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寫一篇環境影響評價
環境影響評價簡稱環評,是指對規劃和建設項目實施后可能造成的環境影響進行分析、預測和評估,提出預防或者減輕不良環境影響的對策和措施,進行跟蹤監測的方法與制度。通俗說就是分析項目建成投產后可能對環境產生的影響,并提出污染防治對策和措施。那么怎樣寫一篇環境影響評價呢?下面我就為大家簡要的總結下環評里有哪些必要的內容。
參考資料:
環保調查記錄
時間:7月7日
物品名稱:一次性筷子
調查的場所:快餐店
使用或銷售的數量:一天300多雙
我的分析和說明:頻繁地制造白色垃圾污染會使周圍的環境質量變差,建議用自帶餐具。
時間:7月8日
物品名稱:一次性餐盒
調查的場所:快餐店
使用或銷售的數量:一天50多個
我的分析和說明:頻繁地制造白色垃圾污染,建議自帶餐盒。
時間:7月9日
物品名稱:一次性手套
調查的場所:超市
使用或銷售的數量:500多雙
我的分析和說明:手套用太多會造成白色污染,最好自帶手套或毛巾。
時間:7月10日
物品名稱:一次性杯子
調查的場所:快客
使用或銷售的數量:200多個
我的分析和說明:白色污染,建議自帶水杯。
時間:7月11日
物品名稱:一次性桌布
調查的場所:快客
使用或銷售的數量:10包
我的分析和說明:不能用太多,污染環境。
時間:7月12日
物品名稱:塑料袋
調查的場所:快客
使用或銷售的數量:300多個
我的分析和說明:塑料袋應用廣泛,造成大量污染,最好用環保袋。
時間:7月13日
物品名稱:一次性鞋套
調查的場所:超市
使用或銷售的數量:2500雙
我的分析和說明:現在鞋套運用廣泛,要少用。
環評:環境現狀調查
新增污染源指的是擬進行環評的項目所產生的污染源不但是指“擬進行環評的項目所產生的污染源”,而且還包括正在進行環評的項目增加的污染源,只是有的企業新擴該項目一個接著一個,這個還沒有完成,新的一個又開始了。對于老項目這些都是新增的污染源,在后一個項目的環評預測分析中不需要加上前一個項目污染物增加量進行疊加預測。
“在大氣環境現狀調查時,為何要調查所有污染源,包括新增污染源”這是指在區域環境現狀調查時進行的,不但要調查現有的污染源,還要調查新增的,因為預測大氣環境質量變化的需要,因為企業的項目建成時間需要2——3年,在這段時間內這個區域還有其他建設項目再進行,排放相同的污染物就,這個項目建成后的預測該區域大氣環境質量只有這樣疊加計算和預測才結合實際。工程分型中講的新增污染源是指的該企業自身新增加的污染源,這是兩個不同的概念。供你參考吧。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