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現在新農村建設有什么建議?
現在的新農村建設,以合村并屯為主要形式。本人認為這是典型的形式主義,是以讓農住上樓房來掩蓋農業衰落的舉措。以舉除勞民傷財外,對農業的振興沒有絲毫關聯。農村的問題很復雜,但最根本的一條是種地賠錢,嚴重挫傷了農民種糧的積極性,因此很多地都荒廢了,農民紛紛外出打工逃荒。這是一個大問題,也是一個國家興衰的根本問題。合村并屯只能掩飾農業衰落的表面現象,象往丑娘們臉上抹粉一樣。本人認為分田單干的農村政策己經阻礙了農業現代化的發展,只有推廣南街村集體化的樣板,才是真正的社會主義大農業,才是穩定農村,農業敗局的有效良方。以入股的方式組織農民重回集體,以糧為綱,林牧副漁工商全面發展。農民就是大集體工人,按勞分配。一幅社會主義現代化大農業的藍圖,將隨著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春風撒滿中華大地。
加強生態文明建設有什么建議
?一是合理調整產業結構和產品結構,大力發展低耗能、低排放的第三產業和高新技術產業,促進經濟增長由主要依靠工業帶動和數量擴張帶動,向三次產業協同帶動和優化升級帶動轉變。要堅決控制高耗能、高污染行業過快增長,把好行業準入關,提高冶金、建材、石化、造紙、印染、制革、電鍍、化工等高耗能、高污染行業的投資準入門檻,嚴格控制新增高耗能、高污染項目,嚴格限制高耗能、高污染產品出口。建議建立能夠科學反映地方政府針對高耗能、高污染行業調整力度的測評指標,并將其納入區域經濟綜合測評體系。
?? 二是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技術進步。要把生態文明建設作為政府科技投入、推進高技術產業化的重點領域,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優先支持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生態文明建設關鍵技術示范,采取多種方式加快高效生態文明建設產品的推廣應用。
?? 三是制定和實施強化生態文明建設的激勵政策,建立健全生態文明建設的保障機制,通過財稅政策、價格政策等各種經濟杠桿,促進節約能源和污染物減排工作,形成激勵和約束相結合的生態文明建設機制。加快調整高耗能產品的進出口關稅政策,限制高耗能產品出口;深化資源價格改革,將治污成本納入能源資源的使用成本,重點是電價、油氣價格和煤熱價格調整,形成有利于生態文明建設工作的價格機制。完善資源稅制度,實行按儲量征收資源稅。盡快開征燃油稅,實施對低油耗、低排量車輛的扶持政策,節約使用石油資源。加強國際交流與合作,積極利用國外先進的節能技術和經驗,推廣合同能源管理等新機制。
?? 四是提升生態文明建設工作的整體效益。在提高污水處理能力和效率的同時,重視污泥分離及無害化處理,防止二次污染,實現污泥的無害化處置和資源化利用。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