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的不安全狀態有哪些?應該怎樣管控?
人的不安全行為一般有以下五種表現形式:
(1)在沒有排除故障的情況下操作,沒有做好防護或提出警告;
(2)在不安全的速度下操作;
(3)使用不安全的設備或不安全地使用設備;
(4)處于不安全的位置或不安全的操作姿勢;
(5)工作在運行中或有危險的設備上。
物和環境的不安全狀態一般有以下八種表現形式:
(1)設備和裝置的結構不良,強度不夠,零部件磨損和老化;
(2)工作環境面積偏小或工作場所有其他缺陷;
(3)物質的堆放和整理不當;
(4)外部的、自然的不安全狀態,危險物與有害物的存在;
(5)安全防護裝置失靈;
(6)勞動保護用具和服裝缺乏或有缺陷;
(7)作業方法不安全;
(8)工作環境,如照明、溫度、噪聲、振動、顏色和通風等條件不良。
導致職場不安全的原因有三點:
1、職業規劃不明確,缺乏長遠目標;
2、對所屬行業、工作崗位的發展路徑并不熟悉,能力不夠;
3、來自生活、同行、同事的壓力,擔心工作做得不夠完美。
消除職場不安全感:
首先要學會和不安全感“和睦相處”。
其次,隨時充電學習,提升自身實力是關鍵,做出更具針對性、更契合自己發展的職業規劃。
當你的工作能力、交際能力、管理能力等綜合素質提升后,就沒必要擔心個人發展或企業發展了,是金子在哪都會發光。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