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雞場廢水處理設備價格如何?
廢水處理設備價格不一。一般按照其品牌。大小,功率及處理性能方式等。價格一般在30到100萬左右。如果養殖場規模不大,不建議投資。污水處理設備。
養雞場的廢水設備價格有很多種,一般的養殖場的廢水處理設備需要3萬元左右,主要是看養殖場的大小來決定的。如果養殖場的規模很大,那就要6萬元以上的設備,或者說兩個2.5萬元左右的即可。
廢水處理設置還有一個要求是你的雞場的污水量多不多,如果不多,那么100(m3)的容量和100(m3/h)污水處量的足夠用了,這樣的價基本都在3萬元左右。如果加上運輸以及安裝的費用,在3萬的價格上還要高出很多,這主要是看你當地有沒這樣的設備。這個污廢水處理設備只是產品價格,不包含安裝和運費,而這部分價格你可以根據情況自己核算。
如果養殖不是很大的情況下,2萬左右的設備也夠用。但是在沖洗雞場時要注意分時段沖洗,防止廢水過多而處理不了,所以分時段處理更合理一點!當然也可以先上一個小的廢水處理設備,如果不夠用可以在加裝也可以,這樣是避免浪費資金。
水循環養殖成本高嗎?
水循環養殖成本高嗎?
隨著科學技術在水產養殖中的應用,水產養殖業中的養殖密度也越來越大,現一般的塘口都是高密度的精養模式,而最近幾年又興起了一種養殖密度更高的集約化養殖模式,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循環水養殖模式,那么用循環水(水循環)養殖模式成本高嗎?
踏火這些年在養魚過程中也見過和用過不少的循環水養殖模式,至于你所說的這種模式成本高不高,則可以很明確地告訴你循環水的養殖模式成本相當高,特別是那種標準的循環水養殖模式一般的養殖者還真是不敢去玩。
首先一個就是池子的建造成本會高出很多,如果只是常規的養殖模式或精養模式最多就是挖好塘將四周硬化一下就很好了,但是循環水養殖則要修建過濾系統,而且還要做防水才行,要不在養殖過程中一旦魚池出現漏水則這池也就沒用了,這個成本相比傳統的魚池要高出很多。有些朋友可能會說到那些集裝箱、
不銹鋼養殖桶、跑道之類的養殖設備,其實這個成本相對來說也并不低甚至會更高。
另外就是生產成本會增加不少,因為循環水養殖必需要用到過濾水泵才行(大型的池子甚至還會裝有過濾反沖泵),而且過濾泵是24小時不間斷地開著,同時還有氣泵這些也要開著,這種養殖方式通常整個養殖水體的水一個小時內都要循環2-5次才能夠保持水質不渾(密度越大循環越快),因此這些設備的用電量會非常大,同時整個過濾中的過濾材料這些也是一筆不小的投入。
再有就是用藥量大,雖然這種養殖模式一般不會用到那些刺激性大的藥物,但是為了維持水質幾乎是每天都會用生物制劑來調水,如果你自己不會擴繁菌種成本會更高。
因此,踏火個人的看法是循環水養殖的成本相對傳統的養殖方法來說,養出同樣重量的水產品其成本會高出不少,而且對技術要求也要高出很多,對于一般養殖者來說,如果沒有過循環水養殖的經驗最好不要一次性地大規模去嘗試。
以上為踏火個人經驗、見解,僅供參考,更多的水產、水族類經驗分享敬請關注踏火逍遙說魚,謝謝!
一:
今年我們就從室外池塘循環水養魚池塘的建設來詳細說明一下。
一、什么樣的池塘適合建循環水系統
集中養魚區占池塘整體面積的1.5%-3%,池塘面積大小最好在25畝以上的水面,水深不低于1.8米-2米。水面過小過淺水生物系統不豐富,整體水質凈化效果差,進而制約產量。
二、養殖槽體建設要點及成本
槽體分為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為操作平臺區:2米*5米=10平方米,主要用于安裝推水機、投料機以及日常投喂管理等;
第二部分為槽體養殖區:22米*5米=110平方米,一般每立方米可產100-150公斤魚;
第三部分為集污區:3米*5米=15平方米,位于養殖區的后端用于集中搜集魚的殘餌糞便,以便安裝排污設備后進行集中排污。
整體槽體建設可采用磚砌水泥墻(經濟耐用)、玻璃鋼(成本高)、pvc材質(不耐用)、不銹鋼(成本過高)等材質。
根據河南養殖情況,建議采用磚砌水泥墻來建槽體。加上推水系統、底增氧系統、排污系統、投喂系統、機電系統、物聯網系統等整體基建下來單個槽體成本為7萬元左右。
三、適合養殖品種及產量
槽體內比較成熟的養殖品種有:草魚、鯉魚、斑點叉尾鮰魚、加州鱸魚、黃顙魚等。但因此槽體空間有限不適合養殖過于兇猛的魚類,比如黑魚等;魚種規格最好在1兩以內,放養數量可根據槽體內計劃產量100--150KG/立方米,預計存活率按85-90%,養殖品種以及上市規格來確定。
槽體外水域可套養花白鰱魚、匙吻鱘等用于初步凈化水質;魚種規格可分1-2兩,3-5兩兩種規格,放養數量可按養殖槽內總產量的10-15%來規劃成魚產量,成活率按85%-90%來計算。
四、殘餌糞便如何處理
集污區吸出的殘餌糞便排入沉淀池內進行沉淀,沉淀池的位置可因地制宜。池內要分多級建造,以便使水中的殘餌糞便物充分沉底后再進入池塘。
二:
IPA循環水系統到底是什么?我有30-50畝水面能否建個循環水系統,大概投資多少?能產多少魚?好多養殖戶有諸如此類的問題。
搞水產的人都知道,養魚先養水,簡單來說呢,循環水系統就是一個養水的大車間。肉眼可見的有,魚沒吃完的剩飯、拉的臭臭,還有打架掉下來的魚鱗啊魚鰭啊什么的(整天擠在一起大眼瞪小眼,也沒個娛樂,不打架干什么;就算不打架也難免碰撞),我們統稱大顆粒物。
看不見的有,魚撒的尿、呼出的廢氣、脫落的粘液(魚摸起來滑滑的就是因為它)、一部分剩飯和臭臭遇水溶解和分解了形成的有機質和無機鹽(拉尿都在被窩里,魚真不講究哈),以及由此滋生出來的有害微生物。
我們的養水大車間需要干的就是開足馬力把這些廢物清除出去。當然這么復雜的廢物組成靠一臺機器可是不行的,需要不同工種的機器協同作戰。
合肥萬康漁業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葉曉明介紹,他們公司設計、建造的循環水水槽是5米寬22米長,總長28.5米。收集魚糞有效寬度是4米,推水是2.5米。這是美國大豆協會循環水系統引入中國的時候,建議的尺寸。然后推水設備的特點:第一、有弧度的,很多用的是斜角的,學過物理肯定知道,有弧度的,反射的時候更順暢溶氧更好、推水效果更好;第二個是提升機的研發,一般用的是浮船。在實際生產應用中,異常情況是有可能發生的,尤其在高溫季節,發生異常危險性非常大,推水設備很重,如果從水里移到岸上來檢修,需要花費很長時間,也需要很多人。有了提升機技術,一個人輕松就可以把整個設備提到水面上來,少人快速的解決問題。就像家里的晾衣架一樣,搖一搖就可以了。
左為水產村記者張紅美,右為合肥萬康漁業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葉曉明
葉曉明介紹他們公司建造的循環水養魚項目,大部分分布在江蘇、安徽、寧夏、湖南、湖北等地區。相對來說規模最大的還是在江蘇,安徽目前已經有30多家。
水產村:多大水面建一個水槽,這有沒有什么比例?需要投入多大費用,如何計算的?
葉曉明:正常8-10畝建一個養魚槽,3個槽子大概在25-30畝。基礎設施和養殖設備全部完善好大概需要25-30萬。每個養魚槽子大約在8-10萬,有許多是共用系統,所以養魚槽建得越多越劃算。科技養殖,高產出伴隨的是高投入,使用該技術養殖是有一定的門檻的。一般農戶有個30畝的魚塘,自己也不需要什么太多的投入,自己負責管理和喂養,需要投入的比較少。而使用循環水養殖必須要喂膨化料,光飼料這一塊的投入成本就好幾十萬,一般農戶可能沒有那么大的資金投入。以3個循環水養殖槽計算,一年的運營成本需要100-120萬(這包括:循環水基礎建設、整套設備的安裝、苗種、飼料等)。
水產村:一個水槽能養多少魚?對池塘有沒有什么特別的要求?
葉曉明:一個槽子(200立方)能養出草魚6萬斤、鯉魚7-8萬斤、鱸魚2萬多斤、鮰魚3萬多斤、鯽魚3萬多斤左右,每個品種都有差別的。而且不同的品種和養殖技術水平,產量是不一樣的。對池塘沒有什么特別的要求,沒有污染,符合漁業養殖水體標準即可。
水產村:循環水養出的魚在價格上有沒有什么優勢?與普通池塘養出的魚有什么區別?
葉曉明:循環水養出的魚比普通池塘養出來的魚品質要好,魚整天在水槽中頂水,條形好,有人比喻為跑步魚,健美魚;魚的體制好,運輸成活率高,深得魚販們的好評;魚的運動量大,脂肪少,口感很好。今年夏天在寧夏,有魚販子把魚拉到新疆去賣,因為成活率高很多,魚販們愿意多出0.5元購買流水槽養殖的魚。
IPA是一種高密度養殖、低密度生態、循環水體的養殖方式。整個池塘分為內(流水池)外(放養區)兩個區域。流水池圈養喂食型魚類;外圍放養濾食性如花白鰱等魚種,同時還能養殖水生植物。整個池塘利用氣動循環水裝置,為池塘增氧的同時推動水體循環。水流還把魚糞等廢棄物推向集污區,廢棄物自動回收到塘邊的沉淀池,再經過脫水處理,再變為陸生植物(如蔬菜、瓜果、花卉等)的高效有機肥。這樣,整個魚塘實現了“活水”養殖,不僅解決了水產養殖的自身污染問題,也在節水、節地和經濟效益倍增上發揮了巨大作用。
以上兩大建議參考。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謝謝觀看。下期再見哦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