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判斷空氣凈化器濾網的好壞?
一、怎么判斷空氣凈化器濾網的好壞?
基本上這么說是對的。目前市場上中高端空氣凈化器均采用不產生二次污染的、以活性炭濾網和HEPA濾網為主的純物理過濾技術。在這種純物理過濾技術的空氣凈化器中,濾網的好壞,特別是濾網的重輕厚薄,是決定空氣凈化器凈化效果好壞的關鍵。
比如空氣凈化器的活性炭濾網,有的空氣凈化器只有幾十克。但個別技術實力比較強的品牌,濾網分量非常足,比如加拿大allerair ,5000系列的活性炭濾網最低8.17公斤,6000系列最低10.89公斤,8000系列更高達16.3公斤!這種“超量”活性炭濾網及其配套濾網的使用,對提高凈化器的“凈化效率”和“凈化壽命”起到決定性的作用。但“超量”濾網的使用,同時也增加了空氣經過濾網的阻力,增加了空氣凈化器風力輸出的負擔,并且也增加了濾網及其他部件的制造成本。因此,有些空氣凈化器為了降低成本和減少風力輸出系統的負擔,就用減少濾網的使用量和濾芯的厚度,來滿足小功率輸出風量的設計要求。其結果必然導致凈化器單次凈化效率的大幅度降低!
從專業角度講,能夠達到“輸出風量大,使用壽命長,單次凈化效率高”,才能真正稱得上是高品質的空氣凈化器。因此,像allerair使用了超量的濾網,
并匹配了強勁的風力輸出系統,來同時發揮空氣凈化器“凈化效率”、“輸出風量”和“凈化壽命”,三個關鍵性指標的最佳效果,這一點普通空氣凈化器是做不到的。
二、長時間使用汽車空氣調節過濾器?
空調濾芯的話,是需要定期進行更換的,因為汽車的話是在外部環境行駛那么這個濾芯上邊時間長的話會吸附很多灰塵。如果說不更換的話,那車里邊有很大的異味。
空調可以24小時連續運行,做過測試的,并且通過測試驗證的。
使用空調時需要注意:zd
1,空調器設置過冷或過熱都對其不利,而且也浪費電。所以空調器應設定適當的室內溫度,如果室溫調節開關位于CONT位置,則空調器將與室溫無關而持續送風運轉。
2,要定期清潔空氣過濾器,過濾器如果被堵塞會減小風量和降低運轉效率,應每隔兩星期清潔一次過濾器。
3,正確地調節風向,把風向調節成自動擺動送內風,可獲均勻的室溫。
4,盡量在必要時開動空調器,充分地利用定時器,使空調器僅僅在必要時才運轉,比如說人睡眠以后,空調器也應當容休息,同時也有利于身體健康。
5,盡量不要讓陽光和外界空氣(特別是熱風)進入空調區域,窗戶要用窗簾或百葉窗遮擋陽光,門要隨手關閉。
空調濾芯的作用大家都知道,就是過濾進入車廂的空氣,使我們呼吸的空氣保持清新干凈。有人還說我們到室外呼吸空氣也不需要過濾,空調干嘛還需要過濾才讓我們呼吸。這是因為鼓風機運轉產生的吸力是比較大的,進風口的面積又比較大,進風口周圍只要有點棉絮、灰塵等,都會給吸進來,到了車內空間狹小,空氣流通性差,灰塵等被我們呼吸進身體的概率就比較大。也就是說如果不過濾,有可能車內的空氣質量要比車外還差。希望能幫助到你。
三、阿波羅13號是什么時候發生故障
1970年4月11日,“阿波羅13號”載著3名美國宇航員升空,踏上了飛往月球的旅程。42歲的羅威爾和36歲的海斯計劃在4月15日登陸月球,而另一位宇航員指令艙駕駛員斯威格特是臨時替換被懷疑是感染天花病毒的托馬斯。馬丁利(2年后擔任阿波羅16的時令艙駕駛員到達了月球軌道)而成行的。
那時候,羅威爾是全世界第一位第4次進入太空的宇航員老手,同時他也宣布這將是他退役前的最后一次太空飛行。
起初2天,飛行任務一切順利。但4月13日夜,當“阿波羅13號”離地球32萬公里時,正當3名宇航員正在指令艙中進行一系列的檢修工作,突然飛船指令艙后部的服務艙氧氣箱發生了爆炸,之后飛船燃料電池開始停止工作,電力系統逐漸失靈,指令艙氧氣儲量開始迅速下降。--- 原來“阿波羅13號”服務艙的2號液氧箱發生了爆炸,摧毀了指令艙中的生命支持系統、導航和電力系統,并在飛船的外殼上炸出了一個洞!
爆炸發生后,阿波羅13號登月已不可能,但在飛船已經幾乎抵達月球的時候中途返航也是不可能的,指令艙內的氧氣和電力必須節省下來供幾天后的將來飛船返回到地球軌道并著陸時使用。因此,控制中心和機組決定3名宇航員臨時放棄指令艙,轉而利用原設計只能容納2人的登月艙“寶瓶座”,進入環繞月球軌道后再啟動發動機返回地球,這時候,登月艙成了機組生還的救命稻草。
然而,利用登月艙逃生的地面演練雖然實現作為例行程序做過一些,但宇航員對于軌道計算,生保系統維護,登月艙發動機月球逃逸等事先的準備并不夠,畢竟沒人想到過會發生這樣的事故。登月艙被激活后。機組進入了登月艙,并且重新進行了飛航程序輸入和軌道校正,阿波羅13號進入的月球背面的軌道。
據羅威爾回憶,當他操縱飛船飛到月球另一面時,他看到海斯和斯威格特正趴在“寶瓶座”登月艙的窗戶上,像旅游者一樣激動地朝外面拍攝月球的照片。洛威爾說:“我懷疑地盯著他們,說:‘如果我們下一步操縱錯了,你們的照片永遠都沒機會洗出來!’可他們卻說:‘你以前已經來過這兒,可我們是第一次來!’” -- 作為NASA最出色和飛行經驗最豐富的宇航員,羅威爾在1968年12月圣誕節的前夜曾經和阿波羅8號的另外2位宇航員到達過環繞月球的飛行軌道,當時,那是人類第一次到達月球上空。
為了節省電力,宇航員們作出了一個危險的決定,關掉飛船上的計算機、導航系統和其他電力設備,讓飛船的電流消耗量降低到12安培――只相當于一個家庭攪拌機使用的電量。盡管他們穿上了宇航靴和剩余的內衣褲,仍然凍得無法入睡。另外,登月艙中的小型空氣過濾器無法處理3名宇航員排出的大量二氧化碳氣體,在地面控制中心的驗證和指導下,宇航員臨時用用一些黏性膠帶、一塊從飛行手冊后面撕下的紙板以及從他們太空內衣褲上扯下的一些塑料片,做成了一個幫助空氣過濾器更有效工作的粗糙適配器,登月艙的空氣最后終于從毒性狀態回到了清潔狀態。
4月14日,登月艙發動機成功地完成了月球軌道逃逸點火操作,飛船開始踏上回家之旅。在環繞月球飛行期間,阿波羅13號創造了人類飛行最遠紀錄,當他們在月球背面飛行時,離地球的距離超過了40萬公里。
4月17日,飛船終于回到了地球上空。在羅威爾和他的機組成員重新進入指令艙,拋棄為他們立下不朽功勛的寶瓶座登月艙,并且和滿目創傷的服務艙脫離時,飛行進入了尾聲,也是最關鍵的再入大氣層和降落的時刻。經過幾天的關閉,人們起初對于指令艙能否重新完全激活,電力和氧氣等還存在疑慮,但羅威爾報告指令艙設備顯示良好。
1970年4月17日,阿波羅13號安全地穿越了大氣層,3個紅白降落傘帶著指令艙安全降落在了太平洋中。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