生物量及生物種類,從而提高反應器的處理效率。由于填料密度接近于水,所以在曝氣的時候,與水呈完全混合狀態,另外,每個載體內外均具有不同的生物種類,內部生長一些厭氧菌或兼氧菌,微生物生長的環境為氣、液、固三相。載體在水中的碰撞和剪切作用,使空氣氣泡更加細小,增加了氧氣的利用率外部為好養菌,這樣每個載體都為一個微型反應器,使硝化反應和反硝化反應同時存在,從而提高了處理效果。
MBBR 的核心就是增加填料,獨特設計的填料在鼓風曝氣的擾動下在反應池中隨水流浮動,帶動附著生長的生物菌群與水體中的污染物和氧氣充分接觸,污染物通過吸附和擴散作用進入生物膜內,被微生物降解。附著生長的微生物可以達到很高的生物量,因此反應池內生物濃度是懸浮生長活性污泥工藝的數倍,降解效率也因此成倍提高。
后期管理運營比較:MBBR工藝:填料一次投加即可,后續運行中只需要加強填料上的生物膜管理即可。建設期投入較大,運營維護簡單。 MBR工藝:膜組器使用壽命一般在4-5年,更換周期較短。日常運行管理時需對膜組器進行化學清洗、離線清洗等維護工作,運行管理難度較大。并且費用較高。
八、mbbr和mbr工藝各自的優缺點?
MBBR(Moving Bed Biofilm Reactor)和MBR(Membrane BioReactor)是兩種不同的廢水處理工藝,各自具有如下的優缺點:
MBBR工藝的優點:
1. 較高的處理能力:MBBR工藝采用生物膜附著于流動填料上進行廢水處理,相較于傳統的活性污泥法,其處理能力更高。
2. 對沖擊負荷有較好的抗性:MBBR工藝具有一定的沖擊負荷抗性,適用于廢水水質變化較大的場所。
3. 較低運營成本:MBBR工藝相對于其他一些高級工藝而言,運營成本較低,主要包括能耗和化學藥劑的使用。
MBBR工藝的缺點:
1. 需要較大的占地面積:MBBR工藝需要采用傳質填料或載體來提供生物附著表面積,這就需要一定的容器空間,因此占地面積較大。
2. 對懸浮固體物質較敏感:MBBR工藝對懸浮顆粒較為敏感,如果進水中含有較高濃度的懸浮物質,容易影響生物附著的效果。
MBR工藝的優點:
1. 較高的排水質量:MBR工藝采用膜過濾技術,可以有效地實現固體-液分離,能夠產生高質量的排水。
2. 占地面積較小:MBR工藝不需要使用傳質填料,相對來說占地面積較小。
3. 更好的操作控制性:MBR工藝更容易實現自動化運行和操作控制。
MBR工藝的缺點:
1. 相對較高的投資成本:由于需要使用膜設備,MBR工藝的投資成本相對較高。
2. 膜的堵塞和污染:膜過濾過程中容易出現膜的堵塞和污染問題,需要定期的清洗和維護。
綜上所述,MBBR工藝適用于處理大量有機負荷廢水,適應水質和水量變化較大的情況,并且具有較低的運營成本。MBR工藝則適用于處理要求高水質排放的情況,雖然投資成本較高,但具有更好的排水質量和操作控制性。選擇適合的工藝應根據具體的情況和需求進行綜合考慮。
九、mbbr污水處理對水質ph有講究嗎?
pH值對MBBR法的影響
微生物的生理活動與環境的酸堿度密切相關,只有在適宜的酸堿度條件下,微生物才能進行正常的生理活動。pH值過大的偏離適宜數值,微生物的酶系統的催化功能就會減弱,甚至消失。不同種屬的微生物生理活動適應的pH值,都有一定的范圍,在這一范圍內,還可分為zuidipH值、最適pH值和最高pH值。在zuidi或最高的pH環境中,微生物雖然能夠成活,但生理活動微弱,易于死亡,增殖速率大為降低
十、污水處理MBBR和MBR有什么區別?
MBR工藝原理:活性污泥法+膜分離技術(膜生物反應器)
MBBR原理:生物膜法(載體流動床生物膜技術) 有機物的去除:MBR主要依靠較高的污泥負荷。 MBBR主要依靠的填料上的生物膜。
SS去除:MBR膜有效去除SS ,MBBR自身沒有去除能力主要依靠后端的超濾膜工藝來去除SS 。
后期管理運營比較:MBBR工藝:填料一次投加即可,后續運行中只需要加強填料上的生物膜管理即可。建設期投入較大,運營維護簡單。
MBR工藝:膜組器使用壽命一般在4-5年,更換周期較短。日常運行管理時需對膜組器進行化學清洗、離線清洗等維護工作,運行管理難度較大。并且費用較高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