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菌液的制作與擴繁技術
一、em菌液的制作與擴繁技術
你好,每一家的em菌種培育em菌液的方法都是不太一樣的,建議您可以咨詢相應的廠家。我使用的是農盛樂em菌種,制作em菌液的方法(以1瓶菌種為例子):
1、取10公斤無菌水里面的2公斤燒開,然后加入1公斤的紅糖,把紅糖融化開,把紅糖里面的有害菌消除。
2、把3公斤的紅糖水和剩下的8公斤無菌水裝到一個15公斤的容器里,混合均勻,等無菌水冷卻到30-40度的時候加菌種1瓶。
3、把菌種和紅糖水充分的攪拌均勻,口上蓋一層塑料薄膜,要密封發酵,不能漏氣。不要裝的太滿,要預留10-15%的緩沖空間,在發酵過程中會產生氣體,裝滿容易漲破塑料壺。
4、發酵7-12天天左右,溫度低要多發酵幾天,打開瓶口,有氣體產生。聞到酸香味夾雜酒糟味和紅糖水的刺激性氣味,到就證明發酵成功。(低于15度不能發酵;15-20度發酵20-15天;20-30度,發酵15-10天;30-40度發酵10-6天,發酵時間越長效果越好);或者用PH試紙測試,PH值顯示4-5之間即表明發酵成功。
5、發酵成功后的em菌液如果一次不能大量的使用完,就用小瓶子分裝密封保存。使用一瓶打開一瓶。
農盛樂em菌種的儲存:要求常溫避光條件下。(10-12度左右最為適宜)
農盛樂em菌液的儲存方法:
1.農盛樂em菌液宜在常溫下避光保存,底部稍有沉淀或浮有些微白沫均屬正常 ,若氣味不酸(PH 應在4.5 以下)或腐臭即已變質,勿用。
2.每次用后蓋緊瓶蓋。保管得好,一年后無異味仍可使用,只是活性有所降低,需適當加大用量。
注意事項:
1.制作農盛樂em菌液最好用深井水,若用自來水應放置24小時后用。
2.農盛樂em菌液不要與殺菌劑等藥物同時混用,要用此類藥物,相隔一天以上時間。
3.紅糖用熱水溶化后 ,水溫降到30-40度,才能投入農盛樂em菌種。過高或者過低均影響發酵效果。
4.制作em菌液的過程中,不要頻繁打開蓋子,以免進入雜菌,影響發酵效果。
5.如若遇到特殊問題,請撥打技術員電話詳詢,不要擅做主張,以免對你造成損失。
EM菌90年代進入中國,逐漸應用于農業、養殖、種植、環保等領域。其作用機理,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種植業:促進土壤的有機質分解和光合作用、改善土壤的物理性狀使之松軟、透氣、透水,同時抑制有害微生物繁殖,減少甚至不用化肥、農藥,生產出真正的綠色食品。
2、養殖業:提高飼料轉化率,促進動物生長發育,改善肉蛋品質,并能抑制、消除圈舍臭味,改善動物體內外環境,殺死病原微生物,抑制腐敗菌生長,提高動物抗病力和繁殖力,大幅降低了飼養成本的同時,生產出高品質的無公害健康綠色食品。
3、應用于環保的污水和垃圾處理中,促進有機污染物的分解,降低BOD、COD等污染物,且費用低廉。另外EM還廣泛運用于其他生活領域,如醫療保健、美容、除臭、飼料、保鮮、陶瓷等等。
希望這些能幫上你!!
二、種桂花樹土壤粘怎么改良
含粘粒50%以上、砂顆粒50%以下的土壤,這類土壤因含粘粒多,空隙度小,空氣和水在土壤中不易流動,變化慢,保水保肥力高一些,特別是重粘土(含粘粒90%以上),由于含粘粒高,收縮大,遇干旱龜裂,使根拉斷或暴露空氣中,因此,這種土壤“天晴一把刀,濕時一團糟”,種植桂花樹不利根系生長發育,擬經常中耕疏松土壤,摻沙改良土壤,通過深翻壓埋有機物,多施有機肥等措施,都能改善土壤結構,增強土壤透氣透水的能力。
經過科學研究和事實證明,桂花在偏酸性,桂花喜疏松、通透、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質的肥沃沙質壤土,盆栽培養土傳統的方法是以堆肥為主.利用不合化學污染的垃圾、樹葉、雜草等廢棄物為主要原料,加入豬、羊、馬糞、加水、泥土堆積而成。堆積前應先平整堆放場地,清除雜物,鋪一層細沙土.然后將上述物質以長方體或圓錐體堆好,任風吹日曬,月余翻拌1次,花農稱倒糞,直至全部腐熟。然后按每畝2000~2500千克,均勻撒干栽培的場地中,然后翻耕栽培用地。翻耕深度應依栽植苗大小而定.通常小苗期應不少于30厘米,較大苗不少于35厘米。株高l.5米以上時,應按栽植穴施入。
盆栽時以園土40%,細沙土30%、堆肥30%配制。這種土壤配制適于小型植株應用。是否需要換土要視土壤密度而定,高密度土或含雜質過多的土壤,需更換適合桂花生長的土壤,普通園土或其它疏松通透排水良好的土壤不必換土,施肥后可直接栽植。
三、微肥的配治
微肥配方要氮、磷、鉀比例適合,也要根據土壤的酸堿性和微量原素含量,及土壤肥力,因土配肥,不能一刀切。網友建議,僅供參考。祝你好運!
四、求助培養基配方
飛秒檢測發現培養基是供微生物、植物組織和動物組織生長和維持用的人工配制的養料,一般都含有碳水化合物、含氮物質、無機鹽(包括微量元素)以及維生素和水等。
細菌培養基
牛肉膏瓊脂培養基
牛肉膏0.3g ,蛋白胨1.0g,氯化鈉0.5g,瓊脂1.5g,水100ml
在燒杯內加水100ml,放入牛肉膏、蛋白胨和氯化鈉,用蠟筆在燒杯外作上記號后,放在火上加熱。待燒杯內各組分溶解后,加入瓊脂,不斷攪拌以免粘底。等瓊脂完全溶解后補足失水,用10%鹽酸或10%的氫氧化鈉調整pH值到7.2-7.6,分裝在各個試管里,加棉花塞,用高壓蒸汽滅菌:1.05千克每平方厘米、121攝氏度維持15-30分鐘。
牛心培養基
取新鮮牛心(除去脂肪和血管)250克,用刀細細剁成肉末后,加入500毫升蒸餾水和5克蛋白胨。在
燒杯上做好記號,煮沸,轉用文火燉2小時。過濾,濾出的肉末干燥處理,濾液pH值調到7.5左右。每支試管內加入10毫升肉湯和少量碎末狀的干牛心,滅菌,備用。
根瘤菌培養基
葡萄糖10g,磷酸氫二鉀0.5g,碳酸鈣3g,硫酸鎂0.2g,酵母粉0.4瓊脂20g,水1000ml,1%結晶紫溶液1ml。
先把瓊脂加水煮沸溶解,然后分別加入其他組分,攪拌使溶解后,分裝,滅菌,備用。
放線菌培養基
淀粉硝酸鹽培養基(高氏一號培養基)
可溶性淀粉2.0g,硝酸鉀0.1g,磷酸氫二鉀0.05g,氯化鈉0.05g,硫酸鎂0.05g,硫酸亞鐵0.001g,瓊脂2g,水100ml。
先把淀粉放在燒杯里,用5ml水調成糊狀后,倒入95ml水,攪勻后加入其他藥品,使它溶解。在燒杯外做好記號,加熱到煮沸時加入瓊脂,不停攪拌,待瓊脂完全溶解后,補足失水。調整pH值到7.2-7.4,分裝后滅菌,備用。
面粉瓊脂培養基
面粉60g,瓊脂20g,水1000ml
把面粉用水調成糊狀,加水到500ml,放在文火上煮30分鐘。另取500ml水,放入瓊脂,加熱煮沸到溶解后,把兩液調勻,補充水分,調整pH值到7.4,分裝,滅菌,備用。
Soil Extract(土壤提取液)配置方法
取花園土未施過肥0.5kg置于燒杯或三角瓶中,加入蒸餾水1000毫升,瓶口用透氣塞封口,在水浴中沸水加熱2小時,冷卻數小時,在無菌條件下過濾,取上清液,將滅菌蒸餾水加入上清液至總體積1000毫升。土壤提取液保存在4oC備用。
真菌培養基
薩市(Sabouraud’s)培養基
蛋白胨10g,瓊脂20g,麥芽糖40g,水1000ml
先把蛋白胨、瓊脂加水后,加熱,不斷攪拌,待瓊脂溶解后,加入40g麥芽糖(或葡萄糖),攪拌,使它溶解,然后分裝,滅菌,備用。
本培養菌是培養許多種類真菌所常用的。
馬鈴薯糖瓊脂培養基
把馬鈴薯洗凈去皮,取200g切成小塊,加水1000ml,煮沸半小時后,補足水分。在濾液中加入10g瓊脂,煮沸溶解后加糖20g(用于培養霉菌的加入蔗糖,用于培養酵母菌的加入葡萄糖),補足水分,分裝,滅菌,備用。
把這培養基的pH值調到7.2-7.4,配方中的糖,如用葡萄糖還可用來培養放線菌和芽孢桿菌。
豆芽汁培養基
黃豆芽100g,瓊脂15g,葡萄糖20g,水1000ml
洗凈黃豆芽,加水煮沸30分鐘。用紗布過濾,濾液中加入瓊脂,加熱溶解后放入糖,攪拌使它溶解,補足水分到1000ml,分裝,滅菌,備用。
把這培養基的pH值調到7.2-7.4,可用來培養細菌和放線菌。
豌豆瓊脂培養基
豌豆80粒,瓊脂5g,水200ml
取80粒干豌豆加水,煮沸1小時,用紗布過濾后,在濾液中加入瓊脂,煮沸到溶解,分裝,滅菌,備用。
食用菌菌種培養基
馬鈴薯-蔗糖-瓊脂培養基
20%馬鈴薯煮汁1000ml,蔗糖20g,瓊脂18g
把馬鈴薯洗凈去皮后,切成小塊。稱取馬鈴薯小塊200g,加水1000ml,煮沸20分鐘后,過濾。在濾汁中補足水分到1000ml,即成20%馬鈴薯煮汁。在馬鈴薯煮汁中加入瓊脂和蔗糖,煮沸,使它溶解后,補足水分,分裝,滅菌,備用。使用該培養基對pH值要求不嚴格,可以不測定。
綜合馬鈴薯培養基
20%馬鈴薯煮汁1000ml,磷酸二氫鉀3g,硫酸鎂1.5g,葡萄糖20g,維生素10mg,瓊脂18g
先配制20%馬鈴薯煮汁,方法同上。在煮汁中加入上述各種組分,加熱溶解后補足水分,調整pH值到6。分裝,滅菌,備用。 該培養基用于培養和保存靈芝、平菇、香菇等食用菌菌種。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