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板結土地結板怎么辦?
一、土壤板結的主要因素:造成土壤板結大約有7個方面的因素:農田土壤質地太粘,有機肥不足及秸稈還田量減少,塑料制品過多,長期單一地施用化肥,鎮壓、翻耕等農耕措施,部分地方地下水和工業廢水及有毒物質含量高,暴雨水土流失后造成土壤板結。二、解決土壤板結的關鍵性措施:
1、太粘土壤:采用參沙克土和增施有機肥的辦法,徹底改變土壤理化性狀。
2、增施有機肥和采用秸稈還田技術:提高土壤有機質含量,增強土壤微生物的活性,把有機質提高到3%以上。一是擴大綠肥種植,二是增施農家肥,畝施量1500千克以上,三是推廣新型有機肥,標準有機質含量≥30%,氮、磷、鉀含量≥4%。
3、徹底清除塑料制品:地膜覆蓋和營養袋育苗栽培技術的全面推廣應用,為提高農作物產量立下了汗馬功勞。但由于栽培后沒有徹底清除,塑料膠狀物大量殘留在土壤中,不但破壞土壤結構,而且形成有毒物質。
4、推廣測土配方施肥技術:根據土壤化驗依據,采用有機與無機肥結合,增施有機肥,合理施用化肥,補施微量元素肥料,這樣化肥施入土壤不僅不會板結土壤,而且會增加有機質含量,改善土壤結構,在增加肥力的同時增加透水透氣性,進一步提高土壤質量,能避免板結的發生。
5、適度深耕:科學適度深耕應為30公分左右,有利于保護土壤耕作層結構不被破壞和作物根系生長。
6、推廣坡地栽培技術:采用集土垅作栽培技術,減少暴雨期間的水土流失。
7、推廣免深耕“安格瑞牌”土壤調理劑:免深耕安格瑞牌土壤調理劑,是成都新朝陽生物化學有限公司研制生產的,被國家科學技部、商務部、質檢總局、環境保護總局批準為重點新產品。免深耕能打破土壤板結,疏松土壤,加深耕作層,保土肥土,提高肥效,節約化肥,清潔土壤,減少土壤病害傳播。土壤鹽堿化形成鹽堿土要有兩個條件 一是氣候干旱和地下水位高(高于臨界水位)。地下水都含有一定的鹽份,如其水面接近地面,而該地區又比較干旱,由于毛細作用上升到地表的水蒸發后,便留下鹽分。日積月累,土壤含鹽量逐漸增加,形成鹽堿土。二是地勢低洼,沒有排水出路。 洼地水份蒸發后,即留下鹽份,也形成鹽堿地。不利影響 1、土壤板結與土壤肥力下降。2、不利于農作物吸收養分,阻礙作物生長。 防治:治理鹽堿地的措施有水利改良措施(灌溉、排水、放淤、種稻、防滲等);農業改良措施(平整土地、改良耕作、施客土、施肥、播種、輪作、間種套種等);生物改良措施(種植耐鹽植物和牧草、綠肥、植樹造林等);和化學改良措施(施用改良物質,如石膏、磷石膏、亞硫酸鈣等)四個方面。由于每一措施都有一定的適用范圍和條件,因此必須因地制宜,綜合治理。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