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域有沒有明確的界限?
流域有沒有明確的界限?
流域有界限。是指某一河段以上所有的地表水、地下水都要流經該斷面的范圍,他的單位是平方公里。
如我國的長江流域是指長江入海口以上所有的地表水,地下水都能流入到長江內,如長江河段的三峽電站,他的流域面積達1084平方公里,流域涉及湖北省、重慶市等21個縣市。
中國水環境的淡水環境
海河水系污染嚴重,劣Ⅴ類水質斷面占50%以上;遼河水系總體水質較差,劣Ⅴ類水質斷面占40.6%;黃河水系總體水質較差,支流污染普遍嚴重;淮河干流以Ⅳ類水體為主,支流及省界河段水質仍然較差;松花江水系以Ⅳ類水體為主;珠江水系、長江干流及主要一級支流水質良好,以Ⅱ類水體為主。
按照綜合污染指數比較,2003年度七大水系污染程度由重到輕依次為:海河、遼河、黃河、淮河、松花江、長江、珠江。
與上年相比,海河、遼河和淮河污染程度略有減輕,松花江、珠江和黃河支流污染加重。
七大水系主要呈現為有機污染,主要污染指標是石油類、生化需氧量、氨氮、高錳酸鹽指數、揮發酚等。 長江水系 國搏碧罩控監測斷面103個,其中Ⅰ~Ⅲ水質比例占71.8%,Ⅳ~Ⅴ類占17.5%,劣Ⅴ類占10.7%。
長江水系的主要污染指標是石油類、氨氮。
黃河水系 黃河水系總體水質屬中度污染,44個國控監測斷面中,劣Ⅴ類水體占38.7%。干流22個斷面中Ⅱ~Ⅲ類水質占31.8%、Ⅳ~Ⅴ類占54.6%、劣Ⅴ類占13.6%,干流水質好于支流。 指標為石油類、氨氮和高錳酸鹽指數。
珠江水系 珠江水系水質總體良好。33個國控監測斷面中,81.8%的斷面為Ⅰ~Ⅲ類水質,12.1%的斷面屬Ⅳ類水質,6.1%的斷面屬劣Ⅴ類水質。
主要污染指標是揮發酚、氨氮和石油類。
松花江水系 41個國控監測斷面中,Ⅲ~劣Ⅴ類水質比例分別為:7.7%、64.1%、10.3%和17.9%。
嫩江和松花江干流以Ⅳ類水質為主。主要污染指標是石油類、氨氮和高錳酸鹽指數。
淮河水系 86個國控監測斷面中,Ⅱ~Ⅲ類水質斷面占18.6%,Ⅳ、Ⅴ類水質斷面占41.9%,劣Ⅴ類水質斷面占39.5%。
淮河干流14個斷面中,Ⅱ、Ⅲ、Ⅳ、Ⅴ類水質比例分別為14.3%、21.4%、57.1%和7.1%。56.8%的省界河段水質為劣Ⅴ類。
主要污染指標為氨氮、石油類和生化需氧量。
海河水系 65個國控監測斷面中,Ⅰ~Ⅲ類水質的斷面占21.5%,Ⅳ、Ⅴ類水質的斷面占24.6%,53.9%的斷面為劣Ⅴ類水質。海河水系污染仍基鬧嚴重,但與過去相比水質有所改善。
海河主要污染指標為氨氮、生化需氧量和石油類。
遼河水系 37個國控監測斷面中,滿足Ⅲ類水質要求的斷面占29.7%,Ⅳ、Ⅴ類水質的斷面占29.7%,劣Ⅴ類水質斷面為40.6%。遼河水系總體水質屬中重污染。
主要污染指標為生慧行化需氧量、石油類和揮發酚。
浙閩片河流 18條河流的30個斷面中,Ⅱ類水質的斷面占33.3%,Ⅲ類水質斷面占30.0%,Ⅳ類水質斷面占36.7%。主要污染指標是揮發酚、石油類和氨氮。
西南諸河 總體水質屬較度污染。10條河流的17個斷面中,Ⅰ、Ⅱ類水質的斷面占58.8%,Ⅳ、Ⅴ類水質斷面占29.4%,劣Ⅴ類水占11.8%。紅河河口縣河段的2個斷面水質污染嚴重,主要污染指標是鉛和高錳酸鹽指數。
內陸河流 總體水質良好。7條河流的19個斷面中,滿足Ⅰ、Ⅱ、Ⅲ、Ⅳ類水質的斷面分別占21.1%、42.1%、21.0%和15.8%。主要污染指標是石油類。
三峽庫區水質 三峽庫區6個斷面中,1個斷面為Ⅲ類,其余5個斷面均為Ⅱ類水質。
南水北調工程(東線)沿線水質 監測12個斷面,Ⅱ類水質斷面1個,占8.3%;Ⅳ類水質斷面3個,占25.0%;Ⅴ類水質斷面有2個,占16.7%;劣Ⅴ類水質斷面有6個,占50.0%。主要污染指標是氨氮、生化需氧量和高錳酸鹽指數。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