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職業訪談;環境方面
本科畢業生的就業率是評價一個學校乃至一個專業辦學水平的一項重要指標,一定程度反映著專業辦學質量的好壞、學科結構是否合理以及與社會經濟發展的密切程度。同時畢業生就業率還直接決定辦學規模、擴招限度,也即決定著該專業未來的生存前途。隨著社會的進步和時代的發展,各高校環境工程專業點和學生的招生量不斷增加,以及用人單位對環境工程專業人才的要求不斷提高,當前的環境工程專業本科畢業生面臨著巨大就業壓力。本文通過對當前環境工程類本科畢業生就業形勢的調查研究及分析,并結合湖南農業大學環境工程專業本科畢業生的就業形勢與教學改革,初步探討了環境工程專業如何適應新世紀的需求而進行改革和發展,使之更好的為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服務,為環境工程專業本科教學改革提供一定的參考依據。
1. 當前環境工程專業人才需求狀況分析
1.1 我國環境現狀嚴峻,急需大量環境污染治理方面的技術人才
我國的環境保護事業因起步較晚,經費短缺, 目前又處于工業化、城市化的起步階段,產業結構大多屬能源資源高耗型;人口基數大,資源短缺,環境污染嚴重。據調查 我國 85% 的城市污水、 80% 的工業廢水(尚不含鄉鎮企業)、 90% 以上的固體廢棄物未經處理而直接排放;以煤炭為主的能源結構形成了我國嚴重的大氣污染,二氧化硫的排放量居世界第一,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僅次于美國,酸雨危害面越來越大。 近年來,我國對環境保護的投入十幾年來呈現持續上升態勢,“九五”期間。全國環境保護累計投入 3600 億元,達到國內生產總值 (GDP) 的 0.93% ,高于“八五”期間 0.73% 的水平。據《國家環境保護“十五”計劃》,十五期間我國環境保護投資共需 7000 億元,約占同期 GDP 的 1.3% 。約占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總量的 3.6% ,比“九五”期間,占 GDP 、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總量的比例又分別提高了 0.37% 和 1% 。對環境保護治理和投入的加大,必將帶來環境保護工程目數的增加及規模的加大,環境管理力度加強,防治領域擴大,必然拉動對環境工程專業人才的需求 。
1.2 政府環保部門需要高級環境工程專業人才
我國對環境工程專業人才存在四方面的需求量:一是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仍需對一些舊的污染項目實施末端治理為主的環保技術措施 ( 主要包括對各種污染控制設備、環境監測儀器和設備的研究與發展 ) ;二是對一些新建、待建項目須實行從規劃項目論證可行性研究到項目全過程進行環境污染預防、治理和管理 ( 包括環境影響評價、環境咨詢、環境監測 ) ;三是中國加入 WTO ,環境保護從末端治理向全過程控制、乃至產品全生命周期環境控制的轉變,刺激 ISO14000 認證、清潔生產工藝設計、環保產品開發等環境服務業的快速發展;四是隨著公眾對環境質量的關注度的加大。循環型社會的逐步建立,環境管理部門必須加大對環境工程專業人才的吸納,以提高環境管理、區域環境宏觀控制能力。基層的 環保部門非常希望引進環境工程專業技術人員,但由于我國體制不夠完善,有些非專業技術人員占據著專業崗位,近期又難以調整;此外,不少人把政府環保部門當作安插關系的“首選單位”,因此這些環保部門也不得不忍痛割愛。而 縣市級以上的環保部門已明確表示愿意接受碩士或博士,且懂環境工程與管理的專業人員,尤其是那些在基層企事業單位經過 3-5 年鍛煉的環境工程專業高級人才。
1.3 公司和企業對環境工程專業人才的需求
污染較嚴重的國有中小企業,如造紙、化工和制藥等行業效益好的企業當前和今后均面臨著較重的環保任務,既要健全機構,也要上治理設施,因此,多數這樣的公司和企業需要環境工程專業本科畢業生。此外,一些高利潤行業,如染料、醫藥、食品等民營小型企業正處于高速發展階段,且面臨著 ISO9000 和 ISO14000 的認證,同時自身的環境問題也需要防治,希望本企業有懂環保的技術人員。
1.4 環保產業的發展需要環境工程專業人才
我國的環保企業發展迅速,尤其以環保設備生產、環保技術開發、環保治理工程設計等為主業的廠家和公司近年來大量涌現。根據全國環保產業基本情況調查,截止到 2000 年底,全國環保企事業單位共計一萬多家,其中企業 8500 多家,科研院所 1500 多家,擁有固定資產 800 億,年產值 400 多億元,但我國的環保企業水準仍只相當于發達國家二十世紀八、九十年代的水平。如果按照德國 90 年代初環保產業就業人員比例計算,我國需要環保人員 1000 多萬,其中專業技術人員約 50 多萬,而目前我國的環保技術人員僅為 4 萬左右 [2] ,這為環境工程本科生開辟了一個重要的就業渠道。
1.5 不同地區對環境工程本科畢業生需求差異較大
相對較發達的地區,政府對環境治理較為重視,許多的企事業單位對具有幾年相關工作經驗的環境工程本科畢業生相當青睞。但對于剛走出校門的環境工程專業本科生來說,在該地區很難找到與其專業相關的工作。西部和欠發達地區正處于開發的時期,在可持續發展的大前提下,一系列重大項目的實施給環境工程人才創造了很多就業機會。西部高校設置環境工程專業的不多,據統計,截止到 2004 年,西部共有 44 所高校開設了環境工程專業 [1] ,見表 1 ,這些高校所培養的環境工程本科生數量不能滿足中、西部的大開發。此外,西部地區由于地理位置及歷史的原因,經濟落后,生活及工作條件較差,沿海地區和中部較發達地區的環境工程專業畢業生到西部工作的較少,就目前來看,崗位競爭壓力相對沿海發達地區較小,表 2 為我國東部、中部和西部在人口、經濟和環保方面的分布 [3] ,從中可以看出西部從事環保的工作人員相對比例較東部和中部的低。這些都為環境工程本科畢業生開辟了一條相當重要的就業渠道。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