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發環境應急預案備案管理辦法?
一、突發環境應急預案備案管理辦法?
以下是突發環境應急預案備案管理辦法的主要內容:
一、備案的范圍
涉及環境保護、安全生產、資源利用等方面,可能發生突發性環境事件的企事業單位、地方政府及其相關部門等。
二、備案程序
企事業單位、地方政府及其相關部門應當按照區域分級、分類管理的原則,進行突發環境應急預案備案。備案程序包括四個階段:
1、備案申請
備案申請應當向地方環保、安監、危化品安全等部門或平臺遞交相關備案材料。備案材料應當包括單位基本情況、突發環境事件的概述、應急預案內容等信息。
2、備案審批
備案機構應當根據備案材料及有關規定,對備案申請進行審查和核實。審批結果可能是通過、不通過和需要補正等。如符合要求,備案機構應當在規定時間內完成審批。
3、備案公示
備案機構應當將備案申請單位的備案信息進行公告,并公示備案申請材料及審核結論,接受社會監督。
4、備案報送
備案機構應當將備案信息報送上級環保、安監、危化品安全等主管部門或平臺,形成備案庫,為應急處置提供準確的備案信息。
三、備案內容
1、應急預案基本情況,包括應急預案的類型、名稱、備案單位及負責人等信息。
2、突發環境事件的概述。包括自然、人為等因素引發的可能引發環境污染、損害和生態破壞等突發事件。
3、應急組織和分工。應明確應急組織機構、職責分工、應急資源等。
4、應急預案的具體應急措施。應明確應急響應級別、預警發布、救援措施、應急處置措施等。
5、應急演練計劃及效果評估。應明確應急演練項目、演練時間、演練方式,以及效果評估等內容。
四、管理機構
地方環保、安監、危化品安全等主管部門應當按照職責分工,建立聯合備案機構,共同管理突發環境應急預案備案工作,避免重復備案和信息不同步的情況出現。
五、加強監管和督查
相關部門和單位應加強對地方范圍內應急預案備案的督查和監管,及時發現和處理備案材料中存在的問題,保障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的有效性和可靠性。同時,應完善信息公開機制,加強對備案信息的公示和監督,確保備案工作的公開透明。
二、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有哪些專項預案?
泄露專項預案、中毒專項預案、火災專項預案、水污染專項預案
三、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編制年限?
有效期3年,超過三年需進行修訂。
四、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的備案和評估該怎么寫?
上面兩個答案不全,我來補充下。
化工項目先開會,會有個化治辦的會議記錄,上面會提到這個項目。
然后做申請報告,視情況提交發改委或經信委,拿到備案通知書。
再編寫環評報告,評審后提交當地環保局,再提交市環保局,拿環評批復。
編寫職業衛生預評價和設立安全審查報告(就是安全預評價),前者自主組織評審,后者一塊安監,等開會。
開完會后修改好報告,交到安監局備案,拿備案批復。
接著就是安全設計專篇和職業衛生專篇,流程同上,拿批復。
這時候開始寫試生產報告,企業自主組織評審,評審完成后交到安監局備案,企業可以開始生產了。
試生產三月后,做安全和職業衛生驗收報告,再這兩個報告提交前,需要完成應急預案和重大危險源評估報告。
以上驗收報告做好后,開會,提交備案,完成。
至于消防評價,應該沒有這一說的,只有消防審核意見評估和消防驗收意見書句。
還有就是開會不一定一次通過,有通過,原則通過,復核,復議幾個情況。有時候需要重新開會。以上是一般流程,并不適用于所有地區。
五、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現場看什么?
看破壞環境的程度,什么性質,實施什么應急方案好
六、什么企業需要做環境突發應急預案?
(一)可能發生突發環境事件的污染物排放企業,包括污水、生活垃圾集中處理設施的運營企業;
(二)生產、儲存、運輸、使用危險化學品的企業;
(三)產生、收集、貯存、運輸、利用、處置危險廢物的企業;
(四)尾礦庫企業,包括濕式堆存工業廢渣庫、電廠灰渣庫企業;
(五)其他應當納入適用范圍的企業。
七、突發環境應急預案管理暫行辦法?
為規范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管理,完善環境應急預案體系,增強環境應急預案的科學性、實效性和可操作性,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國家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國家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及相關環境保護法律法規,制定《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管理暫行辦法》。
該《辦法》于2010年9月28日由環境保護部以環發〔2010〕113號印發。《辦法》分總則、環境應急預案的編制、環境應急預案的評估、環境應急預案的備案、環境應急預案的實施與監督管理、法律責任、附則7章29條,自印發之日起施行。 根據環境保護部關于印發《企業事業單位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備案管理辦法(試行)》的通知,環發〔2015〕4號,第二十六條 本辦法自印發之日起施行。《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管理暫行辦法》(環發〔2010〕113號)關于企業預案管理的相關內容同時廢止。
八、突發環境應急預案需幾個專家簽字?
突發環境應急預案的專家評審人員及其數量由企業自行確定。
原則上較大以上突發環境事件風險企業不少于5人,一般環境風險企業不少于3人 。評審人員,一般包括具有相關領域專業知識、實踐經驗的專家和可能受影響的居民代表、單位代表。
九、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編制費用標準?
沒有規定的收費標準,一般是按照企業的風險等級一級包括的事項進行收費的,是否需要培訓等等一系列后續服務。一般風險的價格在三四萬左右,較大和重大的更貴。
應急預案分為一般、較大和重大。編制報告不一樣,評審方式也不太一樣,價格差距也會比較大,最普通的做個應急預案也得三四萬元左右,當然具體還是要看企業情況的。
十、環境應急預案備案管理辦法?
以下是突發環境應急預案備案管理辦法的主要內容:
一、備案的范圍
涉及環境保護、安全生產、資源利用等方面,可能發生突發性環境事件的企事業單位、地方政府及其相關部門等。
二、備案程序
企事業單位、地方政府及其相關部門應當按照區域分級、分類管理的原則,進行突發環境應急預案備案。備案程序包括四個階段:
1、備案申請
備案申請應當向地方環保、安監、危化品安全等部門或平臺遞交相關備案材料。備案材料應當包括單位基本情況、突發環境事件的概述、應急預案內容等信息。
2、備案審批
備案機構應當根據備案材料及有關規定,對備案申請進行審查和核實。審批結果可能是通過、不通過和需要補正等。如符合要求,備案機構應當在規定時間內完成審批。
3、備案公示
備案機構應當將備案申請單位的備案信息進行公告,并公示備案申請材料及審核結論,接受社會監督。
4、備案報送
備案機構應當將備案信息報送上級環保、安監、危化品安全等主管部門或平臺,形成備案庫,為應急處置提供準確的備案信息。
三、備案內容
1、應急預案基本情況,包括應急預案的類型、名稱、備案單位及負責人等信息。
2、突發環境事件的概述。包括自然、人為等因素引發的可能引發環境污染、損害和生態破壞等突發事件。
3、應急組織和分工。應明確應急組織機構、職責分工、應急資源等。
4、應急預案的具體應急措施。應明確應急響應級別、預警發布、救援措施、應急處置措施等。
5、應急演練計劃及效果評估。應明確應急演練項目、演練時間、演練方式,以及效果評估等內容。
四、管理機構
地方環保、安監、危化品安全等主管部門應當按照職責分工,建立聯合備案機構,共同管理突發環境應急預案備案工作,避免重復備案和信息不同步的情況出現。
五、加強監管和督查
相關部門和單位應加強對地方范圍內應急預案備案的督查和監管,及時發現和處理備案材料中存在的問題,保障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的有效性和可靠性。同時,應完善信息公開機制,加強對備案信息的公示和監督,確保備案工作的公開透明。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