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好玩的地方
一、梅州好玩的地方
有千佛塔,陰那山,雁南飛,始建于唐代的千年古剎靈光寺,神光山,平遠南臺山、五指石、五華益塘水庫等等....
二、廣東香蕉園土壤養分缺乏的分布情況是什么樣的?
以廣東省香蕉園土壤養分狀況普查數據為例,用第二次全國土壤普查評價標準進行評判結果如下:廣東蕉園土壤有效磷、有效鐵、有效鋅含量豐富;速效鉀、緩效鉀、有效硫含量較高;土壤有機質、有效鎂含量為中下水平;有效鈣為中上水平;有效錳含量豐富與缺乏情況均存在;有效硼含量較普遍缺乏。
廣東香蕉園土壤養分缺乏分布情況:惠州蕉園土壤主要缺鉀和硼;茂名蕉園土壤主要缺錳和鎂;陽江蕉園土壤主要缺鎂和硼;肇慶、東莞、潮州、汕頭蕉園土壤主要缺硼。由此不難看出,廣東蕉園土壤缺硼現象較普遍。經過多年的耕作和培肥,廣東蕉園土壤養分狀況已發生很大變化。土壤有機質含量明顯下降,有效磷和有效鉀含量則大幅度提高,這與蕉農施肥習慣有關。
據廣東省農業科學院土壤肥料研究所對蕉農施肥情況進行調查,珠江三角洲蕉農施肥以氮、磷、鉀為主,較少施用有機肥,極少施用中、微量元素肥料;奧西產區蕉農則在常用氮、磷、鉀化肥的前提下,特別重視有機肥料的施用,但是幾乎不施用中、微量元素肥料。這些調查結果與廣東蕉園土壤普遍缺乏中、微量元素的現狀相吻合。由此看來,在土壤營養診斷的基礎上,我國南方香蕉主產區要特別重視有機肥料和中、微量元素肥料的合理施用,尤其是要加大推廣測土配方施肥技術。
三、請問期刊 人民長江 和 生態環境 哪個比較好,???
不知道你說的生態環境是不是生態環境學報?如果是的話,那就《人民長江》好,這兩個刊物都是中文核心,是同一級別的。生態環境學報以前被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CSCD)收錄,但是現在不是了。 既然都是核心,那就比主管和主辦單位。人民長江是水利部主管的,環境是廣東科協主管的。不是一個級別。 如果不是《生態環境學報》的話,那就沒有什么可以比較的了,因為在正式出版物中,沒有《生態環境》這個刊物。 刊名: 人民長江 Yangtze River 主管: 水利部 主辦: 水利部長江水利委員會 周期: 半月 出版地:湖北省武漢市 語種: 中文; 開本: 大16開 ISSN: 1001-4179 CN: 42-1202/TV 郵發代號: 38-22 歷史沿革: 現用刊名:人民長江 創刊時間:1955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期刊榮譽: 中科雙百期刊 Caj-cd規范獲獎期刊 第二屆全國優秀科技期刊 刊名: 生態環境學報 Ecology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 主管: 廣東省科學技術協會 主辦: 廣東省土壤學會;中國土壤學會;廣東省生態環境與土壤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廣東省廣州市 語種: 中文; 開本: 大16開 ISSN: 1674-5906 CN: 44-1661/X 郵發代號: 46-272 歷史沿革: 現用刊名:生態環境學報 曾用刊名:土壤與環境;生態環境;熱帶亞熱帶土壤科學 創刊時間:1992 該刊被以下數據庫收錄: 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CSCD—2008)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期刊榮譽: Caj-cd規范獲獎期刊請問期刊 人民長江 和 生態環境 哪個比較好,???
四、關于吸附細菌的材料
固定化細菌肥料及制備方法研發成功
由中國農業科學院油料作物研究所研究的新型固定化細菌肥料前不久研發成功,并獲得國家發明專利。該固定化細菌肥料原料生產成本低、保存時間長、有效菌數高,解決了我國油菜、小麥等春收夏播作物的微生物菌肥生產和保存問題。
據介紹,該發明以海藻酸鈉為固定細菌的包埋固定載體,活性炭為吸附載體,二氯化鈣為固定劑,三者相結合大量吸附細菌菌體,并迅速干燥,起到快速干燥保存活菌體、并不易受污染環境的微生物影響??焖俑稍锏木w處于休眠狀態,不與外界交換物質,可長期存活。顆粒狀產品具有屏障作用,保護菌肥細菌免受環境有害因子的影響。
中國農業科學院油料作物研究所胡小加介紹說,該發明解決了目前我國微生物菌肥生產和應用中存在的5大難題,一是生產制作和包裝容易污染,二是有效保存期短;三是菌肥微生物進入土壤后不易形成優勢群落;四是田間應用時需避開農藥、肥料等農業措施和受環境因子的制約;五是南方不能生產和保存菌肥難題。
如何應對被重金屬嚴重污染的珠三角土壤?據媒體報道,德國科學家新近研究出一種能吃掉有毒重金屬的超能力細菌。昨日(9月2日),就“細菌吃重金屬”修復土壤的可能性和可行性,記者采訪了廣東省生態與土壤研究所研究員陳能場,他是省內正在做土壤修復的專家之一。他指出,理論上講可行,但面臨著如何分離收集細菌等問題。
發現能吃核廢料的細菌
據美國《物理學組織網站》報道,德國科學家在近日新發現了一種特殊的細菌。據稱,這種細菌竟然能夠在有毒的核廢料中存活,還能夠聚集吸附有毒重金屬。外國科學家們認為,這種細菌具有如此強的適應能力,或許可以用于清潔金屬有毒物的廢棄場所。
對此,陳能場告訴記者,從理論上說,細菌吃掉重金屬完全可能?!俺浴睂嶋H上是一種吸附,即微生物如果能在有重金屬的環境中存活,在新陳代謝過程中,自然會對重金屬產生吸附作用。據介紹,這種方法過去的幾年在日本、德國已有較好發展。
不過,據了解,國內目前對細菌吸收重金屬的研究實驗水平還遠遠不如國外。
土壤修復仍是大難題
據國家環??偩譅款^調查顯示,珠三角、長三角、環渤海這些經濟先發展起來的地區,都面臨著嚴重的土壤污染問題。其中,珠三角40%農田金屬污染超標。重金屬污染的嚴重程度,引起了大量專家對該問題的關注。
陳能場正是其中的一位專家,最近他正在韶關翁源大寶山做一個土壤修復的項目。大寶山是一個因礦山開采而產生嚴重重金屬污染的地區。陳的方法,是在農忙時節撒石灰、硅肥,以降低農作物對有毒重金屬的吸收率。同時,他們還計劃在今年冬天農閑季節種植芥菜、油菜等對鎘有很好的吸收功能的植物。
陳指出,目前在國內,專家們大多在研究用植物吸附的方式來修復被重金屬污染的土壤。比如香根草就是其中的一種,它的根系非常發達,根的表面又能分泌提高重金屬活性的化學物質,能夠在小范圍的局部環境里創造出容易吸收有毒物質的環境。因而可用于重金屬等有害物質的吸收。
據介紹,現在對于大田里鎘等重金屬污染的修復,已吸引了不少專家。比如中山大學正在研究寶山堇菜,日本專家正在研究某種蕨類植物。細菌修復作為生物修復的一種,也被不少專家認為是具有前途的一種。不過,也有專家認為,這些吸收了重金屬的細菌如果在土壤里不容易分離和收集,也將成為嚴重的問題,所以,目前從可行性的角度看,對于被污染農田的修復還原,仍是一個相當大的科學難題。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