竣工驗收對污染源和環境質量的監測頻次有什么要求
對一般污染源,現場監察頻次每季不少于一次。
污染源監察工作程序中有規定。
生物污染的監測
生物污染監測采用物理、化學方法,通過對生物體所含環境污染物的分析,對環境質量進行監測。它不同于以生物學、生態學方法對環境質量進行跟蹤性檢測的“生物監測”。前者的監測重點是生物體內環境污染物,而后者則是利用生物個體、種群或群落的狀況和變化及其對環境污染或變化所產生的反應,闡明環境污染狀況。
生物污染監測方法
(1)光譜分析法(可見-紫外分光光度法,紅外分光光度法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發射光譜法 ,“X”射線熒光光譜)
(2)色譜分析法(薄層層析法,氣相色譜法 ,高效液相色譜法) 可用于測定多種農藥,含汞、砷、銅或酚類殺蟲劑,芳香烴、共軛雙鍵等不飽和烴,以及某些重金屬和非金屬(如氟、氰等)化合物等。
如何監督交通噪聲污染防治設施建設
(一)加強交通噪聲污染防治 全面落實《地面交通噪聲污染防治技術政策》,噪聲敏感建筑物集中區域(以下簡稱“敏感區”)的高架路、快速路、高速公路、城市軌道等道路兩邊應配套建設隔聲屏障,嚴格實施禁鳴、限行、限速等措施。加快城市市區鐵路道口平交改立交建設,逐步取消市區平面交叉道口。控制高鐵在城市市區內運行的噪聲污染。加強機場周邊噪聲污染防治工作,減少航空噪聲擾民糾紛。
(二)強化施工噪聲污染防治 嚴格執行《建筑施工場界噪聲限值》,查處施工噪聲超過排放標準的行為。加強施工噪聲排放申報管理,實施城市建筑施工環保公告制度。城市人民政府依法限定施工作業時間,嚴格限制在敏感區內夜間進行產生噪聲污染的施工作業。實施城市夜間施工審批管理,推進噪聲自動監測系統對建筑施工進行實時監督,鼓勵使用低噪聲施工設備和工藝。
(三)推進社會生活噪聲污染防治 嚴格實施《社會生活環境噪聲排放標準》,禁止商業經營活動在室外使用音響器材招攬顧客。嚴格控制加工、維修、餐飲、娛樂、健身、超市及其他商業服務業噪聲污染,有效治理冷卻塔、電梯間、水泵房和空調器等配套服務設施造成的噪聲污染,嚴格管理敏感區內的文體活動和室內娛樂活動。積極推行城市室內綜合市場,取締擾民的露天或馬路市場。對室內裝修進行嚴格管理,明確限制作業時間,嚴格控制在已竣工交付使用居民宅樓內進行產生噪聲的裝修作業。加強中高考等國家考試期間綠色護考工作,為考生創造良好的考試環境。
(四)深化工業企業噪聲污染防治 貫徹執行《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查處工業企業噪聲排放超標擾民行為。加大敏感區內噪聲排放超標污染源關停力度,各城市應每年關停、搬遷和治理一批噪聲污染嚴重的企業,到2015年年底前實現敏感區內工業企業噪聲排放達標。加強工業園區噪聲污染防治,禁止高噪聲污染項目入園區。開展鄉村地區工業企業噪聲污染防治。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