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處理污泥怎么處理
污泥穩定處理有好氧穩定和厭氧穩定,好氧穩定有很多優點,但能耗很高,只有當污泥量較少時才采用。污泥厭氧穩定處理通常采用中溫(35℃)厭氧消化方法。國內已有十幾座大型污水處理廠采用此方法,污泥經消化后,有機物含量減少,性能穩定,總體積減少,污泥消化過程中還產生大量沼氣(消化降解1kgCOD可產生350L沼氣)可以回收利用。但由于消化裝置工藝復雜,一次性投資大,運行有難度。污泥厭氧消化和沼氣利用裝置費用,約占污水處理廠投資和運行費的30%左右,而且大多需進口技術和設備。從調查已建消化池的實際運行看,只有少數達到預期的效果。有管理、設計問題,亦有沼氣利用的經濟性和安全性問題。比較好的如天津市東郊污水處理廠,該廠設計規模為處理城市污水40萬m3/d,污泥日產2460m3(含水率96%),產生沼氣13300m3,供4臺248kW發電機發電,日可發電27000度,并與市電并網。污泥的穩定問題,除了采取污泥厭氧消化外,還應結合污水處理工藝中考慮少產生污泥和穩定泥質的方案。例如污水處理工藝設計中采用延長污水曝氣時間,減少污泥的產量;設計參數中增加污泥泥齡(如泥齡20天以上),盡量使污泥趨向穩定的污水處理工藝。對中小型污水處理廠來說,采用帶有延時曝氣功能處理工藝(如氧化溝等處理工藝)是可取的。有的污水處理工藝投資低(如AB法的A段),而污泥量較多,增加了污泥的處理成本。故應當把污水處理和污泥處理統一考慮,一并計算投資和運行費用。污泥的穩定并不等于污泥無害,用于農田還需要符合國家標準中關于污泥農用時污染物控制標準限值。見下表。其中對鎘、汞、砷、苯并芘、多氯聯苯的要求是比較高的,應該通過嚴格控制工業廢水源頭的排放,來控制污泥的性質。國外在污泥穩定方面,除了用生物法(包括中溫消化、高溫消化及利用微生物和某些添加劑)外,還采用了化學法,有的將脫水后的污泥加鹽酸調pH值至2~3,反應60分鐘再加硝酸鈉;有的對脫水污泥添加石灰。后者在歐洲應用較多。
目前可行的污泥處置方式有:衛生填埋、土地利用、制作建材、焚燒。衛生填埋方法操作相對簡單,處理費用不高;在資源化方面,土地利用和制作建材具有一定優勢;焚燒是最徹底的污泥處理方法。詳情咨詢立昌環境,不懂請繼續追問!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