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監測底泥,沉積物屬于哪一類?
環境監測底泥,沉積物是歸屬:
1、應該屬于環境水體(水體包括底泥,沉積物)監測范圍,但是實際檢測,因為沒有水體中底泥,沉積物的監測標準,而無法實施。
2、以上原因,環境監測底泥,沉積物,只能按照地質、土壤、固廢等方面的監測項目方法,實施。
急求!!!測量土壤和底泥中苯系物的國標!
苯的衍生物的總稱,廣義上的苯系物包括全部芳香族化合物,狹義上的特指包括BTEX在內的在人類生產生活環境中有一定分布并對人體造成危害的含苯環化合物。
由于生產及生活污染,苯系物可在人類居住和生存環境中廣泛檢出。并對人體的血液、神經、生殖系統具有較強危害。發達國家一般已把大氣中苯系物的濃度作為大氣環境常規監測的內容之一,并規定了嚴格的室內外空氣質量標準。
大氣污染、水污染、食品污染分別指什么?
這里我淺談一下水環境造成污染的原因。
出現過水環境污染的問題。
造成河湖污染的根源是什么呢?主要有三大原因:外源污染、內源污染和水體生態功能的喪失。
首先是外源污染,主要來自工業廢水、生活污水和初期雨水。
工廠直排或偷排漏排的廢水、城市的生活污水通過管網直接排入自然水體,或在污水處理廠負荷過大、處理能力不足時,溢流至自然水體,從而破壞水質,造成嚴重的河湖污染。而降雨時,初期雨水通過大氣到達地面,沖刷地面時將道路污染物、重金屬等有害物質一同帶進管網,排入自然水體,進一步加重了河湖污染。而工業廢水、生活污水和初期雨水組成的外源污染則是導致水環境污染的根本原因。
其次是內源污染,主要來自河湖底泥、腐爛的水生動植物和沿岸垃圾。
底泥污染是當水體受到污染后,水中部分污染物通過沉淀或顆粒物吸附而蓄存于底泥中,適當條件下重新釋放,成為二次污染源。另外,水中動植物腐爛分解過程會對水質產生一定影響,有可能造成水體缺氧,從而導致污染。而沿岸垃圾進入水體則會進一步加重污染。
最后是水體生態功能喪失。當外源污染和內源污染過重時,水體生態功能被破壞,水生態功能喪失,自身修復調節能力降低,污染加重,形成惡性循環。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全國城市超90%的水體都有不同程度上的污染(數據來源于廣州市增城區水務設施管理所2019年1月發布的《河湖污染現狀與治理對策》),如何從根本上治理水環境,建設城市水生態文明,形成綠色發展的生活方式已經成為城市及人類發展的重中之重。除了更科學的開展城市水環境治理,我們作為地球上的一員,未來命運與生態環境的發展息息相關,更應該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實行最嚴格的生態環境保護制度,堅定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為建設美麗中國,為創造良好生產生活環境,為保障全球生態安全,為人類未來的可持續發展提供有力保障!
大氣污染
大氣污染物對人體的危害是多方面的,主要表現是呼吸道疾病與生理機能障礙,以及眼鼻等粘膜組織受到刺激而患病。
2、水污染
若是飲用被污染過的水污染物會進入到我們的身體里,導致人急性或使慢性的中毒,還會引發多種傳染病等。
擴展資料
中國大氣環境面臨的形勢非常嚴峻,大氣污染物排放總量居高不下。2011年中國二氧化硫年排放量高達1857萬噸,煙塵1159萬噸,工業粉塵1175萬噸,大氣污染仍然十分嚴重。中國大多數城市的大氣環境質量超過中國規定的標準。
中國47個重點城市中,約70%以上的城市大氣環境質量達不到中國規定的二級標準;參加環境統計的338個城市中,137個城市空氣環境質量超過中國三級標準,占統計城市的40%,屬于嚴重污染型城市。大氣污染是中國第一大環境污染問題。
中國七大水系的污染程度依次是:遼河、海河、淮河、黃河、松花江、珠江、長江,其中42%的水質超過3類標準(不能做飲用水源),中國有36%的城市河段為劣5類水質,喪失使用功能。
大型淡水湖泊(水庫)和城市湖泊水質普遍較差,黃河多次出現斷流現象,75%以上的湖泊富營養化加劇,主要由氮、磷污染引起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