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需氧還是先厭氧? 先厭氧還是先缺氧?
一、先需氧還是先厭氧?
1. 如果采用直針真空采血時,先抽需氧瓶(白色),后抽厭氧瓶(紫色)。
2. 如果采用蝶翼針采集時,先抽需氧瓶后抽厭氧瓶。因為此時蝶翼針連接管中的空氣被引入需氧瓶,所以先抽需氧瓶。
3. 采用注射器采集時,應先抽厭氧瓶,后抽需氧瓶,這是因為注射器中的血液注入血培養瓶時,由于空氣輕,氣泡會上升,此時注射器上部的血液中存在氣體的可能性大,應避免將其中的氧氣引入厭氧瓶。總之,無論采用何種采血方式,應最大限度的避免空氣進入厭氧瓶。
4. 如果采用注射器采血時。當發現血樣量較少時,可先少量注入厭氧瓶,應該保證需氧瓶的樣本量能夠達到8-10ml。
此外,為了保證檢測結果的準確可靠。我們還需注意血培養采集的時機和采血量。
二、先厭氧還是先缺氧?
1、先厭氧
2、厭氧、缺氧、有氧是污水處理的一種方法,通過含氧量的變化殺死細胞和細菌,從而達到凈化污水的效果。
3、處理方法:細胞一般都是先進行有氧呼吸,只有當缺氧時才進行無氧呼吸。
原理(比如人體在運動過后產生的乳酸就是肌細胞無氧呼吸的結果,這是因為人體在運動時候氧氣需求量大,但是運輸到肌肉的氧氣供應速度不足,導致了肌細胞無氧呼吸差生乳酸。)
無氧呼吸:指細胞生活在無氧或缺氧的條件下,通過酶的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機物不徹底的氧化分解成酒精或乳酸等,同時釋放出能量的過程。這個過程沒有分子氧參與,其氧化后的不完全氧化產物主要是酒精或乳酸。
有氧呼吸:有氧呼吸是指細胞在氧氣的參與下,通過酶的催化作用,把糖類等有機物徹底氧化分解,產生出二氧化碳和水,同時釋放出大量的能量的過程。有氧呼吸是高等動、植物進行呼吸作用的主要形式。
三、血培養先需氧還是厭氧?
需氧
如果真要針對這兩個條件來選的話,先抽需氧的再抽厭氧的,因為這兩個過程只有血液輸送管道中的空氣會對結構造成影響,但這個影響非常小,比操作過程中的影響還要小得多,因此先抽哪個對檢測結果影響都不會很大,主要是培養的條件和待測樣本的儲存條件影響會大一點。
四、污水處理厭氧池原理?
它利用厭氧微生物的作用,將有機物分解為甲烷和二氧化碳,并在一定條件下實現氮的去除。
厭氧池的工作原理如下:
1. 厭氧環境:厭氧池中提供無氧環境,即沒有自由氧氣。這通過減少或完全排除進入池中的氧氣來實現。無氧環境有利于厭氧微生物的生長和活動。
2. 有機物分解:在厭氧環境下,厭氧微生物利用有機物作為能源,通過發酵和厭氧呼吸的過程將有機物分解為甲烷(CH4)和二氧化碳(CO2)等產物。這個過程稱為厭氧消化。
3. 氮去除:在厭氧池中,一些厭氧微生物也能夠利用硝酸鹽(NO3-)作為電子受體,將其還原為氮氣(N2),從而實現氮的去除。這個過程稱為反硝化。
通過厭氧池的運作,有機物得以降解,同時氮也得到了去除。這使得厭氧池在污水處理過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特別是對于高濃度有機物和氮負荷較高的污水處理。
五、污水處理中什么是厭氧,好氧?
污水處理中厭氧好氧是針對活性污泥法污水處理技術說的,在活性污泥污水處理法中,是應用微生物對有機物質的分解進行污水處理的一項技術,技術原理非常簡單,就是在含有有機物的污水中投放菌株,利用細菌、微生物攝取水中的有機物質,經過代謝排出的過程,將有機物分解為水、二氧化碳和無機鹽的過程。但是在實際操作中就復雜多了。 一般在使用活性污泥法進行污水處理時,都要經過菌種馴化,因為不同的污水水源含有各種各樣的非有機物質,有害化學元素等等,要經過逐級馴化的方法讓菌種漸漸適應污水環境并進一步工作。 不同的污水水源選擇的微生物物種不同,大致分為厭氧、好氧和兼性三種。顧名思義,厭氧就是不喜歡氧氣,微生物的工作環境不能有氧氣,相反,好氧菌的工作環境則必須含有氧氣,兼性菌則對氧的要求不高,有氧可以活動,沒有氧也能工作。因為各種微生物的適應性和分解不同化學物質的能力不同,在進行污水處理時往往根據水質選擇菌種。 而在實際操作中,往往是設置好氧、厭氧和兼性多個處理單元,一般是好氧菌先將氧氣消耗殆盡,接下來就是厭氧菌進行工作了,經過多個菌株逐級處理,有機物被全面分解,最終獲得更容易處理的污水泥漿,在經過進一步殺菌和物理過濾即可按照標準排放了。參考資料:
http://www.nmgjlscl.com/Item/Show.asp?m=1&d=2925
六、厭氧好氧污水處理工藝講解?
在好氧生化處理過程中,好氧微生物必須在大量氧的存在下生長繁殖,并降低廢水中的有機物質;在厭氧生化處理過程中,厭氧微生物繁殖生長及其對有機物質降解處理的過程中不需要任何氧,而且厭氧微生物可適應更高COD濃度的廢水,且停留時間較長。
七、ubf厭氧污水處理工藝?
UBF厭氧污水處理工藝是一種基于厭氧顆粒污泥技術的污水處理方法。該工藝主要包括厭氧反應器、缺氧、好氧反應器等組成部分,通過上述組成部分的工作原理,實現對有機物質的高效去除,同時具有處理工藝簡單、運行成本低等優點。
下面是這個工藝的基本原理:
厭氧反應器:首先,將污水注入厭氧反應器中,厭氧反應器內存在著一些好氧和厭氧微生物群體,這些微生物能夠將有機物質分解為較小的碎片。
缺氧區:污水在厭氧反應器中經歷一系列生化反應之后,流入缺氧區。此時,污水中還殘留有一些有機物質,但其含量較低。
好氧反應器:隨后,污水進入好氧反應器,此時加入好氧微生物群體,利用缺氧區分解的有機物質作為其生長代謝產物,完成對污水中的有機物質的二次分解和去除。
重復循環:經過以上處理,污水中的有機物質得到了高效去除,同時,好氧反應器中產生的微生物會重新流回厭氧反應器,重復利用,從而實現了廢水的高效處理。
八、污水處理厭氧池是什么?
厭氧池是一個構筑物,在沒有氧氣的條件下處理污水,污水中得大分子分解為小分子的有機物,再通過微生物的好養處理得以去除水中有機物。
九、厭氧好氧mbr污水處理工藝類型?
厭氧好氧mbr污水處理工藝屬于生物處理類型
十、厭氧菌為什么厭氧?
厭氧菌是一大群必須在無氧環境下才能生長的細菌。包括厭氧芽孢梭菌和無芽孢厭氧菌。菌體細長,芽孢正圓形,位于菌體頂端,使細菌呈鼓槌狀,有周鞭毛。所以厭氧菌厭氧。
常見致病性厭氧菌有下列幾種
1、革蘭陰性桿菌
(1)類桿菌:以脆弱類桿菌最為多見
(2)梭形桿菌:以核梭形桿菌和產壞死梭形桿菌為多見
(3)波費桿菌
2、革蘭陽性球菌
(2)消化球菌屬:如大消化球菌
(2)消化鏈球菌屬:如厭氧消化鏈球菌
3、革蘭陰性球菌 如韋榮球菌、大球菌。
4、革蘭陽性產芽胞桿菌 如梭狀芽胞產氣桿菌桿菌,其中以產氣莢膜桿菌為多見。
5、革蘭陽性非產芽胞桿菌
(1)放線菌屬
(2)丙酸桿菌屬
(3)真桿菌屬
(4)乳酸桿菌屬
(5)雙岐桿菌屬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