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行星的命名方式?
一、小行星的命名方式?
小行星由國際天文學聯合會小型天體命名委員會以各類著名人士的名字或者以動物的名字命名,小行星的發現者可以向小型天體命名委員會推薦命名。行星的衛星由國際天文學聯合會行星系統命名。工作小組通常以希臘神話或古典文學中的人物命名,也可根據發現者建議的名字命名,但是在命名之前要與小型天體命名委員會協商,主要是為了避免命名重復。
對太陽系天體特征的命名也是由行星系統命名工作小組通常根據天體的具體主題命名。例如,金星上的多數特征是以著名婦女的名字命名,木衛一上的火山均以火神的名字命名等。
一顆小行星的觀測者在不能確定他(她)觀測到的小行星是否是別人已經發現過的
之前,可以給這顆小行星一個臨時編號, 比如中國科學院北京天文臺現在觀測到的
小行星均先以字母B加上5位阿拉伯數字來臨時編號。同一顆小行星在不同夜晚被觀測
到,并報告給小行星中心之后,如果不能被確認為任何一個已知的小行星,則小行星
中心就會賦予這顆小行星一個國際統一格式的暫定編號。小行星的暫定編號由三部分
組成:(1)發現年份。(2)第一個字母表示發現的(半)月份。A表示1月上旬,B表示1月
下旬,Y表示12月下旬(不使用字母I)。(3)后面的字母和數字是在該半個月
之內發現的行星的順序號,如1996 TA是1996年10月上旬發現的第一顆小行星,TB
是第二顆,TZ是第25顆,TA1是第26顆,TZ1是第50顆, (不
使用字母I)。有些情況下,也使用暫定編號的緊湊格式,如J96T01V,這里J96表示
1996。
剛剛得到暫定編號的小行星,小行星中心首先會看一下它是否能證認為僅在一次
回歸期間觀測到的其它以前得到暫定編號的小行星。如果能夠證認,則其中的某個暫
定編號會被指定為主要編號,這通常對應于曾經計算出合理軌道的最早的那次回歸期
間的觀測。如果不能證認,則一般要有兩、三個月弧段的觀測資料才能比較有把握在
下次回歸期間仍能夠直接觀測到它。沖日指的是小行星與太陽的黃經相差180度,也
就是說小行星相對于地球位于與太陽相反的方向(有些類似于月亮在滿月時的位置)。
盡管多數小行星也許要四、五年才能繞太陽轉一圈,但由于地球一年繞太陽一圈,小
行星一般每隔一年多一點的時間就要沖日一次,而每次沖日前后小行星的可觀測時間
一般在半年以上(其余時間里小行星與太陽方向太近而無法觀測)。
當一顆小行星在至少四次回歸中被觀測到,軌道又能夠非常精確地確定時,它將
得到小行星中心給它的一個永久編號,同時該小行星對應的主要編號的發現者成為這
顆永久編號小行星的發現者并得到對該小行星的命名權。這個命名權在小行星中心在
小行星通報上宣布這一永久編號之后的十年之內有效。
二、為了紀念伽利略的功績,人們分別把什么星稱為伽利略衛星?
伽利略衛星(Galilean satellites)是木星的四個大型衛星,由伽利略于1610年1月7日首度發現。依其編號次序被命名為“艾奧”(Io)、“歐羅巴”(Europa)、“加尼美得”(Ganymede)和“卡里斯托”(Callisto)。這四個衛星可以低功率望遠鏡來觀測,如果沒有光害,且環境極好,甚至可用肉眼勉強看到木衛四。木星的 4個大衛星即木衛一、木衛二、木衛三和木衛四的統稱。因1610年由意大利天文學家伽利略首先用望遠鏡發現而得名。
三、以我國科學家命名的衛星有哪些?
據我所知~沒有
原因是衛星數量本來就很少,一共不超過500顆吧。一般都是火衛二,木衛四之類的,少數有名字的多源于希臘眾神
但是小行星的命名權是歸發現者所有的,所以天上的很多小行星彗星都是以人命來命名的(我知道的幾顆都是老外的名字。我還真不知道那個是以中國人命名的,但是肯定有~貌似有個叫沈括的,是個上海中學生發現的(*不確定?這個說錯了算我胡扯了~))
另外,一些月球火星等等上的地址地貌也已人名命名。
四、從太空對地球及其大氣層進行氣象觀測的人造衛星叫什么名字?四個字第一個字是花最后一個是星,緊急求助謝謝
很多啊,不過打頭是“花”的還真想不起來了……
總稱:氣象衛星
類別:
極地軌道衛星、地球準靜止衛星
國別:
中國FY(風云)系列
日本MTSAT系列
米國的GOES系列、F系列等……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