凈化檢測標準規范(凈化檢測標準規范最新)
一、混凝土檢測標準規范?
第一章
第一章總則
第1.0.1條 為了統一混凝土強度的檢驗評定方法,促進企業提高管理水平,確保混凝土強度的質量,特制定本標準。
第1.0.2條 本標準適用于普通混凝土和輕骨料混凝土抗壓強度的檢驗評定。
有特殊要求的混凝土,其強度的檢驗評定尚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的有關規定。
第1.0.3條 混凝土強度的檢驗評定,除應遵守本標準的規定外,尚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的有關規定。
注:對按《鋼筋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TJ10—74)設計的工程,使用本標準進行混凝土強度檢驗評定時,應按本標準附錄一的規定,將設計采用的混凝土標號換算為混凝土強度等級。施工時的配制強度也應按同樣原則進行換算。
第二章
第二章 一般規定
第2.0.1條 混凝土的強度等級應按立方體抗壓強度標準值劃分。混凝土強度等級采用符號C與立方體抗壓強度標準值(以N/mm 計)表示。
第2.0.2條 立方體抗壓強度標準值系指對按標準方法制作和養護的邊長為150mm的立方體試件,在28d齡期,用標準試驗方法測得的抗壓強度總體分布中的一個值,強度低于該值的百分率不超過5%。
第2.0.3條 混凝土強度應分批進行檢驗評定。一個驗收批的混凝土應由強度等級相同、齡期相同以及生產工藝條件和配合比基本相同的混凝土組成。對施工現場的現澆混凝土,應按單位工程的驗收項目劃分驗收批,每個驗收項目應按照現行國家標準《建筑安裝工程質量檢驗評定標準》確定。
第2.0.4條預拌混凝土廠、預制混凝土構件廠和采用現場集中攪拌混凝土的施工單位,應按本標準規定的統計方法評定混凝土強度。對零星生產的預制構件的混凝土或現場攪拌的批量不大的混凝土,可按本標準規定的非統計方法評定。
第2.0.5條 為滿足混凝土強度等級和混凝土強度評定的要求,應根據原材料、混凝土生產工藝及生產質量水平等具體條件,選擇適當的混凝土施工配制強度。混凝土的施工配制強度可按照本標準附錄二的規定,結合本單位的具體情況確定。
第2.0.6條預拌混凝土廠、預制混凝土構件廠和采用現場集中攪拌混凝土的施工單位,應定期對混凝土強度進行統計分析,控制混凝土質量。可按本標準附錄三的規定,確定混凝土的生產質量水平。
第三章
第三章 混凝土的取樣,試件的制作、養護和試驗
第3.0.1條 混凝土試樣應在混凝土澆筑地點隨機抽取,取樣頻率應符合下列規定:
一、每100盤,但不超過100m3 的同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樣次數不得少于一次;
二、每一工作班拌制的同配合比的混凝土不足100盤時其取樣次數不得少于一次。
注:預拌混凝土應在預拌混凝土廠內按上述規定取樣。混凝土運到施工現場后,尚應按本條的規定抽樣檢驗。
第3.0.2條 每組三個試件應在同一盤混凝土中取樣制作。其強度代表值的確定,應符合下列規定:
一、取三個試件強度的算術平均值作為每組試件的強度代表值;
二、當一組試件中強度的最大值或最小值與中間值之差超過中間值的15%時,取中間值作為該組試件的強度代表值;
三、當一組試件中強度的最大值和最小值與中間值之差均超過中間值的15%時,該組試件的強度不應作為評定的依據。
第3.0.3條 當采用非標準尺寸試件時,應將其抗壓強度折算為標準試件抗壓強度。折算系數按下列規定采用:
一、對邊長為100mm的立方體試件取0.95;
二、對邊長為200mm的立方體試件取1.05。
第3.0.4條 每批混凝土試樣應制作的試件總組數,除應考慮本標準第四章規定的混凝土強度評定所必需的組數外,還應考慮為檢驗結構或構件施工階段混凝土強度所必需的試件組數。
第3.0.5條 檢驗評定混凝土強度用的混凝土試件,其標準成型方法、標準養護條件及強度試驗方法均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普通混凝土力學性能試驗方法》的規定。
第3.0.6條 當檢驗結構或構件拆模、出池、出廠、吊裝、預應力筋張拉或放張,以及施工期間需短暫負荷的混凝土強度時,其試件的成型方法和養護條件應與施工中采用的成型方法和養護條件相同。
第四章
混凝土強度的檢驗評定
第一節 統計方法評定
第4.1.1條 當混凝土的生產條件在較長時間內能保持一致,且同一品種混凝土的強度變異性能保持穩定時,應由連續的三組試件組成一個驗收批,其強度應同時滿足下列要求:
當混凝土強度等級不高于C20時,其強度的最小值尚應滿足下式要求:
當混凝土強度等級高于C20時,其強度的最小值尚應滿足下式要求:
式中:mfcu——同一驗收批混凝土立方體抗壓強度的平均值(N/m㎡);
fcu,k——混凝土立方體抗壓強度標準值(N/m㎡);
σo——驗收批混凝土立方體抗壓強度的標準差(N/m㎡);
fcu,min——同一驗收批混凝土立方體抗壓強度的最小值(N/m㎡)。
第4.1.2條 驗收批混凝土立方體抗壓強度的標準差,應根據前一個檢驗期內同一品種混凝土試件的強度數據,按下列公式確定:
式中:Δfcu,i——第i批試件立方體抗壓強度中最大值與最小值之差;
m——用以確定驗收批混凝土立方體抗壓強度標準差的數據總批數。
注:上述檢驗期不應超過三個月,且在該期間內強度數據的總批數不得少于15。
第4.1.3條 當混凝土的生產條件在較長時間內不能保持一致,且混凝土強度變異性不能保持穩定時,或在前一個檢驗期內的同一品種混凝土沒有足夠的數據用以確定驗收批混凝土立方體抗壓強度的標準差時,應由不少于10組的試件組成一個驗收批,其強度應同時
滿足下列公式的要求:
式中: ——同一驗收批混凝土立方體抗壓強度的標準差,(N/m㎡)。當 的計算值小于0.06fcu,k時,取 =0.06fcu,k;
λ1,λ2——合格判定系數,按表4.1.3取用。
混凝土強度的合格判定系數
表 4.1.3
第4.1.4條 混凝土立方體抗壓強度的標準差sfcu按下列公式計算:
式中:fcu,i——第i組混凝土試件的立方體抗壓強度值(N/m㎡);
n——一個驗收批混凝土試件的組數。
第二節 非統計方法評定
第4.2.1條 按非統計方法評定混凝土強度時,其所保留強度應同時滿足下列要求:
第三節 混凝土強度的合格性判斷
第4.3.1條 當檢驗結果能滿足第4.1.1條或第4.1.3條或第4.2.1條的規定時,則該批混凝土強度判為合格;當不能滿足上述規定時,該批混凝土強度判為不合格。
第4.3.2條 由不合格批混凝土制成的結構或構件,應進行鑒定。對不合格的結構或構件必須及時處理。
第4.3.3條 當對混凝土試件強度的代表性有懷疑時,可采用從結構或構件中鉆取試件的方法或采用非破損檢驗方法,按有關標準的規定對結構或構件中混凝土的強度進行推定。
第4.3.4條 結構或構件拆模、出池、出廠、吊裝、預應力筋張拉或放張,以及施工期間需短暫負荷時的混凝土強度,應滿足設計要求或現行國家標準的有關規定。
附錄一
混凝土標號與混凝土強度等級的換算關系
一、《鋼筋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
(TJ10—74)的混凝土標號可按附表1.1換算為混凝土強度等級。混凝土標號與強度等級的換算附表 1.1
二、當按TJ10—74規范設計,在施工中按本標準進行混凝土強度檢驗評定時,應先將設計規定的混凝土標號按附表1.1換算為混凝土強度等級,并以其相應的混凝土立方體抗壓強度標準值fcuu,k(N/m㎡)按本標準第四章的規定進行混凝土強度的檢驗評定。混凝土的配制強度可按換算后的混凝土強度等級和強度標準差采用插值法由附表2.1確定。
附錄二
混凝土施工配制強度(N/m㎡)
附表 2.1
注:混凝土強度標準差應按本標準附錄三的規定確定。
附錄三 混凝土生產質量水平
(一)混凝土的生產質量水平,可根據統計周期內混凝土強度標準差和試件強度不低于要求強度等級的百分率,按附表3.1劃分。
對預拌混凝土廠和預制混凝土構件廠,其統計周期可取一個月;對在現場集中攪拌混凝土的施工單位,其統計周期可根據實際情況確定。
混凝土生產質量水平附表 3.1
(二)在統計周期內混凝土強度標準差和不低于規定強度等級的百分率,可按下列公式計算:
式中:fcu,i——統計周期內第i組混凝土試件的立方體抗壓強度值(N/m㎡);
N——統計周期內相同強度等級的混凝土試件組數,N≥25;
μfcu——統計周期內N組混凝土試件立方體抗壓強度的平均值;
No——統計周期內試件強度不低于要求強度等級的組數。
(三)盤內混凝土強度的變異系數不宜大于5%,其值可按下列公式確定:
式中:δb——盤內混凝土強度的變異系數;
σb——盤內混凝土強度的標準差(N/m㎡)。
(四)盤內混凝土強度的標準差可按下列規定確定:
1 在混凝土攪拌地點連續地從15盤混凝土中分別取樣,每盤混凝土試樣各成型一組試件,根據試件強度按下列公式計算:
式中:Δfcu,i——第i組三個試件強度中最大值與最小值之差(N/m㎡)。
2 當不能連續從15盤混凝土中取樣時,盤內混凝土強度標準差可利用正常生產連續積累的強度資料進行統計,但試件組數不應少于30組,
其值可按下列公式計算:
式中:n——試件組數。
附表四
習用的非法定計量單位與法定計量單位的換算關系表
注:本標準中,混凝土強度的計量單位系按1kgf/c㎡≈0.1N/m㎡換算。
附錄五
本標準用詞說明
(一)為便于在執行本標準條文時區別對待,對要求嚴格程度的用詞說明如下:
1 表示很嚴格,非這樣作不可的用詞:正面詞采用“必須”,反面詞采用“嚴禁”。
2 表示嚴格,在正常情況下均應這樣作的用詞:正面詞采用“應”,反面詞采用“不應”或“不得”。
3 對表示允許稍有選擇,在條件許可時首先應這樣作的用詞:正面詞采用“宜”或“可”,反面詞采用“不宜”。
(二)條文中指定應按其它有關標準、規范執行時,寫法為“應符合……的規定”或“應按……執行”。
二、石粉的檢測標準規范?
普通混凝土用石粉的部分質量指標要求:
碎石或卵石硫化物及硫酸鹽含量 (折算成 SO3,按質量計,%)≤1.0;
卵石中有機物含量(用比色法試驗) 顏色應不深于標準色;
碎石或卵石應進行堿活性檢驗;混凝土中的堿含量不超過3kg/m3 。
碎石或卵石的含泥是非黏土質的石粉,其含混量 1.0%、l.5%、3.0%;
1.卵石中有機物含量(用比色法試驗) 顏色應不深于標準色,當顏色深于標準色時,應配制成混凝土進行強度對比試驗,抗壓強度比應不低于 0.95。
當碎石或卵石中含有顆粒狀硫酸鹽或硫化物雜質時,應進行專門檢驗,確認能滿足混凝土耐久性要后,方可采用。
2. 對于長期處于潮濕環境的重要結構混凝土,其所使用的碎石或卵石應進行堿活性檢驗。
進行堿活性檢驗時,首先應采用巖相法檢驗堿活性骨料的品種、類型和數量。當檢驗出骨料中含有活性二氧化硅時,應采用快速砂漿法和砂漿長度法進行堿活性檢驗;當檢驗出骨料中含有活性碳酸鹽時,應采用巖石柱法進行堿活性檢驗。
經上述檢驗,當判定骨料存在潛在堿-碳酸鹽反應危害時,不宜用作混凝土骨料,否則,應通過專門的混凝土試驗,做最后評定。
當判定骨料存在潛在堿-硅反應危害時,應控制混凝土中的堿含量不超過3kg/m3,或采用能抑制堿-骨料反應的有效措施。
3. 《普通混凝土用石質量檢驗方法標準》碎石或卵石的泥塊含量包含碎石或卵石中非黏土質的石粉,其含混量 1.0%、l.5%、3.0%;
三、室內空氣檢測標準規范?
室內空氣質量檢測標準方法有兩種:GB/T18883-2002《室內空氣質量標準》和《民用建筑工程室內環境污染控制規范》。
1、裝修完畢的房屋:已經裝修完畢并且已經擺放家具,原則上執行國家標準GB/T18883-2002《室內空氣質量標準》,此標準為推薦性標準,由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衛生部和環保局共同頒布。
2、未裝修的房屋:尚未進行裝修或裝修完還未擺放家具,原則上執行國家標準GB50325-2013《民用建筑工程室內環境污染控制規范》,此標準由建設部和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共同頒布。由于人類活動或自然過程排入空氣的并對人類或環境有害影響的物質。一般分為固態污染物和氣態污染物,固態污染物常見的有粉塵、可吸入顆粒物和花粉等;氣態污染物常見的有裝修污染產生的甲醛、苯、氨、揮發性有機物等。
四、滅火器檢測標準規范?
滅火器需要檢查的7個標準如下。
第一是檢查滅火器的壓力是否正常,一般滅火器上指針處于綠色區域屬于正常現象。
第二是檢查滅火器的所在空間溫度有多少,一般需要保證所在的空間溫度處于20度左右。
第三是檢查滅火器的時間要求,一般要求是每一個季度檢查一次。
第四是滅火器的質量情況,因為滅火器在長期不使用的情況下,依然可能導致質量下降,所以在一定時間之后需要重新更換。
第五是滅火器的擺放朝向,一般要求滅火器外殼上的說明要朝向外側。
第六是滅火器的銘牌是否完整,不得有任何遮擋和屋子出現在上面。
第七是針對滅火器檢查的工作人員,一定要有專業的知識才行
五、pe管衛生檢測標準規范?
“PE給水管”執行產品國家標準:GB/T 13663-2000《給水用聚乙烯(PE)管材》。 1、PE給水管簡介: PE(聚乙烯)材料由于其強度高、耐腐蝕、無毒等特點,被廣泛應用于給水管制造領域。
2、PE給水管的優勢:
(1)具有優良的耐腐蝕性、較好的衛生性能和較長的使用壽命。
(2)具有獨特的柔韌性和優良的耐刮痕的能力。
(3)具有非常突出的耐低溫性能。
(4)具有良好的快速裂紋增長斷裂韌性。
3、PE給水管的保存方法:
(1)放在溫度不超過40℃且通風簡易的棚內或良好的庫房。
(2)堆放在平整的支撐物或地面上。
(注意:堆放的高度不宜超過1.5米。)
(3)在戶外存放時,需要遮蓋物。
(4)不同直徑和不同壁厚的管材分別堆放。
六、消防檢測依據什么標準規范?
1.建筑物或者場所是否依法通過消防驗收合格或者進行竣工驗收消防備案抽查合格,依法進行竣工驗收消防備案但沒有進行備案抽查的建筑物或者場所是否符合消防技術標準。
2.在消防監督檢查中,公安機關消防機構對發現的依法應當責令立即改正的消防安全違法行為,應當當場制作、送達責令立即改正通知書,并依法予以處罰。
3.對依法應當責令限期改正的,應當自檢查之日起三個工作日內制作、送達責令限期改正通知書,并依法予以處罰。
4.臨時查封應當由公安機關消防機構負責人組織集體研究決定。決定臨時查封的,應當研究確定查封危險部位或者場所的范圍、期限和實施方法,并自檢查之日起三個工作日內制作、送達臨時查封決定書。
5.臨時查封由公安機關消防機構負責人組織實施,需要公安機關其他部門或者公安派出所配合的,公安機關消防機構應當報請所屬公安機關組織實施。
七、漆膜厚度偏差檢測標準規范?
漆膜厚度檢測標準規范通常有多個考量因素,包括干膜的厚度、反光漆的用量,噴涂時的風力大小、槍嘴大小、干膜的均勻程度、粗糙度等。后期需要用油漆測厚儀進行無損測厚。
車輛油漆涂層通常都是使用反光油漆進行涂裝,漆膜涂層在涂裝過程有很多常見的影響因素,這些都是該注意的,其中分為可控和不可控因素兩種。油漆漆膜的厚度標準是根據國際標準施工規范的,當無清晰的設計要求時,油漆干膜的厚度應該控制在偏差-25微米以內,嚴格按照施工驗收規范,每層允許的偏差是-5微米。若是設計有明確要求的,噴涂的厚度要注意,只能大于或者等于設計要求厚度,單元測點里面可以有低于設計要求的厚度,但是測點的平均值一定要大于或者等于設計要求。施工過程可通過油漆測厚儀進行階段性無損測厚,這樣能夠及時準確的對油漆涂層的厚度進行調整。同時還需要采用JN-1漆膜耐磨儀,以漆膜的失重情況來判斷其耐磨性。
八、凈化空調系統檢測清單?
空調運行記錄內容包括: 冷水溫度 送風溫度 送風濕度 初效阻力 中效阻力 總電流 操作人等 你要是干過就能明白我說的
九、鋼結構漆膜厚度檢測標準規范?
《鋼結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5-2001)
十、水質透明度檢測標準規范?
1.鉛字法
本法適用于天然水和處理水透明度的測定。
(1)方法原理
根據檢驗人員的視力觀察水樣的澄清程度。由清楚地見到放在透明度計底部的標準印刷符號時水柱的高度表示水的透明度,單位為cm。本法受檢驗人員的主觀影響較大,照明等條件應盡可能一致,最好取多次,或數人測定結果的平均值。
(2)儀器
①透明度計;②標準印刷符號。
(3)步驟
①透明度計應在光線充足的實驗室內,放在離直射陽光窗戶約1 m的地點。
②將振蕩均勻的水樣立即倒入筒內至30 cm處。從筒口垂直向下觀察,如不能清楚地看見印刷符號,緩慢地放出水樣,直到剛好能辨認出符號為止。記錄此時水柱高度的厘米數,估計至0.5 cm。
(4)計算
透明度以水柱高度的厘米數表示。超出30 cm作為透明水樣。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