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環境特點?
北京的氣候為典型的暖溫帶半濕潤大陸性季風氣候,夏季炎熱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春、秋短促。年平均氣溫10~12攝氏度。1月-7~-4攝氏度,7月25~26攝氏度。極端最低-27.4攝氏度,極端最高42攝氏度以上。全年無霜期180~200天,西部山區較短。年平均降雨量600多毫米,為華北地區降雨最多的地區之一,山前迎風坡可達700毫米以上。降水季節分配很不均勻,全年降水的80%集中在夏季6、7、8三個月,7、8月常有暴雨。曾經北京及華北春季多發沙塵暴,現在沙塵情況有所好轉。
春天風沙大,夏天桑拿多,秋天風景最好,冬天一般般
北京人特點
(一)政治色彩濃
北京作為偉大祖國的首都,是中國的政治文化中心,濃厚的政治氛圍使北京人對于政治情有獨鐘。對于大多數北京人來說,崇尚政治是沒有職業之分的,即使是街頭小販,甚至也會當街大談特侃政治。政治就像北京人生活中的鹽,沒有它,北京人的生活就會變得寡然無味。
二)能言善侃
對北京人最傳神的寫照,莫過于“侃大山”了。
北京人能言善侃,是任何外地人望塵莫及的。“侃”是北京人特有的休閑方式。
北京人能侃,嘴皮子滑溜溜得如同油桶。大多數北京人是口若懸河、滔滔不絕的侃爺、京片子。但是,他們注重的不是“侃什么”,也不是“怎樣侃”,“怎樣侃得漂亮”,只是為侃而侃,仿佛他們沒什么事情可干,既不要形式,大多也沒有目的,大到國家大事,小到雞毛蒜皮,什么都可以侃上三天三夜。
(三)以誠相待,不虛偽
北京人非常實際,不論他們做什么,都給人一種務實的感覺。他們崇尚真誠的人際關系,待人坦誠不欺,鄙薄奸詐不實的作風,具有一種君子風度。
(四)注重人際交往
北京人的人際關系是最有“人情味”的,他們世世代代都遵循著中國傳統觀念中“禮之用,和為貴”和“中庸之道”的準則,以保持人與人之間關系的和諧,最終達至社會和諧。
在老北京的四合院中,相互沒有血親關系的幾個家庭生活在同一個空間,彼此之間相互關照,有福同享,有難同當,形成一種非常友好和睦的人際關系。這種生活方式最容易使人產生感情,而且這種感情世代相傳,形成一種穩固的文化心理?,F在,北京雖然用高樓大廈代替了古老的四合院,然而這種人情文化卻一直延續下來,并不斷增添新內容。在現代北京人的日常生活中,仍然維護著良好的人際關系,人與人之間相互尊重,相互謙讓,不分你我。
(五)素質較高,文化味較濃
北京是一個巨大的人才庫。這里匯聚了中國最有影響最有權威的高等學府和科研機構,也集中了中國最優秀最杰出的人才。有人戲言:在北京,隨意扔一顆石子,砸著的可能就是博士。
北京清涼盛景那邊的環境怎么樣嗎?哪個清楚
清涼盛景平局海拔約600米,空氣質量幾乎常年一級;年平均氣溫在8℃左右,夏季氣候涼爽,有“夏都”之稱,是北京的避暑勝地。至于環境就不用說了,把市區甩出去好幾條街呢。
北京的變化
北京對環境的重視有目共睹、日益提升。記得2000年剛來北京上大學時,北京沙塵暴不斷,而如今copy北京借助舉辦2008年奧運會的契機,著力提升環境質量。適應北京作為首都的地2113位,大力調整經濟結構,轉變生產方式,嚴控5261高能耗高污染企業,下決心將過去的污染大戶首鋼搬遷,經濟發展轉向高科技的綠色4102產業。同時,與北京周邊省份聯合整治,共同保衛北京的“藍天”。市民的綠色行動、生態行動也蓬勃興起,與政府的綠色發展計劃相配合,共同打造可持續、宜人的北京,北京環境質量的提高成績很1653大。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