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現狀評價包括那三方面?
環境現狀評價一般是根據近兩、三年的環境監測資料對某地區的環境質量所進行的評價。一般以國家頒布的環境質量標準或環境背景值作為依據。評價范圍,可以是一個行政區域、一個自然區域或一個功能區。評價內容主要包括:①環境污染評價,系為說明人類活動所排放的污染物對生態系統,特別是對人群健康已經造成的或即將造成的危害而進行的評價。②環境生態評價,系為保護生態平衡、合理利用和開發自然資源而進行的自然環境質量評價;③環境美學評價,系為說明旅游環境的質量而進行的評價。通過評價,可以了解人類活動造成的環境質量的變化,為區域環境污染綜合防治提供科學依據。
我國的環境污染概況。
我國的環境污染狀況更是嚴峻,考察我國97到99年的《環境狀況公報》,同樣可以發現我國環境污染的狀況愈發嚴重。據《1999年中國環境狀況公報》顯示,我國環境形勢仍然相當嚴峻,多項污染物排放總量很大,污染程度仍處于相當高的水平,一些地區的環境質量仍在惡化,相當多的城市水、氣、聲、土壤環境污染仍較嚴重;中國主要河流有機污染普遍,面源污染日益突出,遼河、海河污染嚴重,準河水質較差,黃河水質不容樂觀。1999年,全國工業和城市生活廢水排放總量為401億噸,比上年增加6億噸,其中工業廢水排放量197億噸,比上年減少4億噸,生活污水排放量204億噸,比上年增加10億噸,生活污水排放量首次超過工業廢水排放量;1999年我國近岸海域海水污染嚴重,近海環境狀況總體較差,海洋環境污染惡化的趨勢仍未得到有效控制,而大氣環境污染仍然以煤煙型為主,主要污染物為總懸浮顆粒物和二氧化硫,少數特大城市屬煤煙與汽車尾氣污染并重類型;酸雨污染范圍大體未變,污染程度居高不下,工業固體廢物的堆存占用大量土地,并對空氣、地表水和地下水產生二次污染。故污染及其他公害防治法將是我國環境治理的首要任務,而與此相關的污染及其他公害防治法將是環境法的重要內容。
我國是世界上環境污染最為嚴重的國家之一,從城市到鄉村,我國的大氣、河流、湖泊、海洋和土壤等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貴陽、重慶、北京、蘭州等五個城市位于世界十大空氣 污染最嚴重的城市中之列,全國600多個城市中、大氣質量符合國家一級標準的不足1%。全國范圍的酸雨危害的程度和區域日益擴大。全國每年污水排放達360億噸,僅10%的生活污水 和70%的工業廢水得到處理,其中約有一半工業污水處理設施的出水達不到國家排放標準。其他未經處理的污水直接排入江河湖海,致使我國的水環境遭受嚴重污染和破壞。據統計, 全國七大水系和內陸河流的110個重點河段中,屬4類和5類水體的占39%;城市地面水污染普遍嚴重,并呈進一步惡化的趨勢,136條流經城市的河流中,屬4類、5類和超過5類標準的高達76.8%;約50%的城市地下水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全國大淡水湖如滇池、太湖和巢湖等富 營養化程度逐年加劇;一些地區的飲用水源受到嚴重污染,對人民健康造成嚴重危害。城市垃圾和工業固體廢棄物與日俱增,工業廢棄物累計堆積量已超過66億噸,占地超過5萬公頃,使200多個城市陷入垃圾包圍之中。嚴重的生態破壞,加重了1998年的長江洪水災難,給人民的生命財產及國民經濟造成了嚴重損失。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