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環境氣象監測(農業環境氣象監測站)
一、農業環境監測過程包括?
按照介質可以分為氣的監測,水的監測,土壤監測,渣的監測,噪聲及振動監測,生化監測,放射性及輻射監測等。
氣的監測包括環境空氣監測、廢氣監測,水的監測包括水環境質量監測、廢水監測,渣的監測包括固體廢物和危險廢物監測。
二、農業環境監測的任務?
及時掌握農情精準研判風險
現代農業盡管生產總量在不斷增加,生產水平在不斷提升,風險不但沒有下降,反而因為農業發展新階段帶來的生產要素疊加、產業鏈拉長、品種聯動性增強,使得農業風險更大,管理復雜性急增,以經驗為主進行農業管理的方式顯然不能適應需要。
所謂農業監測預警,就是通過對農產品生產、流通和消費多環節數據獲取,實時掌握農情行情,通過數據分析研判,風險評估,準確判別產業狀況,及時提出管理與應急措施,從而提高農業產業發展的高效性、穩定性、持續性。許世衛表示,農業監測預警主要任務是:實時掌握農情農況,準確識別風險警情,及時依警管理服務。
這項任務看似簡單,真正做好卻非常難,這要求國家、地方、單位都必須實時掌握不同區域、不同范圍的農業態勢,包括生產進展、業內動態、市場變化、災害情況等等,并對未來有充分的分析與預期。
目前,我國已經完成了多個信息系統的建設任務,依靠數字技術建立的信息采集系統從無到有,成績明顯,但數據來源多以統計填報方式為主,實時性、標準化、無死角的信息監測能力明顯不足。許世衛進一步解釋說,如果數據粒度不能滿足分析需要,年度類數據多,實時類數據少,將使得農業生產形勢分析不準,市場形勢判別遲緩。
監測預警是現代農業日常管理工作中的有效手段。許世衛說:“關鍵作用在戰時,功夫體現在常日。”農業生產布局、結構調整、重大計劃安排、政策措施出臺,都應該建立在充分的監測數據分析結論之上。
近年來我國主要農產品出現調整和波動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其中缺乏準確的中長期預測預警是一個重要原因。農業監測預警需要建立起強大的分析、反饋、應急、應對系統,就是要在準確研判市場變化的基礎上,有效引導市場預期,提前識別并發布預警信息,便于相關主體及時采取應對措施,輔助形成生產對策,化解風險危機,進而促進現代農業發展,提升農業國際影響力和話語權。
構建農業監測預警的技術體系
許世衛指出,農業監測預警本質上是技術依賴型的現代農業高端管理工具,這其中涉及到物聯網技術、大數據技術、人工智能技術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在農業全產業鏈的應用,進而構成以農業信息分析學為基礎的農業監測預警技術方法。
農業監測預警首先要有強大的數據支撐。大量傳感器、物聯網、高清攝像頭等信息感知設備,形成了數值、文字、圖像、視頻等多類型農情農況大數據,形成了動態和靜態相結合的大數據集合,形
三、北斗監測系統能監測哪些氣象災害?
天氣變化,洪水,臺風,地震,以及各種自然災害,山火之類,農業干旱或蟲害。
四、什么是農業氣象?
農業氣象,是研究農業與氣象條件之間相互關系及其規律的科學,它既是應用氣象學的一個分支,又是農學的一門基礎學科。現代農業氣象學的主要研究領域有:作物氣象、畜牧氣象、林業氣象、病蟲害氣象、農業氣候、農田小氣候和小氣候改良、農業氣象預報、農業氣象觀測和儀器等。
五、農業氣象諺語?急?
農家在長期的農業生產和生活實踐中,積累掌握了很多氣象知識,并形成了自己特有的氣象諺語。氣象諺語是農家判斷天氣,安排農事活動的重要依據,北方民間流傳的氣象諺語有: 早看東南,晚看西北; 東虹云彩,西虹雨; 老云接駕,不陰也下; 先下牛毛(雨)沒大雨,后下牛毛不晴天; 云彩往東刮大風,云彩往北發大水; 旱刮東風不下雨,澇刮東風不晴天; 迎風上云,雷雨來臨; 早霞不出門,晚霞行千里; 關門雨,下一宿; 日出日落胭脂紅,不是下雨就刮風; 螞蟻搬家,不陰就下; 天上鉤鉤云,地上雨淋淋; 天上鯉魚斑,明天曬谷不用翻; 霜重見晴天,瑞雪兆豐年; 雞遲宿,鴨歡叫,風雨不久到; 河里泛青苔,必有大雨來; 一日東風三日雨; 蚯蚓路上爬,雨水亂如麻; 雹打山崗霜打洼; 燕子鉆天,大雨漣漣。 當天下雨當天晴,三日以后還得找零。
旱下牛毛無大雨,澇下牛毛不晴天。
清明難得晴,谷雨難得雨。
清明不斷雪,谷雨不斷霜。
清明刮去了墳頭土,莊稼佬一年白受苦。
八月初一下一陣,旱到來年五月盡。
一年兩個春,黃土變成金。
六、什么是氣象環境?
氣象生態環境指生物(包括人類)個體、種群或群落所生息的某一地段氣象環境在總體環境中的生態效應。簡稱“氣象生境”。指生物(包括人類)個體、種群或群落所生息的某一地段氣象環境在總體環境中的生態效應。
總體生態環境包括:氣象、土壤、生物、地理、人為環境等,它們各自包括一系列內容,如“氣象”包括氣候和天氣等;“土壤”包括其各種理化性質、營養元素和肥力等;“地理”包括地物、地貌、地理位置等;“生物”包括動植物和微生物;“人為環境”指人類各種生產活動導致的影響。這些生態環境因子互相影響、互相作用,不可分割。通過氣象生態環境的動態研究,可擺脫孤立研究氣象變化影響人的簡單關系。
而氣象變化不僅直接影響人的生活、生產和健康,還間接通過改變土壤、生物、地理、人為等生態環境,轉而影響氣象環境,進一步影響人們的生活、生產和健康。
七、氣象水文環境特性?
1.氣象特征
焦作礦區屬溫帶大陸性季風型氣候。北部山區多年平均降水量為701mm,年最小降水量412mm(1965年),年最大降水量為1195mm(1963年)。山前沖積平原區多年平均降水量為595mm,最小降水量為289.8mm(1981年),最大降水量922mm(1965年)。降水量在一年內分配非常不均:多集中在七、八月份,約占全年降水量的48%左右;其次為六、九月份,約占全年降水量的22%左右。主要受地形的影響,降水量自北部山區到山前沖積平原呈逐漸減少趨勢。
2.水文特征
焦作礦區外圍主要河流有丹河、山門河、峪河、西石河和紙坊溝。丹河屬黃河水系,為常年性河流,河床漏失嚴重,后寨至后陳莊一帶,是河水的強烈滲漏地段。1994年實測年平均滲漏量是1.7338m3/s,丹河滲漏補給是焦作礦區喀斯特水的補給來源之一。其余河流屬海河水系。除丹河外,峪河也為常年性河流;山門河、西石河、紙坊溝為季節性河流。
上述幾條河流大都流經喀斯特發育區,河床漏失嚴重。山門河、西石河、紙坊溝實為干谷,只在個別年份洪水能流出山口,平常年份均無水流。河水在出山口以上近10km地段內全部漏失,補給地下水,均為焦作礦區喀斯特水的補給來源。
八、農業氣象app收費嗎?
免費的,當天氣出現一些災害事件的時候,將可以輕松在上面進行監測,這個監測的過程也是非常輕松的,大家將直接獲取到預警的相關信息。智慧農業氣象app針對農業所提供的一個天氣預報,其中將為用戶們涵蓋著一整天的天氣情況,適合提醒每一位農業從事者隨時做好防蟲防害的準備,并且更具氣象來改善農田。
九、農業氣象災害防御措施?
各種農業氣象災害的應對措施】對于農業種植來說,影響最大的因素就是氣象因素了,農業氣象災害有寒潮、倒春寒、熱害、東海、低溫冷害、干旱、洪澇、雪災、冰雹、風害、干熱風等。那么對于這些農業災害,我們應該如何防治?
一、旱災(3~5月春旱、7月伏旱)
干旱是長期無降水,無灌溉用水或降水異常偏少造成的空氣干燥,土地缺水的一種現象。由于部分地區依舊存在水利長期失修,因此即使不在干旱地區也存在由于短期高溫無降雨,以及灌溉條件差導致的階段性干旱。因此凡是有階段性干旱的地方,都應該視作存在旱災風險。
因此在農作物品種上要盡量懸著旱地作物,或者選著具有耐旱性、抗旱性品種。除了在品種上選著抗旱耐旱作品種以外,還需要合理使用磷、鉀鈣肥、施用外源ABA、高嶺土等促進氣孔關閉,減少蒸騰作用,同時可以采取地膜覆蓋,滴灌等方式節約用水,合理用水。
二、冷害
因為不同作物在其不同的生育階段,生理上要求的適宜溫度與能忍受的臨界溫度不同,所以有的作物甚至在低于20℃時候都會產生冷害。冷害會造成作物生育期延遲,不能在初霜到來之前成熟;也會造成作物在抽穗開花期生殖器官損害,造成空粒而減產;也會造成如稻瘟病等病害發生。
因此在應對冷害時候,應該采取早熟晚稻品種、耐低溫晚稻品種,躲過低溫對花粉受精影響;也可以通過調整播期,提早播種;還可以通過灌水保溫抵抗冷害;噴水或根外追肥均可達到增溫目的。
三、熱害
7月以來的持續高溫已經對很多地方的玉米、水稻結實率造成了影響,產量嚴重降低。這是由于持續高溫造成大氣干旱,引起植物水分平衡破壞,在短時間內給作物生育和產量帶來巨大影響。如果在日最高氣溫大于30℃,相對濕度小于30%,風力在3級以上,還會形成干熱風,這種干熱風會加劇干、熱的危害程度,造成作物青枯或者枯熟,處于開花期的水稻會變成白穗。
在高溫來襲的時候,有條件可以灌水降溫,或者噴霧降溫,沒有條件的可以氮肥促進作物生長,增加抵抗能力。不同品種也有不同的耐高溫能力,挑選耐高溫耐干旱品種也有助于抵御熱害。
四、洪澇
洪澇對于作物的危害主要是在淹水的時候,會造成土壤中充滿了水,空氣不能夠自由進入土壤,植物的根部缺乏生命所必須的氧,而且土壤中還會累積二氧化碳和有機酸等有毒物質,影響根系發展,時間一長就會造成植株窒息死亡。
應對洪澇災害時候應該積極排水,清洗被泥沙覆蓋的葉片,促進作物的恢復。同時要興修水利設施,保證排灌及時方便。
五、冰雹及雪災
冰雹最顯著特點就是,能夠砸傷農作物,甚至砸死農作物,所到之處,農作物減產嚴重。雪災主要會造成冬季的大棚倒塌,壓死農作物,或者凍死農作物。
因此要積極查詢天氣預報,及時做好防護措施,例如及時掃雪,加固大棚,用雙手努力減少天災對農業影響,切不可坐以待斃,看著大雪壓塌大棚。
十、什么是氣象監測預警系統?
氣象災害預警發布系統是基于移動數據傳輸平臺的集水文信息采集、傳輸、處理與告警發布系統,在監測區域安裝信號采集終端,以氣象預警信息發布系統為管理平臺,通過移動運營商無線網絡通道,對監測數據進行傳輸、處理和智能分析,并將檢測數據或預警信息通過LED顯示終端實時播報,智能文轉音功能模塊實施對文本的模擬語音輸出,喇叭自動播報。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