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墑情監控系統又沒有圖形預警與災情渲染的功能?
有的,圖形預警與災情渲染是對各省包含眾多市縣級鄉鎮地區,如此龐大的種植面積,用報表很難將全省的災情形象展示出來。圖形預警與災情渲染模塊,正是為了解決這個問題而設置。
??? 平臺將災情按嚴重程度分為不同顏色,并在省級行政圖中以點的形式表示,只要一打開平臺的行政區域圖,即可直觀顯示省內各區域的受災情況如何。
農林“四情”監測系統主要包括那些內容?
四情是指苗情、墑情、蟲情、災情四大監測預警系統,托普的“四情”監測系統是以先進的傳感器、物聯網、云平臺大數據機互聯網等信息技術為基礎。由墑情傳感器、苗情、災情攝像機、蟲情測報燈、網絡數字攝像機、作物生理生態監測儀,以及預警預報系統、專家系統、信息管理平臺組成。各級用戶通過Web、PC與移動客戶端可以訪問數據與系統管理功能,對每個監測點的病蟲狀況、作物生長情況、災害情況、空氣溫度、空氣濕度、露點、土壤溫度、光照強度等各種作物生長過程中重要的參數進行實時監測、管理。?系統聯合作物管理知識、作物圖庫、災害指標等模塊,對作物實時遠程監測與診斷,提供智能化、自動化管理決策,是農業技術人員管理農業生產的“千里眼”和“聽診器”。
土壤污染的特性有哪些,各特性的表現形式
土壤污染物大致可分為無機污染物和有機污染物兩大類。
基本類型
土壤污染物有下列4類:①化學污染物。包括無機污染物和有機污染物。前者如汞、鎘、鉛、砷等重金屬,過量的氮、磷植物營養元素以及氧化物和硫化物等;后者如各種化學農藥、石油及其裂解產物,以及其他各類有機合成產物等。②物理污染物。指來自工廠、礦山的固體廢棄物如尾礦、廢石、粉煤灰和工業垃圾等。③生物污染物。指帶有各種病菌的城市垃圾和由衛生設施(包括醫院)排出的廢水、廢物以及廄肥等。④放射性污染物。主要存在于核原料開采和大氣層核爆炸地區,以鍶和銫等在土壤中生存期長的放射性元素為主。
無機污染
1.工業污水
用未經處理或未達到排放標準的工業污水灌溉農田是污染物進入土壤的主要途徑,其后果是在灌溉渠系兩側形成污染帶。屬封閉式局限性污染。
2.酸雨
工業排放的 SO2、NO等有害氣體在大氣中發生反應而形成酸雨,以自然降水形式進入土壤,引起土壤酸化。冶金工業煙囪排放的金屬氧化物粉塵,則在重力作用下以降塵形式進入土壤,形成以排污工廠為中心、半徑為2至3公里范圍的點狀污染。
3.尾氣排放
汽油中添加的防爆劑四乙基鉛隨廢氣排出污染土壤,行車頻率高的公路兩側常形成明顯的鉛污染帶。
4.堆積物
堆積場所土壤直接受到污染,自然條件下的二次擴散會形成更大范圍的污染。
5.農業污染
屬農業區開放性的。
有機污染
土壤的污染,一般是通過大氣與水污染的轉化而產生,它們可以單獨起作用,也可以相互重疊和交叉進行,屬于點污染的一類。隨著農業現代化,特別是農業化學化水平的提高,大量化學肥料及農藥散落到環境中,土壤遭受非點污染的機會越來越多,其程度也越來越嚴重。在水土流失和風蝕作用等的影響下,污染面積不斷地擴大。
根據污染物質的性質不同,土壤污染物分為無機物和有機物兩類:無機物主要有汞、鉻、鉛、銅、鋅等重金屬和砷、硒等非金屬;有機物主要有酚、有機農藥、油類、苯并芘類和洗滌劑類等。以上這些化學污染物主要是由污水、廢氣、固體廢物、農藥和化肥帶進土壤并積累起來的。
1.污水排放
生活污水和工業廢水中,含有氮、磷、鉀等許多植物所需要的養分,所以合理地使用污水灌溉農田,一般有增產效果。但污水中還含有重金屬、酚、氰化物等許多有毒有害的物質,如果污水沒有經過必要的處理而直接用于農田灌溉,會將污水中有毒有害的物質帶至農田,污染土壤。例如冶煉、電鍍、燃料、汞化物等工業廢水能引起鎘、汞、鉻、銅等重金屬污染;石油化工、肥料、農藥等工業廢水會引起酚、三氯乙醛、農藥等有機物的污染。
2.廢氣
大氣中的有害氣體主要是工業中排出的有毒廢氣,它的污染面大,會對土壤造成嚴重污染。工業廢氣的污染大致分為兩類:氣體污染,如二氧化硫、氟化物、臭氧、氮氧化物、碳氫化合物等;氣溶膠污染,如粉塵、煙塵等固體粒子及煙霧,霧氣等液體粒子,它們通過沉降或降水進入土壤,造成污染。例如,有色金屬冶煉廠排出的廢氣中含有鉻、鉛、銅、鎘等重金屬,對附近的土壤造成污染;生產磷肥、氟化物的工廠會對附近的土壤造成粉塵污染和氟污染。
3.化肥
施用化肥是農業增產的重要措施,但不合理的使用,也會引起土壤污染。長期大量使用氮肥,會破壞土壤結構,造成土壤板結,生物學性質惡化,影響農作物的產量和質量。過量地使用硝態氮肥,會使飼料作物含有過多的硝酸鹽,妨礙牲畜體內氧的輸送,使其患病,嚴重的導致死亡。
4.農藥
農藥能防治病、蟲、草害,如果使用得當,可保證作物的增產,但它是一類危害性很大的土壤污染物,施用不當,會引起土壤污染。噴施于作物體上的農藥(粉劑、水劑、乳液等),除部分被植物吸收或逸入大氣外,約有一半左右散落于農田,這一部分農藥與直接施用于田間的農藥(如拌種消毒劑、地下害蟲熏蒸劑和殺蟲劑等)構成農田土壤中農藥的基本來源。農作物從土壤中吸收農藥,在根、莖、葉、果實和種子中積累,通過食物、飼料危害人體和牲畜的健康。此外,農藥在殺蟲、防病的同時,也使有益于農業的微生物、昆蟲、鳥類遭到傷害,破壞了生態系統,使農作物遭受間接損失。
5.固體污染
工業廢物和城市垃圾是土壤的固體污染物。例如,各種農用塑料薄膜作為大棚、地膜覆蓋物被廣泛使用,如果管理、回收不善,大量殘膜碎片散落田間,會造成農田“白色污染”。這樣的固體污染物既不易蒸發、揮發,也不易被土壤微生物分解,是一種長期滯留土壤的污染物。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