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用水檢測標準?
一、飲用水檢測標準?
原發布者:qiulenovo2007
生活飲用水標準檢驗方法在各種水體,特別是污染水體中存在有大量的有機物質,適于各種微生物的生長,因此水體是僅次于土壤的第二種微生物天然培養基。水體中的微生物主要來源于土壤,以及人類的動物的排泄物及污染。水體中微生物的數量和種類受各種環境條件的制約。 一般認為,水中微生物以革蘭氏陰性桿菌占有較大優勢。與其他水體相比,河水及溪水中革蘭氏陽性菌相對較多,這是因為陸地微生物沖洗污染的緣故。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生活飲用水標準檢驗法》提供了水質中細菌總數和總大腸菌群的檢測方法。 1、國家標準中,細菌總數是指1ml水樣在營養瓊脂培養基中,于37℃經24h培養后,所生長的細菌菌落的總數。 對生活飲用水,直接吸取1ml水樣于平皿中,加入營養瓊脂后混勻,37℃培養24h,進行計數。 對水源水,根據情況對樣品進行10倍梯度稀釋,選擇適宜稀釋液1ml,加注平皿,營養瓊脂混勻,37℃培養24h,進行計數。 按照規定格式報告每毫升水中細菌總數。 2、國家標準中,利用總大腸菌群作為糞便污染的指標。總大腸菌群是指一群需氧及兼性厭氧的,37℃生長時能使乳糖發酵,在24h內產酸產氣的革蘭氏陰性無芽胞桿菌。水樣中總大腸菌群數的含量,表明水被糞便污染的程度,而且間接地表明有腸道致病菌存在的可能。 國家標準物質提供了多管發酵法及濾膜法檢測總大腸菌群的方法。 3、多管發酵法檢測總大腸菌群,分為三步:初發酵試驗,平板分離,復發酵證實試驗
二、《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共提出了多少項指標
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gb5749-2006共42項1.微生物指標4項;2.毒理指標15項;3.感官性狀和一般化學指標17項;4.放射性指標2項;5.飲用水中消毒劑常規指標4項。
三、現行《生活用水衛生標準》中的飲用水水質指標一共有多少項
106項。
四、世界衛生組織規定健康水有多少個標準?
水的生理功能強弱即是“死水”和“活水”區別。干凈水、安全水主要強調水的“解渴”作用及水的“安全”,而健康水更上一層樓,在“解渴”作用及水的“安全”基礎上,更強調水的“健康”及生理功能(即水的活性)什么是健康水?筆者認為作為健康水的完整科學概念應該具備以下七個標準: 1.不含對人體有毒、有害及有異味的物質; 2.水硬度(以CaCO3計)適中(50-200mg/l); 3.人體所需礦物質含量適中(其中鈣含量≥8mg/l); 4.pH值呈中性及微堿性; 5.水中溶解氧及二氧化碳含量適中(水中溶解氧≥6mg/l,二氧化碳在10-30mg/l); 6.水分子團小(水的活性指標之一); 7.水的生理功能(滲透力、溶解力、代謝力等)強。 上述七點也可以簡略歸納為下述三條: 第一,沒有污染的水———無毒、無害、無異味; 第二,沒有退化的水———具有生命活力的水; 第三,符合人體生理需要的水。(含有一定有益礦物質、中性水等) 滿足第一點只做到飲水“干凈”,滿足第一點和第三點做到飲水的“安全”,只有三點做到,飲水才能達到健康。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