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技術干什么
生物技術,簡單來說就是一門應用生物的科學,即利用生物學原理,在生物體內生產實用產品的一項技術。例如,利用魚類生長激素在鮭魚體內大量表達,使鮭魚體重增加五到十倍以上。此項技術正應用到人類醫藥的生產、農業產量的增加、農業疾病防治,以及生態防護等方面。
生物技術的誕生,得從基因操作技術談起。基因操作技術源起于一九五三年華生(James Watson)和克立克(Francis Crick)二人對去氧核糖核酸(DNA)雙股螺旋結構的預測。到了一九七二年,史丹佛大學史坦利.可漢(Stanley Cohen)教授發現質體DNA能送到大腸桿菌中進行體外大量培養;以及加州大學賀伯特.波義耳(Herbert Boyer)教授發現革命性酵素——依可阿萬(EcoR1),利用此限制性核酸酵素,能將質體DNA的特定片段核酸切割下來,從此開啟了基因操作技術的時代,經由二十世紀末的百家爭鳴,進入了二十一世紀百花齊放的農業生物技術年代。
生物學習之家
生物技術中常用到的,有基因重組與基因轉殖等技術。什么是基因重組技術?簡言之,就是一項在體外進行去氧核糖核酸剪接的技術。利用限制性核酸酵素,將特定的基因從染色體上切下,再用核酸連結酵素,將剪下的基因連接到特定的載體上,最后將含有特定基因的載體送到大腸桿菌內培養,以便獲得大量的特定基因。然后配合基因轉殖技術,將特定基因送到動物或植物體內表達,以達到基因轉殖的目的。
這里所稱的載體,有時也被叫作質體,它是細菌體內游離的核酸,具有承接外源基因以及將其帶至特定細胞內的能力。至于基因轉殖技術,則是利用轉殖器如顯微注射器或基因槍,將含有特定基因的質體送到動物或植物體細胞及胚中,使特定基因在體內發揮功能的技術。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