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監測報告造假案例匯總 環境監測報告造假案例匯總表
一、檔案造假案例分析?
可從幾方面分析:
1,造假的部位,程度,范圍,手法。
2,造假的目的和影響,及危害和造成的損失。
3,檔案的類別及保密程度。
4,造假人和涉及人員的基本情況。
5,造假所涉及的法律,規定程度。等等。
二、財務造假經典案例分析?
有一個商貿公司給國內一個可可粉加工廠做可可進出口代理的業務,商貿公司先是替加工廠把可可豆從南美買進來再轉手賣給加工廠,其實產品都是加工廠指定的,但從商貿公司過了一次手,就可以增加一筆銷售收入。
加工廠拿到可可豆可以生產出兩種產品,一種是可可粉,是蛋糕、巧克力等食品的原料;
一種是可可油,國際市場很暢銷;可可油是出口的,可可粉可以出口也可以內銷,生產出來也都交給商貿公司銷售。
正巧有一年商貿公司經營出了問題,利潤指標完不成,老總就要求財務造假,手法如下:
我們假設一斤可可油的成本價是200元,一斤可可粉成本價是100元,正常銷售出去毛利就是2-5%,也賺不到幾個錢。
為了做利潤,商貿公司要求加工廠配合,把發票平均開,壓低可可油的進價,提高可可粉的進價,這樣二個產品的成本價都變成了150元一斤(為了舉例方便,實際沒有這么明顯)。
因為可可油銷售快,當年就可以增加幾百萬的利潤。
可可粉銷售慢,就放在庫存商品里,市場價100元的商品,成本價是150元,實際一斤就有50元的潛虧,但放著不動,這虧損一般人也看不出來。
這個造假手法的高明之處在于所有的表面證據都齊全,而且是真實的,商貿公司可以對外聲稱公司找到了好客戶(凱子),把可可油賣了個好價,由于銷量很大,毛利加幾個點就可以做出很大利潤。
但發現問題其實也不困難,只要把最基礎的審計程序執行到位就行。
比如可可粉有潛虧,只要把商品的成本價與市場價做個對比,就可以按差價計提跌價準備。
當然,商貿公司也早有準備,事先造好了假的入庫單,把可可粉的入庫量增加一點,攤薄了可可粉的成本單價,讓對比價這一招失效了。
這時審計師只能靠執行盤點程序來發現問題了,但在實務盤點程序執行起來要遠比想像中難得多。
首先盤點的商品地點往往很分散,浙江有、廣州有、搞不好新疆、東北都有庫存,一個年報期本來時間就有限,如果不是有很大的疑點,審計組不會搞全面盤點,最多只是抽盤,有時盤也不盤,只發個函了事。
就是全盤也不一定能發現問題,只要花點功夫,改下庫存記錄,把別人的貨當成自己的讓你盤也是很好操作的事。
所以書上往往會強調突擊盤點的重要性,但現實中除了公檢法,中介機構想突擊盤點根本無法操作(讓人打出來到很有可能)。
我說這個案例是想說明一件事:事關利益,財務造假往往比審計要用心的多,而且審計程序也有時間成本和費用支出,往往審計結果不會那么理想,最后給財務造假提供了很大的操作空間。
三、“沃爾瑪案例”分析報告?
沃爾瑪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商業零售企業,在物流運營過程中,盡可能的降低成本是其經營的哲學.在中國,沃爾瑪百分之百地采用公路運輸,所以如何降低卡車運輸成本,是沃爾瑪物流管理面臨的一個重要問題.,為此,他們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1、沃爾瑪使用一種盡可能大的卡車,大約有16米加長的貨柜,比集裝 箱運輸卡車更長更高。
沃爾瑪把卡車裝得非常滿,產品從車廂的底部一直裝到最高,這樣非常有助于節約成本。2、沃爾瑪的車輛都是自有的,司機也是自己的員工。沃爾瑪的車隊大約有 5000名非司機員工,有3700多名司機,車隊每周一次運輸可以達7000-8000公里。卡車運輸是比較危險的,有可能會出交通事故,因此對于運輸車隊來說,保證安全是節約成本最重要的環節。沃爾瑪定期在公路上對運輸車隊進行調查,卡車上面都帶有公司的號碼,如果看到司機違章駕駛,調查人員就可以根據車上的號碼報告,以便于進行懲處。沃爾瑪認為,卡車不出事故,就是節省公司的費用,就是最大限度地降低物流成本,由于狠抓了安全駕駛,運輸車隊已經創造了300萬公里無事故的記錄。
3、沃爾瑪采用全球定位系統對車輛進行定位,因此在任何時候,調度中心都可以知道這些車輛在什么地方,離商店多遠,還需要多長時間才能運到商店,這種估算可以精確到小時。
4、沃爾瑪的連鎖商場的物流部門,24小時進行工作,無論白天或晚上,都能為卡車及時卸貨。另外,沃爾瑪的運輸車隊還利用夜間進行運輸,從而做到了當日下午進行集貨,夜間進行異地運輸,翌日上午即可送貨上門,保證15~18小時內完成整個運輸過程,這是沃爾瑪在速度上取得優勢的重要措施。
5、沃爾瑪的卡車把產品運到商場后,商場可以把它整個地卸下來,而不用對每個產品逐個見車,這樣就可以節省很多時間和精力,加快了沃爾瑪物流的循環過程,從而降低了成本。這里有個非常重要的先決條件,就是沃爾瑪的物流系統能夠確保商場所得到的產品是與發貨單完全一致的產品。
6、沃爾瑪的運輸成本比供貨廠商自己運輸產品要低,所以廠商也使用沃爾瑪的卡車來運輸貨物,從而做到了把產品從工廠直接運送到商場,大大節省了產品流通過程中的倉儲成本和轉運成本。沃爾瑪的集中配送中心把上述措施有機地組合在一起,做出了一個最經濟合理的安排,從而使沃爾瑪的運輸車隊能以最低的成本高效地運行。問題: 1、 簡述物流運輸合理化的途徑和要素 2、 通過該案例分析,如何從綜合物流系統的角度降低運輸成本 3、 簡評“盡可能實現大批量運輸,避免小批量多批次運輸就是提高物流運輸效率,節約物流成本”這句話的合理性
四、公證造假使繼承人喪失案例?
如果偽造遺囑和公證書竊取你父母房產,是違法犯罪行為,你證據確鑿可到法院起訴,討回你的合法繼承權。
五、報告討論怎么發言匯總?
首先把大家討論的意見和建議歸納一下,綜合幾點,然后把自己的想法看法匯總,最后的總結。
六、情況匯總報告怎么寫?
情況匯報總結,首先要把相應的情況詳細的記錄一下,然后說明當時參與的人的一些基本情況,然后講明白情況發生的后果以及怎么處理的,然后寫明時間日期,寫明匯報人。
七、建材檢測報告造假怎么處罰?
建材檢測報告造假追究有關人員失職處理,造成安全事故追究法律職任。
八、關于越級報告的案例?
越級報告的意思是下級不通過上級,直接向上級的上級報告案例。
如某縣一個行政單位反映一件行政處罰的案件,按照行政法規定該案處罰需經上級行政執法部門核查核準。但該縣的行政單位直接向省級有關部門報告。該縣的行政單位是一種越級報告的行為。
九、財務積極造假的股權欺詐無效合同案例?
以下是一個金融積極造假的股權詐騙無效同案例:
2018年,上海某公司通過股份轉讓收購浙江某企業,股份轉讓合同中載明浙江某企業2016年和2017年度的營業收入分別為1.96億元和2.05億元。但是,收購后發現,這兩年浙江某企業實營業務收入分別只有1392萬元和1800元,實際收入與合并約定的收入相差很大。
經查,浙江企業在期末調整調整,虛增調整,虛增收入收入2017年度的企業收購入虛增事件實不知,但其作為收購方沒有采取必要的審慎措施,導致本案發生。
最后,法院認定股份轉讓合系浙江某企業財務人員采取假手段所達成的股權欺詐合,被宣告無效。
十、案例:已入職員工證書造假,能辭退嗎?
當然可以。1、員工入職時存在作假行為,是可以根據法律規定進行辭退的。而且單位是不用支付經濟補償的。
2、在入職資料證書作假,屬于嚴重違紀行為,可按照《勞動合同法》第三十九條辭退。
3、《勞動合同法》第三十九條 勞動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一)在試用期間被證明不符合錄用條件的;
(二)嚴重違反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的;
(三)嚴重失職,營私舞弊,給用人單位造成重大損害的;
(四)勞動者同時與其他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系,對完成本單位的工作任務造成嚴重影響,或者經用人單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條 第一款第一項規定的情形致使勞動合同無效的;
(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的。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