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69受理噪音擾民案例?
有市民報料稱,羅湖區東曉街道布心路某工地經常徹夜施工,刺耳的聲音讓居民苦不堪言。深晚記者調查獲悉,噪聲主要來源于施工機器砂輪滾動等聲音。目前,施工方承諾將做好降噪措施。市生態環境局羅湖管理局回應,一旦發現施工單位有超時施工的違法行為,將嚴厲查處。
▲施工工地機器正在轟隆隆地運轉,發出刺耳的聲音。
夜間施工噪音讓居民叫苦不迭
1 月 26 日,深晚記者前往羅湖區東曉街道布心路一公交站點附近看到,工地門前,有 6 名工人正在施工,現場有 3 臺機器,其中 1 臺泥土分離機正轟隆隆地運作。馬達的機器聲、泥沙與車身的碰撞聲匯成了刺耳的噪聲,周邊還彌漫著金屬粉末與泥土粉塵混合而成的刺鼻氣味。深晚記者觀察發現,該工地緊靠羅湖區東盛苑小區,距離最近的居民樓僅有不到 10 米的間隔,周邊沒有任何隔音設施。
我們已經麻木了,被吵得連說話都聽不見了。家住羅湖區東盛苑小區居民劉女士告訴深晚記者,上述工地經常徹夜施工,即便關上門窗,依舊可以聽見刺耳的聲音。她多次投訴無果,希望相關部門能盡快處理,還居民一個安靜的生活環境。
自行車修理店店主楊先生同樣飽受噪聲襲擾。我們家距離施工工地,僅隔著一條馬路,好幾次半夜都被噪聲吵醒,非常擔心孩子的睡眠問題。楊先生說。
▲施工工地距離居民樓僅有一層圍欄,周邊缺乏隔音設施。
施工方承諾將做好降噪措施
上述工地究竟在做什么工程?何時才能減少噪聲?1 月 27 日,施工方負責人在接受深晚記者采訪時表示,該工程是深圳市十三五電網建設重點工程。為了提高羅湖片區電網供電的可靠性,滿足水貝片區的供電需求,工程計劃 2021 年建成投產。擬建的電纜通道內,有部分電纜已運行 20 余年,急需改造消除安全隱患。
施工方負責人表示,目前,該工地正進行頂管鋪設工程,頂管工程屬于特殊工序,需要連續作業施工,否則附近小區的污水排放及供電線路等問題會受到影響,預計最快在 2 月中旬才能夠完成施工撤離,希望居民能夠理解。他告訴深晚記者,因工程的特殊性,該工地已辦理了夜間施工許可證。針對噪聲擾民問題,環保部門已對施工項目部進行約談,并開具了整改處罰單。
我們盡可能把噪聲大的施工設備放在白天進行,盡量避免在夜間進行頂管準備工作。該負責人表示,接下來,施工工地將采取降噪措施,采用噪音較小的先進泥水平衡頂管施工工藝,同時將泥砂分離設備設置在遠離居民樓的一側。此外,工地將對施工人員進行培訓,要求施工人員盡可能輕慢操作,降低噪聲干擾。
▲工地施工時,泥土與車身碰撞,時不時發出聲響。
監管部門回應若超時施工將嚴厲查處
對此,市生態環境局羅湖管理局相關負責人回應稱,上述工程于 2019 年 9 月 1 日開工以來,執法人員一直保持高壓監管態勢,不定時對其進行夜間巡查,在巡查時均未發現工地存在超時施工的違法行為。該項目現處于頂管施工階段,場內主要設備有挖掘機和小型泥土分離機等。
目前,執法人員已到工地現場調查,并約談施工單位,要求該單位嚴格按照法定施工時間進行施工(法定施工時間為 7 時至 12 時;14 時至 23 時)。與此同時,要求施工單位調整施工工序,做好施工場所噪聲防護措施。如因工藝需求必須連續作業,須申請建筑施工中午或者夜間作業證明,未經許可不得擅自提早或超時進行有噪聲排放的施工作業。下一步,該局將對上述項目加強監管與巡查,一旦發現有超時施工的違法行為,將嚴厲查處。
施工噪聲污染防治不到位罰 5 萬元
深晚記者梳理發現,近年來,建筑施工噪聲污染問題日益突出。2020 年,市生態環境局羅湖區管理局共立案 92 宗建筑工地違法超時施工案件,擬處罰金額 328 萬元;施工工地噪聲超標立案 2 宗,擬處罰金額 6 萬元;查封扣押施工工地 2 宗。
市民遇到噪聲擾民現象怎么辦?有關部門如何查處?深晚記者梳理發現,2020 年 9 月 2 日,深圳發布《關于修改〈深圳經濟特區環境噪聲污染防治條例〉的決定》。根據最新修改決定,施工單位未按照要求安裝、使用噪聲污染防治設施和監測設備的,責令改正,處 3 萬元罰款;情節嚴重的,處 5 萬元罰款。施工單位未按照要求采取噪聲防治措施的,或者未取得中午或者夜間作業證明的,或者未按照中午或者夜間作業證明的要求進行施工的,處 3 萬元罰款。目前,市民如發現建筑施工噪聲擾民的問題,可撥打 12369 進行投訴。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