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頂式光伏發電項目
一、屋頂式光伏發電項目
工廠屋頂光伏發電項目的好簡型李處如下:1.穩定現金流,增加企業收入。很多企業主沒有意識到,閑置的大面積屋頂是一種寶貴的資源,廠房屋頂光伏發電具有很強的穩定性和可靠性。在這些房子上安裝光伏電站,可以盤活企業的固定資產,增加穩定的現金流,提高效率。2.省下高峰電費,網上賣剩余電量。尤其是高能耗的生產性企業,如果安裝光伏發電,可以節省大量的攔遲電費支出。不僅能省錢,還能賺錢。對于用不完的電,還可以賣掉,會有相當大的收益。3、節能減排,社會效益好。在工廠屋頂安裝光伏發電,可以促進節能減排。每個地方政府對當地大企業都有一定的節能減排目標,如果完不成可能會被罰款。安裝光伏發電,無噪音、無輻射、無污染等,能產生良好的社會效益。4、隔熱防寒,環境更舒適。與其他建筑的屋頂相比,工廠的屋頂更大更平,大多是彩鋼瓦。冬天很冷,夏天很熱。如果使用光伏板,可以很好的隔熱。冬天不冷租如,夏天不熱,工人的工作環境更舒適。5、政策支持,前景光明。對于光伏發電項目,國家也出臺了很多政策支持,比如貸款支持等等。有了這些政策的支持,更容易成功。未來,光伏發電會有更廣闊的市場。
二、節能減排有哪些意義?
節能減排的定義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而言,節能減排是指節約物質資弊搭源和能量租襲拿資源,減少廢棄物和環境有害物,包括“三廢”和噪聲等的排放;狹義而言,節能減排是指節約能源和減少環境有害物排放。
我國的節能是加強用能管理,采取技術禪埋上可行、經濟上合理以及環境和社會可以承受的措施,從能源生產到消費的各個環節,降低消耗、減少損失和污染物的排放、制止浪費,有效、合理地利用能源。
節能減排是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促進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的基本要求。我國當前面臨著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和人口增長與資源環境約束的突出矛盾。目前我國的生態破壞和環境污染已經達到自然生態環境所能承受的極限,為了使經濟增長可持續,緩解巨大的環境壓力,必須以環境友好的方式推動經濟增長。
節能減排就是要從源頭預防污染產生,最有效地減少資源消耗,不排放廢棄物,從而真正解決當代中國的發展困境。節能減排是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的迫切需要。溫室氣體排宴帶放引起的全球氣候變化一直備受國際社會的關注。
目前,全球氣候變暖已經是一個不爭的事實,這與使用煤炭、石油等化石燃料的過程中排放二氧化碳的量密切相關。氣候變暖是人類共同面臨的挑戰,需要國際社會共同應對。
中國作為發展中國家,盡管發展經濟、消除貧困依然是我們的主題,但在全球氣候變暖的大背景下,也要主動承擔節能減排的國際責任。因為減少排放、保護環境是我們基梁以人為本的發展理念的要求,是我們可持續發展的內在要求。
我們要努力走出一條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益、高產出的新型化建設道路,努力實現經濟發展和保護環境“雙贏”的目標,這是對世界晌鋒蘆可持續發展和應對氣候變化的一大貢獻。
節能減排 為什么要這么做 是因為 經濟快速增長,各項建設取得巨大成就,但也付出了巨大的資源和環境被破壞的代價,這兩者之間的矛盾日趨尖銳,群眾對環境污染問題反應強烈。這種狀況與經濟結構不合理、增長方式粗放直接相關。不加快調整經濟結構、轉吵襲變增長孝凳方式,資源支撐不住,環境容納不下,社會承受不起,經濟發展難以為繼。只有堅持節約發展、清潔發展、安全發展,才能實現經濟又好又快發展。同時,溫室氣體排放引起全球氣候變暖,備升慎兄受國際社會廣泛關注。進一步加強節能減排工作,也是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的迫切需要。
三、[煤礦節能減排措施的實施] 電廠節能減排措施清單
摘 要:焦煤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通過加大節能減排宣傳力度,找出1930煤礦目前能源利用存在的問題,對該礦的節能潛力進行分析,從而提出相應的節能措施。為焦煤集團節約了經濟支出,實現了巨大的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
關鍵詞: 能源浪費; 節能措施;環境效益
國家“十一五”規劃《綱要》提出, 2010 年單位GDP能耗要比2005 年降低20%左右,并作為重要的約束性喚叢指標。為加強企業節能管理,提高能源效率水平,實現礦井“十一五”節能減排總體目標,1930煤礦深入開展了企業能源審芹漏計、節能診斷工作,狠抓了能源計量器具的管理,強化管理節能、系統節能、單機節能,實施了一批節能、減排技改項目,節能減排工作取得了顯著社會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1 完善保障體系夯實節能減排基礎
1.1 為保證節能減排工作的順利開展,成立了以礦長為組長的節能減排工作領導小組,并構建起由礦、專業與項目部三級節能管理網絡,將節能管理工作一直落實到基層單位、班組,形成了縱向到底、橫向到邊的管理網絡。
1.2 不斷完善能源消耗考核指標體系,下發了《能源消耗管理辦法》、《計量管理辦法》,對全礦大型設備用電,制定定( 限) 額指標進行考核,變能源消耗總量控制更新為以工序能耗指標作為節能考核的主要方式,維護了考核結果的嚴肅性與公正性。
2 開展系統能源診斷推廣應用新技術
2.1 礦井的能源診斷工作是礦井節能減排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開展全礦用電平衡分析,定期對主排水、主通風、主提升等系統高耗能設備進行性能測試和能源診斷,及時發現在節能管理和現場使用中存在的問題,并針對問題提出切實可行的節能方案。
2.2 針對一九三零煤礦生產運行狀況,從原材料和能源的替代、技術工藝改造、設備維護和更新、過程優化控制、產品更新或改進、廢棄物回收和循環利用、加強管理、員工素質的提高以及人員積極性的激勵八個方面,發動員工為本輪節能減排出謀劃策;另外,通過組織有關技術人員對整個生產工藝、生產過程進行考察和分析,在分和首櫻析工段物料平衡和廢物產生原因的基礎上,提出防止與削減污染物的產生與排放的方案;同時在專家現場考察和座談的過程中,在專家的幫助和指導下,也產生了一部分節能減排方案;最后匯總整理形成一九三零煤礦節能減排方案25個,其中中/高費方案5個,具體如下表。
節能減排中/高費方案效果一覽表
通過節能減排工作的實施,企業目前的一些生產環節存在著不符合節能減排生產要求問題,這些問題分為兩大類,一類是需要投資較高、技術性較強、投資期較長才能解決的問題,解決這些問題的方案屬于生產中/高費用方案;另一類只需少量投資或者不投資、技術性不強、很容易在短期得到解決的問題,對這些問題所確定的方案為生產無/低費方案。通過征集節能減排生產合理化建議從生產一線產生了25條節能減排建議,這些建議涵蓋了節能減排八個方面的內容,經審核小組討論,認為這些建議是比較可行的節能減排方案,因其投資少或不需要投資故稱為生產的無/低費方案。通過較少的投資,一九三零煤礦不但在環境保護上更進一步,減少了三廢的排放,同時提高了原材料能源及三廢的綜合利用率,為企業又帶來了一定的經濟效益,實現了環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統一。
3節能措施的實施
3.1 一主運輸系統改造方案
3.1.1 一九三零煤礦在生產過程中主大巷主運輸系統由以前的軌道運輸改為皮帶運輸,方案改造前原煤由電機車,礦車負責運輸。運輸能力不高,耗電大,并且在運輸過程中粉塵污染較為嚴重,原煤也有部分損失,待主運輸系統改造完成后可有效解決這些問題。
3.1.2 經濟效益:
皮帶改造后共計可節省資金92.53萬元/年。皮帶改造后比皮帶改造前節省電費62.53萬元/年;運輸系統改造完成后可把礦井運輸能力提高20萬噸/年;經過此次皮帶改造,1930煤礦主大巷運輸設備節約電機車4輛,礦車68節,清車設備一臺;
3.1.3 環境效益:
方案實施完成后可節電312650千瓦時,減少運輸過程中產生的粉塵污染和物料的損失。由此可見此方案在經濟、環境、技術上都是可行的。
3.2 一采區主運輸系統改造
3.2.1 因一采區煤倉設置地點較遠,使用皮帶運輸后,修改運輸路線,直接通往大巷主皮帶運輸。1930煤礦一采區主運輸系統由以前的煤倉運輸改為皮帶直接運輸修改運輸路線后,可增加產量,節約用電,減少設備使用,節約維護費用。
3.2.2 經濟效益
改造項目總投資198萬,在修改運輸線路后,節約用電167.4萬度/年。按照1kwh電,0.5元計算,可節約電費83.7萬元;一采區主運輸系統減少3條SJ-40皮帶。修改運輸路線后每年能減少原料損失約15.8萬元,減少12個人工,節約人工成本42000元增加運輸量15萬噸/年.合計節約資金103.7萬元
3.2.3 環境效益:
方案實施后,節約用電167.4萬度/年,參照新疆燃煤電廠的平均水平,1kwh的電產生的污染物如下:煙塵:2.17×10-4kg/kw.h;SO2:3.03×10-3kg/kw.h;。由節電可減排5t SO2,煙塵363.25kg。
3.3 煤礦礦井水處理
3.3.1 一九三零煤礦因是老礦井,建設時沒有配套考慮礦井水處理設施,礦井涌出水通過巷道留到1850標高處,目前在1850處由焦煤集團建設了容積6000m3和10000m3兩個預沉池,對礦井水進行簡單處理后直接排入艾維爾溝河道,但處理水質達不到排放標準,污染艾河水質,影響下游生產生活用水,增加該區域水環境的壓力,經過此次改造后,部分新鮮水被處理后的礦井水代替,降低了該區域水環境壓力,減少了污染,礦井水中煤泥也得到了有效的回收再利用
3.3.2 經濟效益
改造項目總投入資金922.81萬,化水站建成后處理礦井水能力約1200m3/h,一期設計規模為600m3/h,預留二期600m3/h礦井水處理站的場地。其中300m3/h礦井水經高效澄清池處理后,達到外排標準,直接排到艾河。礦井水循環利用后,1930煤礦生產中將不再使用新鮮水。每年可節約25萬m3新鮮水。回收煤泥保守估計在360t左右。按每噸水2元,每噸煤送八鋼600元計算。項目收益約70萬元每年。
3.3.3 環境效益
方案實施后,可減少污水中COD對環境污染約3.6t/a,可懸浮顆粒物約31.25t/a。BOD51.85t。本方案的直接經濟效益并不是很好,但從長遠看,待1930煤礦擴產后,此化水站處理能力仍可以滿足礦井水排放,并且處理后的礦井水將達到飲用水標準。從長遠看,此方案不論是環境效益還是經濟效益,都會不斷增加。
企業通過工藝改造、技術革新、設備更新、加強管理和過程控制等舉措,在降低能耗物耗的通時,極大地減少了污染物的排放,一方面提高了企業的環境效益和社會效益,另一方面提升了企業的綜合管理水平,降低了企業的生產成本,推動了企業向工業可持續發展邁進的步伐。
參考文獻:
[1]環境保護部環境工程評估中心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與標準[S]. 北京: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2009.
[2]淺談煤礦節能[j]. 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05.15(6):275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