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用哪款空氣凈化器好?性價比高?
其實目前的空氣凈化器,主要都是室內循環,這種情況下你是開窗還是不開窗呢,不開窗室內的二氧化碳含量就會很多。人一多就會臉通紅。
如果你真的對空氣質量要求高的話可以選擇壁掛式新風,和凈化器同樣的大小,只是要在墻上開孔,而且是固定的,但效果確實不錯,開半個小時是完全可以用霾表來測試的,價格也不貴,還可以把室外的空氣抽進來
當然這樣最好就是每個房間都裝一個,當然缺點就是成本高,每個屋子都掛一個也影響美觀,
最好就是在沒裝修之前整新風系統,價格便宜,還美觀。
所以我個人覺得如果空氣凈化器不能換氣,買的必要不是很大,因為產生的效果很差。
當然品牌選擇上,小米的性價比是最高的,如果你要選擇大牌,最好找個熟人,凈化器的利潤太大了,
我家用的嘉保士空氣凈化器,漂亮大氣,還帶加濕功能,可以看到空氣質量,綠色顯示空氣質量好,紅色表示很差,非常簡單方便,就是一到紅色,我心里就緊張。再說一句,負離子功能太強大了,開機空氣忒清爽干凈,鼻炎都沒犯了
購買專業的空氣凈化器,Airgle、IQair、Blueair你會選擇哪個?
airgle吧,數值很好,牌子有點貴,但是外觀,性能,數值都是很上檔次的,這個牌子我也在使用,天貓和京東都有的賣,線下的順電和蘇寧也在,比較低調的牌子
如果只在這三個牌子里選的話,我選airgle吧,外觀比較喜歡吧,全鋁合金的,最近看到pm2.5去除率有99.999%有點吸引力,就是太貴了
小米的空氣凈化器好用么?
當然值得,畢竟性價比高,而且小米目前也在空凈產線上完成了深度覆蓋,簡單講就是,六七八百的小凈化器也有,上千的中檔位,兩三千的高檔位也有;不但基本的PM2.5凈化有不錯的選擇,除甲醛+除霾+殺菌三合一的Pro H版也大受歡迎,到了2020年,米家空氣凈化器推出了千元級的F1,可以被視為小號的Pro H,下面這篇評測,我就跟大伙聊聊我的實際使用體驗。
我可不敢妄稱資深米粉,但家里米系產品確實多,連爸媽的空調、風扇、空氣凈化器也都是米家的,二老也早已習慣對小愛同學“呼風喚雨”。他們的米家空凈2濾芯已經用廢五六輪了,對于咱們東北大霾城來說,這種換芯節奏并不快(爸媽嫌費錢),而且風扇1年沒清理,內部積攢的灰我也沒抽出空(就是懶)拆開鼓搗。剛好撞上張大媽上架千元級新品、“除醛+殺菌+除霾3合1”的米家空凈F1眾測,于是忐忑申請之,心想:如果中了我就把老2代咸魚給勤快人兒,讓二老升級新品美滋滋。感恩張大媽拋出幸運草,米家空氣凈化器F1很快到手并投入使用,廢話不多說,以下7個干貨體驗供大家參考。
干貨1:速開箱,聊定位
作為空氣凈化器的行業巨佬,小米很快察覺到用戶剛需的轉變,只有除霾功能太單一,于是去年9月推出了米家空氣凈化器Pro H,1699元,除醛+殺菌+除霾全支持。到了今年,米家空氣凈化器F1也呱呱落地,同樣是除醛除霾殺菌3合1,基本可以視為“千元版的Pro H”。下面2圖開箱不贅述。
我個人覺得這個定位很精準,除甲醛“以1敵3”的全功能版本空氣凈化器遲早變為標準款,而大家也希望能以較低的成本入手這樣的空凈,首發價1199元的F1不但補足了米家空凈產線,也讓消費者多了一個全能型性價比之選。
干貨2:造型、濾芯和各代系對比
F1正面造型,與2千多的米家空凈MAX非常相像(其實也跟米家新風機A1長得差不多),都是白板+黑圓OLED屏+米家LOGO的簡潔風(相比之下Pro和3代、2S正面也帶進風網孔)。但MAX是兩側進風、2個側開蓋板對應內部兩塊平板式大濾芯,風輪風筒居中;而F1則是左右后三方向網孔進風,后側開蓋,內部為桶狀3合1濾芯,與Pro/3/2代一致。
三圍方面,F1沿襲米家空凈的“方碑”造型,瘦高挑,不占地,高650mm,長和寬皆為255mm,重5.5kg。這個數值比3代(520x240x240,4.8kg)多一些,比Pro(735x260x260,9.7kg)和Pro H(738x310x310,9.6kg)矮一點小一圈,輕了幾乎一半;當然,MAX塊頭更大、重量也更沉(三圍965x386x386、體重19.5kg)。適用面積方面,2S是21-37㎡,3代是28-48㎡,Pro是35-60㎡,ProH是42-72㎡,MAX是49-84㎡,而F1建議適用面積為28-48㎡,與3代持平。
干貨3:新品優勢在哪里?
先跟自家兄弟比一比。F1的顆粒物CADR為400m3/h,顆粒物CCM達到P4級,與3代相同,強過2S(310m3/h),比不上Pro(5003/h)、Pro H(6003/h)和MAX(7003/h);但F1擁有2S/3代以及Pro版所不具備的除醛殺菌能力——F1的甲醛CCM為F4高效級,甲醛CADR高達200m3/h,實測數值超過了250m3/h,居然達到264m3/h!
F1的3合1復合濾芯,3層結構各司其職,最外是尼龍網,第二層是H13級的HEPA濾紙(Pro H也是H13級濾芯),最內層主要是抗擊醛苯TVOC的活性炭。在專業測試數據中,F1對空氣中甲醛1小時去除率96.5%,甲醛1小時去除率99.1%,TVOC1小時去除率為98.9%,甲醛累計凈化量>1500mg。在處理微生物污染方面,F1對H1N1的2小時除菌率達到99.99%,對肺炎鏈球菌、大腸桿菌、白色葡萄球菌的1小時除菌率均達到了99.9%。
另外,米家空凈F1的額定功率僅有30W,目前在售的各代米家空凈中,只有2S的29W比F1略省,其余均比F1費電,比如3代是38W,Pro和MAX都是65W,而Pro H已經達到70W;如果F1在睡眠模式下連續運轉,大概13天才會消耗1度電,F1的省電優勢毋庸置疑。
干貨4:順手順眼小黑圓
我覺得米家空凈最有魅力之處就是這個圓形小觸屏了。它主要由外圈色環,內PM2.5值,溫濕度數值顯示,2個觸摸功能鍵,以及網絡和模式狀態圖標組成。如何操作使用,我用實拍照片做了幾個“指南圖”,一看就懂。
注意上圖,每次開機時主界面都會先顯示米家LOGO,然后如果是初裝、更換或拆卸過濾芯(且濾芯剩余壽命大于10%),就接著顯示濾芯壽命百分比,隨后進入下圖的主界面,除了2個按鍵外,其余顯示項目我都標出來了。
當你點擊左側燈光鍵,它會從默認的最亮,切換到稍暗,然后是息屏,最后循環。而6個模式狀態循環,則從檔位1升到3,然后是最愛(心型標志)、自動(字母A)和睡眠模式(月亮標識)。
干貨5:四種操控方式
除了簡潔明快的“小黑圓”觸屏操控外,當然還有米系獨有的米家APP和小愛AI音箱語音操控2種額外方式,前者只需開機后在米家APP上添加設備做初始設置即可,后者則需要家里有小米手機或小米系的智能音箱,我家目前是小愛音箱萬能遙控版和最新的Redmi小愛觸屏音箱8英寸版。
小愛同學語音指令非常適合懶人,老人和孩子使用;但遇到一頓瞎按的熊孩子,你就可以米家APP里面開啟“童鎖”,讓觸屏失效。
從下面2圖可以看到,米家APP的F1操控界面UI也很舒爽,一個大圓圈顯示PM2.5和空氣質量描述,下方是溫濕度;接著是開關機、自動、睡眠、檔位和最愛4個模式按鈕,其中點取檔位則可以接著選1、2、3風檔;如果選“最愛”,則可以通過滑動撥扭自定義凈化面積;再向下是最近12小時PM2.5變化曲線。最下方5個項目,分別是濾芯壽命剩余、定時開關機、燈光亮度、童鎖和提示音開關。
定時功能很適合二老在家里“節約用電”,比如只在周末打掃衛生“爆土揚灰”之后啟用,而我則可能按照如下定時啟用;另外可以結合米家APP智能場景,如智能門鎖、溫濕度計、空調、新風、門窗感應等設備的狀態連鎖啟動,這算是第四種操控方式吧。
干貨6:能力實測
平民評測,手頭設備有啥用啥,比如352的空氣質量檢測儀,可以對照米家空氣凈化器F1的PM2.5檢測值。實測8.5平方米客廳中點燃香煙(我爸已戒煙),短時間內PM2.5上升至378,米家空氣凈化器F1在自動模式下智能啟動三檔位加速凈化,煙的味道在不到10分鐘內基本消散,PM2.5也降至86,13分鐘后已經降至48,18分鐘恢復到4~5。
甲醛吸附測試,我用比較原始的辦法,2個大小基本相同的房間分別放一塊刨花板廢料,能稍微聞到刺鼻異味,半小時分鐘后取出;將米家空氣凈化器F1放入其中一個房間用一檔位凈化,此時同時在兩個房間放置備好的甲醛檢測盒進行30分鐘測試,之后進行色階對應,可以看到無空凈的房間,甲醛濃度在0.06左右,而有F1凈化的房間為0.02,30分鐘內的甲醛凈化效果也比較明顯。
噪音實測,夜深人靜時安靜無擾房間內測試,開啟F1,分別切換不同檔位運行10分鐘,期間將手機APP噪音檢測儀放置在距離出風口水平位置30cm附近固定的監測位置進行測試。由于APP監測誤差簡單,結果僅供參考。結果:高速檔位噪音也在42~47dB檔位,睡眠檔和一檔位在27~32dB范圍內,主觀上睡眠檔幾乎沒有聲音,放在臥室睡覺完全不受影響;白天除非高速檔,也幾乎被環境噪音掩蓋。
省電方面未能直接測試;30W額定功率,比3代還省,甚至比Pro H省近一半,就憑著一條,我爸就認為“升級有理”。盡管F1與1599元的Pro H的參數相比略弱,但在1000元檔位中,米家空氣凈化器F1既有“以1打3”、除甲醛CARD達到264m3/h的凈化能力、又有3檔位+3模式、低能耗低噪音的優勢,恐怕業內友商一時半會兒還拿不出像樣的產品與之抗衡。
干貨7:聊聊細節
在米家空氣凈化器F1的背面可見激光顆粒物傳感器帶格柵的蓋子(圖1),不過想把里面的模塊拆下來就要破壞第2顆螺絲上的保修貼,于是放棄(圖2圖3)。溫度、濕度傳感器則位于機器內部,從外面看不到;用過米家空凈的朋友都熟悉的磁吸后蓋,更換濾芯時,以下為軸向翻開即可卸下(圖4)。
出廠時的電源線放在濾芯倉里了,還特意打了包裝,里面附帶卡紙貼心指出電源的8字頭該插哪里(圖1),而對應濾芯倉蓋底部也有圖標指示(下圖3),3合1濾芯上下各有1個尼龍帶頭,可以兩手向外拉卸下舊濾芯(圖2圖3),雖然是桶式濾芯360°無正反,但頂部底部需要區分,簡單講帶窟窿的就是頂部,而底部是實心的,塞回或安裝新濾芯時,也可以注意“此面向上”文字提示(圖2)。我家里有一款萬元空凈,底部是4個萬向輪,米家空凈基本都是4只軟膠墊,F1也是如此。其實用軟膠墊更穩當,而且完全避免了活動腳輪額外引入的共振,以及增加運行噪音的可能性;但沒有腳輪也有缺憾,那就是搬運時,不靠膂力和老腰,就只能慢慢蹭(圖4)。
底部做成實心圓板的一個主要原因是圓盤中心內置了RFID芯片,與濾芯倉底部傳感器對應,可以通過RFID它識別濾芯是否為正版,以及分析濾芯的損耗百分比,從而在APP或小圓屏上獲取更換濾芯提醒。
最后,F1的濾芯目前必須選專用款,每個濾芯成本249,一般能堅持3-6個月;相比之下,2S/3代的通用款才150上下,但F1畢竟是與Pro H一樣支持除甲醛、除霾、殺菌3合1,這個成本是必須的,只是希望小米能把價格再做低一點,畢竟Pro H的藍色濾芯能用10-14個月,也只比F1的濾芯貴50。
總結
干貨說完,做個總結:顆粒物CADR值400m3/h,甲醛CADR值實測達264m3/h,適用28-48㎡的室內面積,3檔位+3模式,OLED小觸屏簡單直觀、易上手,米家APP+小愛同學智控便捷,可自定義凈化面積;占地和體重適中,濾芯帶RFID可識別正版。
平心而論,米家空氣凈化器F1主要勝在與1699元的Pro H一樣能完成除醛除霾殺菌“三項全能”,且體積小重量輕,功耗更低,成本也才一千出頭,對于不適用/不愿買大塊頭Pro H/MAX,又想入手帶除甲醛功能空凈的朋友來說,是個高性價比的選擇。各位對F1還有什么看法和問題可以寫在評論區,我會盡量幫大家解答。
小米空氣凈化器優點
外觀設計
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簡約時尚已經成為小米產品的特色,幾款小米空氣凈化器的顏值都非常高,同時占地面積還小,完全可以滿足外貌協會的挑剔要求。雖然造型方面多少有借鑒日本品牌BALMUDA的意思,不過在小米空氣凈化器強大的價格優勢下 ,估計長期忍受空氣污染的朋友早就忍不住入手了。
空氣凈化能力強
小米空氣凈化器采用的是美國知名空氣凈化器品牌同款濾芯,分成飽和聚酯材質、HEPA濾網和活性炭三層,所以除了空氣中的粉塵微粒外,異味清除方面也能起到一定效果。PS:建議各位不要指望活性炭來徹底清除新房子的甲醛,盡可能少用漆面、涂料、膠水粘合材料家具才是根本解決辦法。
除了濾網外,空氣凈化器還有一個重要參數就是CADR值(潔凈空氣輸出比率),一般數值越高代表凈化效果越好——雖然不能代表機器的全部性能,但對于用戶來說應該是最簡單粗暴的參考數據。小米最讓人感到驚喜的地方在于,價格899元、占地面積超小的空氣凈化器,CADR值達到了406,基本可以秒殺同價位其他品牌的機器。
小米凈化器缺點
噪音。空氣凈化器的高CADR值一般伴隨著高噪音,前面說到注重性能參數的小米凈化機,CADR值的確遙遙領先,不過噪音也達到了70dB以上,基本上在同一間房間的朋友已經很難聽清楚了。不過根據POPPUR使用空氣凈化器的經驗,空氣凈化器很少需要一直工作在最高清潔狀態,一般都是剛進屋的時候開啟最大風速提高凈化效率,之后再調回正常模式就可以了。不過就使用體驗而言,高清潔模式下的噪音仍然是小米空氣凈化器的最大短板。
總結:
畢竟小米的價格優勢擺在上面,小米宣傳做得很好,也為了滿足人們日常的需求,走低端路線也贏得了一大用戶的好感。但如果真的很細節得去探究這個空氣凈化器怎么樣,那只能說價格優勢的優點已經讓人快忽略他的凈化功能。他的整機價格也不過是Blueair、IQAir這種高端凈化器的濾芯的一個價格,可想而知也不能對他的凈化期望值過高。
如果你的預算很少,那小米凈化器絕對是一個很好的選擇,畢竟確實還是有凈化功能存在不能否定。如果預算寬裕,建議購買IQAir這種老牌的空氣凈化器,他的HEPA濾芯為醫用級別,性能十分穩定。當然后期更換濾芯成本也很高,夠再重新買一個小米了。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