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檢測運維工程師怎么樣?
曾經做過一段時間的環境運維工程師,想起來都是眼淚,7天×24小時,過年過節的最煩了,休息都休息不好,得保證儀器正常使用,不過也看個人責任心的,但是像聯網率,數據有效率不達標的要扣錢。
做這個工作得先自己訂一套運維流程,每天都有站點要去,早上起來巡查一下軟件,看看哪個地方是否出問題,中午,晚上都得看一遍,如果都沒問題就最好了,按計劃走。如果某個站點出問題就得先去解決,也有可能是半夜收到以前故障短信,就很悲劇。碰到某個負責的環保局領導就更悲劇。
不過做這個也得看你們公司的儀器是什么,賽莫飛常規的那幾個參數儀器還算穩定,就怕那種新儀器,國產的,時不時的出問題就很心累,唉
也得看看公司待遇,有輕松的也有累人的,有見過一周上3天的,也有一周上7天的,所以公司很重要
主要看單位,這種一般都不會很累
環保在線檢測設施運維工程師有前途嗎?
目前國內的各個行業的環評要求一年比一年嚴格,去年的環保巡查“回頭看”就有很多的廠家不達標因而關停整頓治理,所以目前有關環保相關的工作還是比較搶手的
這個證書和心理咨詢還有營養師一樣有點雞肋
環境檢測運維工程師怎么樣?具體是做什么的,好些人說需要爬煙筒?
這個主要是在環保技術公司、檢測檢定公司設置的崗位,大致崗位職責有:
(一)環保技術公司
1、協助區域內工程運維項目與用戶及環保監管部門的協調與溝通;
2、負責管轄區域內運維項目的技術服務工作;
3、負責管轄區域內運維項目質量保證工作、維護項目物資和費用申請工作等;
4、負責運維工程檔案建立工作、運維工程項目定期的環保考核工作等。
(二)檢測檢定公司
1、區域監測設施現場站點的運行維護、參數記錄及檢查工作;
2、及時上報并處理設備系統故障,更換配件及耗材;
3、協調并處理環保局、企事業及儀器供應商的關系;
4、協助銷售開發市場,提供相應及時支持。
這個崗位需要到一線工作、采集分析數據,可能經常出差。需要具備較好的技術水平,熟悉最新技術發展進步,主要涉及工業自動化、機電一體化、環境工程等相關專業,需要熟悉環境在線監測系統安裝、調試、聯網和維護,熟悉工程業務流程 。
關于爬煙囪的事,如果干業務需要到煙囪采集數據的話,你懂的?不過,肯定會配備相應的裝備的。(最后一圖僅供參考?,聊以自樂吧?)
如何在環境檢測檢測行業立足?
除了了解相關檢測行業的發展,及其設備的發展歷史,操作方法優缺點。最重要的是實踐經驗,最后就是掌握最先進的技術,保持產品和技術的行業領先才行。
生態環境檢測包括運用物理、化學和生物的技術手段,對大氣、水質、土壤等樣品中的污染物組成進行鑒定和測試并出具檢測報告;還包括對大氣、水質、土壤等環境要素的質量的檢測評價,以及生物物種、人群健康等生態狀況進行檢測評估。
目前我國環境檢測行業正處于市場化轉型階段,生態環境檢測行業也正處于快速發展期。我國現階段,檢測機構水平參差不齊,檢測機構要長足發展,需要找到切合檢測機構自身的發展方式。政府不斷加強與社會資本的合作,促進生態環境保護PPP項目的達成,截至2017年12月末,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PPP項目共落地369個,其中示范項目53個。在體制改革方面,政府還將環境監測事權上收,實行國家考核、國家監測的模式,加大環境監測力度,并開始鼓勵環境監測的第三方運營,環境監測體制不斷完善、市場化程度逐步提高將加速環境監測市場發展,未來第三方環境檢測、自動監測第三方運維服務領域將會出現快速增長。根據財政部和環保部聯合印發的《關于支持環境監測體制改革的實施意見》,到2018年,我國將全面完成國家監測站點及國控點監測事權的上收工作。中央上收的環境監測站點、監測斷面,除敏感環境數據外,原則上將采取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選擇第三方專業公司托管運營,生態環境檢測市場化改革邁向深入,第三方托管運營機制普遍實行,生態環境檢測行業將呈現爆發式增長。根據測算,2017年我國環境檢測行業規模達527億元。
近幾年,國家先后開展了飲用水源調查、地下水污染狀況調查、土壤污染狀況調查等課題,環境監測機構承擔了這些課題的主要工作。隨著市場環境的發展,商業檢測機構也可參與并分擔此類工作。加快推進檢驗檢測資源和信息共享,積極推進第三方技術機構建設已經成為政策導向。在這種情況下,環境檢測行業的發展迎來了良好機遇,必將成為中國增長速度快、發展前景好的服務行業之一。
想要了解更多關于生態環境檢測行業專業分析請關注中研普華研究報告《2018-2023年中國生態環境檢測行業市場環境與投資風險分析報告》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