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室內的甲醛檢測,需關閉門窗幾個小時?
經常有朋友問,在選擇室內甲醛檢測時,有的公司要求提前封閉一小時,有的需要提前封閉門窗12小時,還有要求提前封閉24小時的。到底提前封閉多長時間才是正確的呢?開窗狀態下為何不能檢測呢?
首先,國家對于室內空氣質量標準有兩個,即《GB50325-2020民用建筑工程室內環境污染控制規范》和《GB/T18883-2002室內空氣質量標準》。兩個標準頒布的機構不同,主要針對的規范群體以及檢測條件也是不同的。前者是建設部頒布的,屬于強制性標準,檢測前需提前封閉門窗1小時,涉及甲醛等7種有害物質,檢測數值相對來說比較寬松,對于建筑商、裝修商具有強制約束力,一般用于工程驗收。后者是衛生部頒布的,屬于非強制性標準,檢測前需要提前封閉門窗12小時,涉及19種有害氣體指標,該標準其實是衡量人居環境是否健康的最高限值,所以一般家用大多都是推薦后者。
其次,關于為何要提前封閉。這是因為像我們日常居住像冬夏兩季,室外溫度并不適宜人們的正常生活,為了恒溫大多數情況下我們的門窗都是緊閉的。而提前封閉門窗12小時是模擬大多數人的正常生活狀態下的室內空氣質量狀況。而對于開窗狀態下室內空氣質量與室外空氣比較接近,而室外空氣肯定甲醛不會超標,所以說開窗狀態下進行甲醛檢測實質上是沒有任何意義的。
最后,對于很多朋友提問的檢測前是否封閉門窗越長越好,一個呢國家規定的標準數值就是根據封閉門窗12小時來的,所以如果封閉時間越長,這個實測數值的準確度也就越低。另一個呢也是因為目前除甲醛魚龍混雜,而相關標準的普及度還不夠高,因此造成一些低質量的公司為達自己目的乘機混淆視聽。
因為現實生活的各種原因,非要卡12小時肯定不現實,所以一般建議大家封閉門窗12-18小時為最佳。另外如果新裝修的房子,建議在全部裝修完工后至少通風七天,之后再進行甲醛檢測,這樣檢測數值更貼近于實際生活中的情況。
室內空氣質量怎么改善?
現在環境污染越來越受到重視,環境污染會危害我們的身體健康。其實大部分人待在室內的時間,要比室外長。室內的空氣質量也要受到我們的重視。那么如何改善室內空氣質量呢?要改善室內空氣質量,首先要了解室內空氣污染的主要來源,室內空氣污染源主要有氣體,這種只要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甲醛、苯等這類主要來源就是各種化學制品。已經傳統的煤爐和我們自身呼吸產生的氣體。然后就是一些粉塵和微生物、細菌等。尤其是室內一些潮濕的地方最容易產生真菌。在知道了污染源之后,那么改善空氣質量的方法除了普通的開窗通風之外,栽種綠色植物也是不錯的選擇,在有就是更加土豪的方法了。比如安裝新風系統,空氣凈化器之類的了。總而來著多多通風是最簡單有效的方法了。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