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塵監測環境監測(揚塵監測環境監測方案)
一、揚塵監測資料?
揚塵監測系統
揚塵監測系統是基于物聯網及人工智能技術,將傳感器監測的數據(PM2.5、PM10、噪聲、風速dao、風向、風力、大氣壓力、空氣溫濕度、TSP等)實時采集傳輸,將數據實時展示在現場LED屏、平臺PC端及移動端,便于遠程實時監管現場環境數據并能及時做出決策,能實現對揚塵的準確監測,防治揚塵污染。
揚塵監測單元:
由PM2.5傳感器、PM10傳感器組成。通過傳感器對揚塵進行連續自動監測,揚塵每分鐘采集一次數據,并實時上傳至服務器供后臺程序統計和分析。
噪聲監測單元:
由噪聲傳感器組成全天候戶外噪聲采集傳感單元,對傳感器的戶外監測安全和數據準確性提供可靠保障;
氣象監測單元:
風速傳感器、風向傳感器、氣象多要素百葉盒組成為揚塵和噪聲監測數據的后期分析提供氣象參數保障;特別是通過風向對揚塵的運動趨勢做科學預測和報警;在不同的氣象條件下,對揚塵、噪聲監測數據做科學的修正;
數據采集處理單元:
由揚塵監測主控核心組成該單元是整套系統的中樞,對所收取的監測數據進行判別、檢查和存儲;對采集的監測數據按照統計要求進行統計分析處理,將處理后的數據上報至云平臺,并控制參數的本地化顯示,實現環境參數與視頻監控畫面的融合;
LED屏顯示單元:
由LED外顯屏組成實時監測數據現場顯示,給施工單位、城市居民以警示作用;予施工單位和城市居民自查、自控提供數據支撐;達到噪聲揚塵超標及時控制降低功能;
數據展示平臺:
由揚塵在線監測云平臺組成。
二、揚塵監測標準?
我國的pm2.5標準值為24小時平均濃度小于75微克/立方米為達標??諝赓|量等級24小時PM2.5平均值標準值。PM2.5數值在0-35微克為優,35-75微克為良,75-115微克為輕度污染,115-150微克為中度污染,150-250微克為重度污染,250微克以上為嚴重污染。
另外,對于PM2.5警戒信號國家也有明確規定,一般分為三級,以黃色、橙色和紅色表示,分別對應預報等級用語的中度霾、重度霾和嚴重霾。黃色預警信號:(1)能見度小于3000米且相對濕度小于80%的霾。(2)能見度小于3000米且相對濕度大于等于80%,PM2.5濃度大于115微克/立方米且小于等于150微克/立方米。橙色預警信號:(1)能見度小于2000米且相對濕度小于80%的霾。(2)能見度小于2000米且相對濕度大于等于80%,PM2.5濃度大于150微克/立方米且小于等于250微克/立方米。紅色預警信號:(1)能見度小于1000米且相對濕度小于80%的霾。(2)能見度小于1000米且相對濕度大于等于80%,PM2.5濃度大于250微克/立方米且小于等于500微克/立方米。
三、施工揚塵怎么監測?
攝像頭24小時監控工地揚塵 眾所周知,工地揚塵是PM10的重要源頭之一。因此,治理霧霾,還應從建筑工地入手。去年,武漢市正式啟動了智慧工地綜合監管平臺部署工作,采用了“互聯網+建筑大數據”創新應用——全國智慧工地大數據云服務平臺,構建了武漢市工地在線監管體系。據悉,去年我市已成功在436個建筑工地安裝了智慧工地平臺,實現24小時在線視頻監控管理?! 」芾聿块T可通過安裝在工地中的高清網絡攝像機,對施工現場、圍檔、生活區、物料堆放區等重點區域實行全天候實時高清視頻監控,還可有效制止工地的違章作業,對工地實施循環滾動巡查和重點檢查。并且,視頻可監督跟蹤車輛清洗狀況,是否超載、特殊車輛是否全封閉等情況都能在平臺中一目了然,從而有效緩解由于渣土車輛帶泥及溢灑引起的環衛工作。以上這些,都能有效管控建筑污染源頭,減少工地污染范圍。 環境監測系統自動處理工地揚塵污染 當然,僅僅依靠視頻監控管理是遠遠不夠的,我們需要依托更為先進的技術對建筑揚塵進行更為高精度的監測。今年,智慧工地將在全市所有房屋建筑工程和重點市政工程的項目工地普及。同時還將拓展平臺功能,在視頻監控基礎上接入智能噴淋降塵設備,真正地實現環境監測功能。今后工地開工,降塵將作為最重要的前提。
四、廣西揚塵監測方案?
揚塵監測設備是一款基于云平臺的工業級模塊化監測系統,集成了PM2.5、PM10、(可選TSP)、噪聲、溫度、相對濕度、風速、風向、大氣壓、視頻抓拍等七項監測因子。通過4G網路可以將數據同步到手機和電腦端方便管理者查詢與管理
五、環境監測司和環境監測站的關系?
一般來講,環境監測機構是由同一級政府的環境主管部門設立,比如說國家環境保護部,下設國家環境監測總站,環境監測總站為獨立的法人單位,工作上受環保部領導,所以環保部為方便管理,在部內設立監測司,管理和指導環境監測總站;省級的環境主管部門為環保廳,下設環境監測中心站,一般設立監測處管理環境監測中心;地市級、縣級下設環境監測站,一般設立監測科(或其他科室代管)管理監測站。
六、安徽工地揚塵監測標準?
白天施工噪音不得超過70分貝,夜間不得超過55分貝。工地揚塵標準:PM10的年平均和 24 小時平均排放濃度限值,其一級標準分別是40g/m3、50g/m3,其二級標準分別為70g/m3、150g/m3。因特殊需要必須連續施工作業的,應當取得地方人民政府住房和城鄉建設、生態環境主管部門或者地方人民政府指定的部門的證明,并在施工現場顯著位置公示或者以其他方式公告附近居民。
七、揚塵噪聲監測標準值?
揚塵是一種十分復雜的沉源,它既是塵的受體,又是塵的來源。因此,國內外對揚塵的定義形式多樣,目前尚沒有統一的定義。就環保領域而言,環境保護行業標準HJ/T3932007《防治城市揚塵污染技術規范》將揚塵定義為:指地表松散顆粒物質在自然力或人力作用下進入到環境空氣中形成的一定粒徑范圍的空氣顆粒物,主要分為土壤揚塵、施工揚塵、道路揚塵和堆場揚塵。
國家環保總局發布了《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3095-2012)》,規定了PM10的年平均和24小時平均排放濃度限值,其一級標準為40g/m3、50g/m3,其二級標準分別為70g/m3、150g/m3;PM2.5的年平均和24小時平均排放濃度限值,其一級標準分別是15g/m3、35g/m3,其二級標準分別為35g/m3、75g/m3;TSP的年平均和24小時平均排放濃度限值,其一級標準分別是80g/m3、120g/m3,其二級標準分別為200g/m3、300g/m3。
八、什么是揚塵監測費?
是指通過收費的方式來將建筑企業的揚塵排污權“合法化”,征收“揚塵費”在思路上其實是對排污權制度的借鑒和模仿。
“揚塵費”并未引入排污權交易機制,因此仍然只是企業與政府部門之間的聯系,有點類似于變相征稅的行政手段,而不是市場經濟的交易手段。
九、揚塵監測系統廠家哪有?
揚塵監測系統廠家挺多的吧,我們這邊建筑用的一直都是托萊斯的設備,覺得質量很好!可以根據需求定制!
十、揚塵噪聲監測怎么設置?
設置依據:根據項目的規模和性質,地形復雜性,污染源及環境空氣保護目標的布局,綜合考慮監測點設置數量。
監測點位數:一級評價項目,監測點應包括評價范圍內有代表性的環境空氣保護目標,點位不少于10個;二級,監測點應包括評價范圍內有代表性的環境空氣保護目標,點位不少于6個。對于地形復雜、污染程度空間分布差異較大,環境空氣保 護目標較多的區域,可酌情增加監測點數目。三級,若評價范圍內己有例行監測點位,或評價范圍內有近3年的監測資料,且其監測數據有效性符合導則有關規定,并能滿足項目評價要求的,可不再進行現狀監測,否則應設置2~4個監測點。若評價范圍內沒有其他污染源排放同種特征污染物的,可適當減少監測點位。
公路、鐵路等項目。應分別在各主要集中式排放源(如服務區、車站等大氣污染源)評價范圍內,選擇有代表性的環境空氣保護目標設置監測點位。
城市道路項目。可不受上述監測點設置數目限制,根據道路布局和車流量狀況,并結合環境空氣保護目標的分布情況,選擇有代表性的環境空氣保護目標設置監測點位。
二、監測布點注意事項
監測點的布設應盡量、客觀、真實反映評價范圍內的環境空氣質量。依項目評價等級和污染源布局的不同,按照以下原則進行監測布點。
一級評價項目以監測期間所處季節的主導風向為軸向,取上風向為0o,至少在約0o、45o、90o、135o、180o、225o、270o、315o方向上各設置1個監測點,在主導風向下風向距離中心點(或主要排放源)不同距離,加密布設1~3個監測點。具體監測點位可根據局地地形條件、風頻分布特征以及環境功能區、環境空氣保護目標所在方位做適當調整。各個監測點要有代表性,環境監測值應能反映各環境空氣敏感區、各環境功能區的環境質量,以及預計受項目影響的高濃度區的環境質量。各監測期環境空氣敏感區的監測點位置應重合。預計受項目影響的高濃度區的監測點位,應根據各監測期所處季節主導風向進行調整。
二級評價項目以監測期間所處季節的主導風向為軸向,取上風向為0o,至少在約0o、90o、180o、270o方向上各設置1個監測點,主導風向下風向應加密布點。具體監測點位要求同上。如需要進行二期監測,應與一級評價項目相同,根據各監測期所處季節主導風向調整監測點位。
三級評價項目以監測期所處季節的主導風向為軸向,取上風向為0o,至少在約0o、180o方向上各設置1個監測點,主導風向下風向應加密布點。各個監測點要求同上。如果評價范圍內已有例行監測點可不再安排監測。
城市道路評價項目。對于城市道路等線源項目,應在項目評價范圍內,選取有代表性的環境空氣保護目標設置監測點。監測點的布設還應結合敏感點的垂直空間分布進行設置。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