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建“全國農村污水處理示范縣” 澄江縣還需加強哪些工作
“干部干、群眾看,少數人治理、多數人污染的現象依然存在。”今年5月17日至20日,澄江縣政協專題調研了城鄉人居環境綜合整治三年行動工作情況時發現,在努力創建全國農村污水處理示范縣的當下,澄江縣城鄉環境治理規劃編制相對滯后,執行力度不夠。城鄉基礎設施薄弱,建設資金缺口大。生產和建筑垃圾有效處置難,日常保潔不及時。城區部分區域管理不到位。這些問題正制約著澄江縣城鄉環境的改變。 集中人力、物力、財力,用三年左右的時間,治“頑癥”、破“陋習”,打一場聲勢浩大的城鄉人居環境綜合整治攻堅戰、持久戰,努力建設生態宜居文明幸福的美麗家園。澄江縣提出,堅持生態立縣、環境優先,推動城鄉人居環境一年起好步、兩年見成效、三年大變樣,全力打造環境優美、設施完善、高效便利的城鄉環境。 調研組了解到,澄江縣城市總體規劃已完成并取得玉溪市政府的批復,目前正在創建全國農村污水處理示范縣,涵蓋全流域所有村莊的污水處理規劃也在組織編制。 當前澄江縣的城鎮供水能力及污水處理率得到提高。建成城區供水管網196.23公里及自來水廠、污水處理廠、垃圾處理場等一批民生重點基礎設施,縣城公共供水用水普及率達100%、飲用水水源達標率100%、污水處理率達87%。今年起,澄江縣將農村保潔和垃圾清運經費補助資金由每人每年20元提高到了每人每年30元,增加了垃圾箱、清運車、手推車、垃圾壓縮機等設備,積極整合項目建蓋公廁、垃圾轉運站、垃圾池、污水處理池等設施。 城鄉人居環境整治工作取得了階段性成果,但還存在著一些問題。縣政協調研中就發現的問題提出了意見建議。 針對當前各鎮(街道)、村(社區)規劃還沒有全部完成,地下管網規劃、污水處理規劃等不完善等問題,調研組提出要加快以“一城五鎮多村”和村莊全覆蓋規劃,全國農村污水處理示范縣規劃和撫仙湖徑流區規劃等為重點的規劃,為下一步建設管理作好引領。 許多村莊垃圾、供水及污水處理等基礎設施不配套。山區村尤為突出,兩污處理的基礎設施幾乎是空白,部分村組沒有垃圾池、垃圾桶、垃圾清運車,仍然存在“垃圾靠風刮,污水靠蒸發”的現象。撫仙湖保護的壓力大,涉及人居環境綜合整治的村莊較多,資金分配到眾多的村莊中去,投入明顯不足。對此,調研組建議加大財政投入,將整治資金列入財政預算,增加財政投入比例。要加大向上爭取協調力度,以被列為全省縣域經濟轉型發展試點縣為契機,研究吃透上級政策導向,爭取上級在土地指標、項目和資金等方面的支持。要整合美麗鄉村、“百千工程”、財政一事一議、農危改工程、地質災害搬遷、扶貧攻堅、農村公路、棚戶區改造建設等各類資金,加大對鄉村道路、綠化、美化、亮化及垃圾污水處理設施設備的投入,適當增加城鄉垃圾清運人員及農村保潔人員的報酬,從根本上解決設施不齊全、配套不完善、管理不規范等問題。 撫仙湖徑流區26條河流匯入調蓄帶,因河道保潔成效參差不齊,部分河道垃圾也進入調蓄帶,保潔難度較大。有的村重路基建設和房屋粉白,輕兩污治理投入;沿湖規模以上賓館酒店繳納垃圾清運費標準不明確。政協調研組提出:“人居環境綜合整治工作,是一項寬、深、全的社會系統工程,艱巨而繁重,是關乎人民群眾衣、食、住、行以及加快全縣經濟、社會發展的大事。”讓全縣更廣大的人民群眾享有完善的基礎設施、均等化的基本公共服務和宜居宜業的環境,任重而道遠。要把經濟發展與人居環境綜合整治有機結合起來,切實從改善城鄉人居環境的要求出發,積極研究解決綜合整治過程中遇到的各種情況和問題,不斷提升人民群眾的滿意度,有力促進全縣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