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結構多少米設溫度縫?
一、混凝土結構多少米設溫度縫?
1.廠房縱向為220M。 超過規定的最大間距長度的房屋就應設溫度縫。
2.沒有能夠抵抗地震的縫(抗震縫),只有防震縫:1.房屋里面高差6M以上;
2.房屋內有錯層,樓板高差較大;
3.結構剛度截然不同處。
二、混凝土板后澆帶的留設?
后澆帶是在建筑施工中為防止現澆鋼筋混凝土結構由于溫度、收縮不均可能產生的有害裂縫,按照設計或施工規范要求,在基礎底板、墻、梁相應位置留設臨時施工縫,將結構暫時劃分為若干部分,經過構件內部收縮,在若干時間后再澆搗該施工縫混凝土,將結構連成整體。后澆帶的澆筑時間宜選擇氣溫較低時,可用澆筑水泥或水泥中摻微量鋁粉的混凝土,其強度等級應比構件強度高一級,防止新老混凝土之間出現裂縫,造成薄弱部位。設置后澆帶的部位還應該考慮模板等措施不同的消耗因素。
1 、后澆帶的設置應遵循“抗放兼備,以放為主”的設計原則。因為普通混凝土存在開裂問題,設置后澆縫的目的就是將大部分的約束應力釋放,然后用膨脹混凝土填縫以抗衡殘余應力。
2 、結構設計中由于考慮沉降原因而設計的后澆帶,在施工中應嚴格按設計圖紙留設;由于施工原因而需要設置后澆帶時,應視工程具體情況而定,留設的位置應經設計單位認可。
3、后澆帶的間距應合理,矩形構筑物后澆帶間距一般可設為30~40m,后澆帶的寬度應考慮便于施工操作,并按結構構造要求而定,一般寬度以700 ~1000mm為宜。
4、澆帶處的梁板受力鋼筋必須貫通,不許斷開。如果梁、板跨度不大,可一次配足鋼筋;如果跨度較大,可按規定斷開,在補齊混凝土前焊接好。
5 、后澆帶在未澆注混凝土前不能將部分模板、支柱拆除,否則會導致梁板形成懸臂造成變形;施工后澆帶的位置宜選在結構受力較小的部位,一般在梁、板的反彎點附近,此位置彎矩不大,剪力也不大;也可選在梁、板的中部,該位置雖彎矩大,但剪力很小。
6 、后澆帶的斷面形式應考慮澆注混凝土后連接牢固,一般應避免留直縫。對于板,可留斜縫;對于梁及基礎,可留企口縫,可根據結構斷面情況確定。
7、混凝土澆筑和振搗過程中,應特別注意分層澆筑厚度和振搗器距鋼絲網模板的距離。為防止混凝土振搗中水泥漿流失嚴重,應限制振搗器與模板的距離,為保證混凝土密實,垂直施工縫處應采用鋼釬搗實。
8、澆筑結構混凝土后垂直施工縫的處理 對采用鋼絲網模板的垂直施工縫,當混凝土達到初凝時,用壓力水沖洗,清除浮漿、碎片并使沖洗部位露出骨料,同時將鋼絲網片沖洗干凈。混凝土終凝后將鋼絲網拆除,立即用高壓水再次沖洗施工縫表面;在后澆帶混凝土澆筑前應清理表面。
9、后澆帶混凝土澆筑 不同類型后澆帶混凝土的澆筑時間不同:伸縮后澆帶視先澆部分混凝土的收縮完成情況而定,一般為施工后60d;沉降后澆帶宜在建筑物基本完成沉降后進行。在一些工程中,設計單位對后澆帶的保留時間有特殊要求,應按設計要求進行澆筑后澆帶混凝土;后澆帶混凝土必須采用無收縮混凝土可采用膨脹水泥配制,也可采用添加具有膨脹作用的外加劑和普通水泥配制,混凝土的強度應提高一個等級,其配合比通過試驗確定。
10、板支撐 對地下室較厚底板、大梁等屬大體積混凝土的后澆帶,兩側必須設置專用模板和支撐以防止混凝土漏漿而使后澆帶斷不開,對地下室有防水抗滲要求的還應留設止水帶或作企口模板,以防后澆帶處滲水。后澆帶保留的支撐,應保留至后澆帶混凝土澆筑且強度達到設計要求后,方可逐層拆除。
三、地下防水混凝土施工縫的留設?
由于施工技術和施工組織的原因,不能連續將結構整體澆筑完成時,應預先選定適當的部位設I施工縫。施工縫是混凝土施工的結合部位,施工縫兩邊的粘結強度小于混凝土自身的抗拉強度,使該部位的抗剪能力減弱,是混凝土結構的薄弱環節,同時也是防水的薄弱環節,施工時應盡量不留或少留施工縫。留施工縫時應避開應力集中處,置于應力較小且便于施工的部位,因為剪力和彎矩較大處容易引起裂縫的開展,對結構和防水都不利。
墻體水平施工縫不應留在剪力與彎矩最大處或底板與側墻的交接處,應留在高出底板表面不小于300mm的墻體上;拱(板)墻結合的水平施工縫,宜留在拱(板)墻接縫線以下150~ 300mm處,墻體有預留孔洞時,施工縫距孔洞邊緣不應小于300mm;柱子應留里在基礎的頂面、梁或吊車梁牛腿的下面、吊車梁的上面或無梁樓板柱帽的下面。
垂直施工縫應避開地下水和裂隙水較多的地段,并與變形縫相結合。單向板宜留置在板的短邊;有主次梁的樓板,宜順著次梁方向澆筑,施工縫應留置在次梁跨度的中間三分之一范圍內。
一般設備地坑及水池,施工縫可留在坑壁上,距坑(池)底混凝土面300^-500m的范圍內。后澆帶是為在現澆鋼筋混凝土結構施工過程中,克服由于溫度、收縮而可能產生有害裂縫而設置的臨時施工縫,該縫需根據設計要求保留一段時間后再澆筑,將整個結構連成整體.后澆帶的設里距離,應考慮有效降低溫差和收縮應力的條件下,通過計算來獲得。在正常的施工條件下,有關規范對此的規定是如混凝土景于室內和土中為30m;露天則為20m。后澆帶的保留時間應根據設計確定,一般至少要保留28d。后澆帶的寬度應考慮施工方便,避免應力集中,一般其寬度為700-1000mm。填充后澆帶混凝土可采用微膨脹或無收縮水泥,也可采用普通水泥加人相應的外加劑拌制,但要求填筑混凝土的強度等級比原結構強度提高一級,并保持至少15d的濕潤養護。后澆帶兩側的施工縫應按要求進行防水處理。
四、水泥混凝土面板為什么需要設縫?
為了避免混凝土面板在溫度上升時,縫隙邊緣出現擠碎或起拱問題而設置的,縮縫有避免混凝土面板在溫度下降時出現不規則開裂的效果。
伸縮縫的主要作用就是防止房屋因為氣候改變而出現開裂的問題,從而影響到墻體的構造與業主的安全,伸縮縫的規格并沒有準確的規定,一般都會在20到30毫米間,之后在縫隙里面填入恰當的保溫材料,這樣還能夠起到保溫的效果,也能夠避免再次開裂
五、加氣混凝土砌塊多長設構造柱?
關于這個問題還要看設計文件的具體要求的,一般情況下寬度大于兩米的洞口的兩側是要設置構造柱的,還有墻體長度大于等于層高的兩倍時也是要設置的,墻體的轉角處,墻體的端部,墻體的丁字交叉處這些部位按照要求都要設置構造柱的。
六、工業污水處理廠是否要設事故池?
工業污水處理廠需要設置事故池,事故池用來處理工業企業出現事故狀態時排放的污水,污水濃度過高時進行調節。事故池需要定期保持清空狀態。
七、防雷中混凝土支座多少米設一個?
1)防雷裝置的各種支架頂部一般應距建筑物表面100mm以上;混凝土支座高度為110mm。
(2)各間距應均勻、固定可靠,允許偏差30mm。轉角處兩邊的支架距轉角中心不大于500mm。
(3)支架應平直。水平度每2m檢查段允許偏差3/1000,垂直度每3m檢查段允許偏差2/1000;但全長偏差不得大于l0mm。
(4)支架等鐵件均應做防腐處理。
八、小區內有污水處理站,還用設化糞池嗎?
需要設置化糞池,凡小區建筑,均需設置化糞池;化糞池可以按樓棟分開設置,也可以在小區適當位置一個或多個化糞池;化糞池的污水排放集中排放至城市污水管道,經污水處理站統一凈化后排放。
九、污水處理廠一般設幾個配水井?
井周設若干個薄壁堰向下級處理水池配水。
周邊配水渠:在沉淀池的周邊設環形配水渠,通過配水渠底部的配水孔或配水渠周邊的三角堰向沉淀池均勻配水。
多根配水槽配水:在處理水池上設多根配水槽,配水槽兩側均勻布有配水孔或配水三角堰進行配水。
多叉管配水:在配水的平面上設置由干管、支管,支管上布有均勻的配水孔進行配水。
旋轉布水器:中心一根干管,接有多根輻射狀的支管,支管上設有配水孔,使用時,整個裝置以一定的角速度旋轉,以達到在整個工作面上均勻配水的目的
十、市政污水處理廠為什么不設調節池?
我認為,流入城市管網的總水量不會有太大的波動,而且管網的管徑都比較大,在污水在流入污水廠的過程中,本身就起到了調節的作用。只是個人的意見,僅供參考。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