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干涉式瓦斯檢定器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因為瓦斯與空氣的密度不同,光穿過不同密度的氣體時將會產生折射,瓦斯濃度不同折射的角度也不同,而光干涉瓦斯檢定器內裝有瓦斯和空氣室組裝在一塊的氣體容器,通過瓦斯與參照空氣的比對,檢查比對的折射位移,就可以讀取瓦斯數據。
誰能簡單說一下汽車胎壓監測的原理?
胎壓監測系統簡稱TPMS。這種技術可以通過記錄輪胎轉速或安裝在輪胎中的電子傳感器,對輪胎的各種狀況進行實時自動監測,能夠為行駛提供有效的安全保障。
胎壓監測系統可分為兩種:一種是間接式胎壓監測系統,是通過輪胎的轉速差來判斷輪胎是否異常。
另一種是直接式胎壓監測系統,通過在輪胎里面加裝四個胎壓監測傳感器,在汽車靜止或者行駛過程中對輪胎氣壓和溫度進行實時自動監測,并對輪胎高壓、低壓、高溫進行及時報警,避免因輪胎故障引發的交通事故,以確保行車安全。
1.直接式胎壓監測:直接式胎壓監測裝置是利用安裝在每一個輪胎里的壓力傳感器來直接測量輪胎的氣壓,利用無線發射器將壓力信息從輪胎內部發送到中央接收器模塊上,然后對各輪胎氣壓數據進行顯示。當輪胎氣壓太低或漏氣時,系統會自動報警。
2.間接式胎壓監測:間接式胎壓監測的工作原理是當某輪胎的氣壓降低時,車輛的重量會使該輪的滾動半徑將變小,導致其轉速比其他車輪快。通過比較輪胎之間的轉速差別,以達到監視胎壓的目的。間接式輪胎報警系統實際上是依靠計算輪胎滾動半徑來對氣壓進行監測。
3. 輪胎智能監控系統(TPMS)介紹:它兼有上述兩個系統的優點,它在兩個互相成對角的輪胎內裝備直接傳感器,并裝備一個4輪間接系統。與全部使用直接系統相比,這種復合式系統可以降低成本,克服間接系統不能檢測出多個輪胎同時出現氣壓過低的缺點。但是,它仍然不能像直接系統那樣提供所有4個輪胎內實際壓力的實時數據。
輪胎的胎骰上安裝一個內置傳感器,傳感器中包括感應氣壓的電橋式電子氣壓感應裝置,它將氣壓信號轉換為電信號,通過無線發射裝置將信號發射出來。
TPMS通過在每一個輪胎上安裝高靈敏度的傳感器,在行車或靜止的狀態下,實時監視輪胎的壓力、溫度等數據,并通過無線方式發射到接收器,在顯示器上顯示各種數據變化或以蜂鳴等形式,提醒駕車者。并在輪胎漏氣和壓力變化超過安全門限(該門限值可通過顯示器設定)時進行報警,以保障行車安全 。
PM2.5的數值是怎么被監測出來的?
PM2.5顆粒物,是指空氣中直徑小于2.5微米的、可吸入肺的顆粒物。
為什么要檢測PM2.5的數值?因為PM<5的微粒可以被吸入肺,其中又以PM<3的微粒對肺的危害最大。而PM2.5粒徑更小,對人體健康和大氣環境質量的影響更大,因此,對PM2.5的檢測顯得尤為重要。
重量法:首先是重量法,這種方法是最直接、最準確的測量方法。
它是將PM2.5直接截留到測量機器的濾膜上,然后用天平稱重。這種方法需要人工稱重,程序繁瑣、費時間,而且不適合進行遠距離監測。
微量振蕩天平法:它是通過一種一頭粗一頭細的空心玻璃管構成的裝置來測量的。測量時,空氣從粗頭進,細頭出,PM2.5就被截留在細頭濾芯上。然后在電場的作用下,細頭以一定頻率振蕩,它的頻率和細頭重量的平方根成反比。因此,根據振蕩頻率的變化,就可以算出收集到的PM2.5的重量。這種方法是自動化檢測,省了不少人力。
β射線吸收法:它是指將β射線照射一張承載了PM2.5的濾紙,射線穿過濾紙和PM2.5時由于被散射而衰減,衰減的程度和PM2.5的重量成正比,由此測量出PM2.5的數值。這種方法有利于遠程監測和自動控制。
來一個一個回答。
為什么要檢測PM2.5的數值?
簡單點,有害!PM<5的微??梢员晃敕?,其中又以PM<3的微粒對肺的危害最大。而PM2.5粒徑更小,對人體健康和大氣環境質量的影響更大。
PM2.5對人體的危害 1、引發呼吸道阻塞或炎癥
2、致病微生物、多環芳烴、油煙等搭“順風車”入體內致癌。
3、影響胎兒發育造成缺陷
4、PM2.5顆粒物可通過氣血交換進入血管
因此,對PM2.5的檢測顯得尤為重要。
它又是怎么被監測出來的?
重量法:是最直接、最準確的測量方法。它是將PM2.5直接截留到測量機器的濾膜上,然后用天平稱重。這種方法需要人工稱重,程序繁瑣、費時間,而且不適合進行遠距離監測。
微量振蕩天平法:它是通過一種一頭粗一頭細的空心玻璃管構成的裝置來測量的。測量時,空氣從粗頭進,細頭出,PM2.5就被截留在細頭濾芯上。然后在電場的作用下,細頭以一定頻率振蕩,它的頻率和細頭重量的平方根成反比。因此,根據振蕩頻率的變化,就可以算出收集到的PM2.5的重量。
優點:自動化檢測,省了不少人力。
β射線吸收法:它是指將β射線照射一張承載了PM2.5的濾紙,射線穿過濾紙和PM2.5時由于被散射而衰減,衰減的程度和PM2.5的重量成正比,由此測量出PM2.5的數值。
優點:有利于遠程監測和自動控制。
以上,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