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采樣標準? 剖面土壤采樣方法標準?
一、環境采樣標準?
(1) 每次采樣前,應對采樣系統的氣密性進行檢查,符合要求方可采樣。
(2) 空白樣品數量應按照項目監測方法標準規定執行;如方法標準中無規定,每個項目在同一批次內至少采集1個空白樣品。
(3) 平行樣的采集及要求按照各項目監測方法標準執行。
(4) 多點采樣時,各采樣點采樣須同步進行,采樣時間和采樣頻率均應相同。
(5) 采樣前后的流量偏差應在規定范圍內。
(6) 推薦優先使用恒流且具有累計采樣體積功能的采樣儀器。
(7) 每月至少清洗1次采樣管路,每月至少對儀器進行1次流量檢查校準,其誤差應在規定范圍內。長時間進行連續采樣時,至少每周對采樣系統進行1次流量檢查校準。
二、剖面土壤采樣方法標準?
為了研究土壤基本理化性質,需要按土壤發生層次采樣。方法是在采樣點挖掘1.0m×1.5m左右的長方形土壤剖面坑,較窄的一面向陽作為剖面觀察面。挖出的土應放在土坑兩側,而不要放在觀察面的上方,坑的深度要達到母質層或地下水位。在整個土壤剖面從上到下每10cm為一個土層,用樣品袋和環刀采集土樣。每一個土粒密度﹑土壤顆粒大小和百分含量分析﹑化學分析的土樣質量均為1kg左右。容重環刀體積為100cm3,三個容重環刀取平均值。用標簽寫明采集地點、剖面號、土層深度、采樣日期和采樣人等。
值得注意的是,土壤基本理化性質的土樣要在同一個土層上同步采集而不要分開,目的是了解整個土壤剖面的理化特性。特別是液體水運動特性與整個土壤剖面的每一個土層相關聯。我國曾做過兩次大規模的土壤普查,采集土樣工作沒有按上述方法進行,因而不能獲得整個土壤剖面的理化特性,特別是液體水運動特性的完整資料,白白浪費了國家的許多人力和財力,也浪費了寶貴的時間。
三、豬場環境采樣標準?
1?、活豬采樣
(1)?保定繩用水溫>70?攝氏度的消毒桶先浸泡10?分鐘;
(2)?采樣人員穿上干凈工作服和消毒干凈的水鞋,帶上乳膠手套,外套一次性防護服;
(3)?人員腳踏3%?燒堿消毒桶,進入欄舍;
(4)?采樣方法:
①血液采樣:
30K?g以下豬只仰臥保定,30K?g以上豬只保定繩保定,讓豬的胸前凹窩充分暴露,待豬穩定,另一人用一次性注射器朝右側胸前凹窩最低處,垂直凹窩處進針,采血3-5mL?,收集于抗凝管;采樣完畢,術部用酒精棉球進行消毒;解除保定。
③淋巴采樣
四、tsp環境空氣采樣標準?
1.采樣工作流程
1.1監測項目調查
現場監測人員認真了解監測對象的生產設備、工藝流程,清楚主要污染源、主要污染物及其排放規律,查看環保措施落實和環保設施運行情況。監控生產負荷,調查現場環境(氣象、水溫、污染源)有關參數和周邊環境敏感點,檢查監測點位符合性及安全性,搜集與編制監測報告有關的各種技術資料并做好相關記錄。
1.2實驗室采樣前準備
現場監測人員領取采樣容器、濾膜,準備現場監測和采樣所用的儀器設備、器具、樣品標簽、現場固定劑等,并完成設備的運行檢查。
1.2.1采樣前準備的儀器設備和輔助材料
包括:采樣器、風速風向儀、氣溫氣壓計、GPS;吸收瓶(內裝配制好的吸收液,裝箱,含空白、平行)、濾膜(含空白和備用膜)、鑷子、凡士林、剪刀、手套、封口膜、電池、原始記錄單、交接單、樣品標簽和筆等相關儀器物品。
1.2.2儀器設備的運行檢查
在領用時,要檢查并填寫儀器的使用記錄,尤其檢查采樣流量是否需要校準,并對采樣器進行氣密性檢查。
1.3現場采樣前準備
1.3.1復核現場工況,是否適宜進行采樣。
1.3.2觀測現場風速風向,局地流場、大氣穩定度等氣候條件,確定監測點位。
五、環境核酸采樣操作標準流程?
采集患者的唾液或咽拭子樣本。從患者的唾液或咽拭子樣本中提取遺傳物質。如果患者有病毒,樣本將具有病毒的遺傳物質RNA。在提取物中進行RNA的逆轉錄,并將RNA逆轉錄到cDNA中。用病毒cDNA的特異性引物進行PCR擴增。如果病毒有擴增的DNA帶,則判斷患者體內有病毒。如果沒有擴增DNA帶,則判斷患者沒有病毒
六、環境空氣顆粒物采樣標準?
(1) 每次采樣前,應對采樣系統的氣密性進行檢查,符合要求方可采樣。
(2) 空白樣品數量應按照項目監測方法標準規定執行;如方法標準中無規定,每個項目在同一批次內至少采集1個空白樣品。
(3) 平行樣的采集及要求按照各項目監測方法標準執行。
(4) 多點采樣時,各采樣點采樣須同步進行,采樣時間和采樣頻率均應相同。
(5) 采樣前后的流量偏差應在規定范圍內。
(6) 推薦優先使用恒流且具有累計采樣體積功能的采樣儀器。
(7) 每月至少清洗1次采樣管路,每月至少對儀器進行1次流量檢查校準,其誤差應在規定范圍內。長時間進行連續采樣時,至少每周對采樣系統進行1次流量檢查校準。
七、環境采樣方法?
具體到采樣點布設的方法,主要有以下5種:
1.功能區布點法。該布點法多用于區域性常規監測,適用于工業區、商業區、居民區、交通密集區等等;
2.網格布點法。多用于多個污染源,且污染源分布比較均勻的情況下;
3.同心圓布點法。主要用于多個污染源構成的污染群,且重大污染源較集中的地區;
4.扇形布點法。適用于孤立的高架點源,且主導風向明顯的地區,例如高立的煙囪;
5.平行布點法,適用于線性污染源,如公路、斑馬線等。
八、環境采樣公式?
采樣體積(Standardsamplevolume)指在氣溫為20℃,大氣壓為101.3kPa(760mmHg)下,采集空氣樣品的體積,以L表示。
換算公式為: V0=Vt×[293/(273+t)]×(P/101.3 )……(1)
式中:V0—標準采樣體積,L;
Vt—在溫度為t℃,大氣壓為P時的采樣體積,L;
t—采樣點的氣溫,℃;
P—采樣點的大氣壓,kPa.
九、環境采樣流程?
1、監測點位設置
環境監測現場采樣點位的設置往往對數據測量的結果有著非常大的影響,如果點位布設缺乏合理性,那么現場真實情況可能無法得到充分反映。不可否認,在工作實踐中,受到排污口位置、周邊環境以及氣象因素的影響,環境監測現場采樣點位的設置往往面臨著諸多困難。
有的工作人員對此并不重視,進而導致監測點位布設并不合理,從而降低了數據測量的精確性,給后續監測工作造成了一定的負面影響。
2、容器選擇與運用
在環境監測現場采樣工作中,采樣容器的選擇與運用對于采樣的結果也會產生較大的影響。因此,作為現場采樣工作人員,應該對容器因素給采樣工作帶來的影響予以關注。
例如應該優先選擇大廠家生產并經過了質量檢驗的采樣容器。同時也要根據樣品的差異選擇不同的容器,從而保證保存的效果。然而在實踐中我們發現,有的采樣工作人員有時并沒有選擇合適的容器,從而導致樣品與容器產生了一定的化學反應,進而影響到監測結果的準確性與有效性。
3、采樣人員操作
作為環境監測現場采樣人員,在樣品采集過程中應該嚴格遵守計劃與規范標準,對采樣容器與采樣方法加以正確利用,并做好相應的測試與標識工作。但是現階段有的現場采樣工作人員對采樣工作的規程缺乏正確的認識與理解,在工作中沒有充分掌握采樣方法,在面對一些特殊的采樣工作時選擇常規的方法,從而導致現場采樣的結果不甚理想。
4、固廢和土壤采樣
由于土壤具有不均一性的特點,因此在采樣過程中很容易產生誤差。針對這一問題,在采樣過程中應該做好現場勘察與信息整理工作,對土壤類型、肥力等級以及地形等多方面因素進行細致的分析,基于此將土壤采樣范圍進行細化分解,使其成為若干個采樣單元。
在選擇采樣容器時,應該確保其材料不會與土壤中含有的物質發生反應,如此才能夠保證采集樣品的代表性與準確性。
5、水質采樣
水質采樣首先應該對分析方法進行合理選擇。在環境監測工作中,即使面對相同的監測因子,如果樣品來源存在差異,那么也需要采用不同的分析方法。具體而言,在監測中應該對水體的濃度水平、執行標準等進行分析,從而對采樣方法進行合理選擇。
與此同時,分析方法的選擇應該優先考慮抗干擾能力,作為采樣人員,需要對樣品的性質進行細致分析,如此才能夠選擇適當的分析方法。
十、土壤采樣技術規范?
土壤樣品采集技術規范土壤樣品的采集,是土壤測試的一個重要環節,采集有代表性的樣品是如實反映客觀情況,是測土配方施肥的先決條件,因此,應選擇有代表性的地段和有代表性的土壤采樣,為保證土壤樣品的代表性,必須采樣前要詳細了解采樣地區的土壤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