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巴氣象局完成首次小型無人機1500米高空觀測,無人機直徑達1.5米,一次可采集1800余條數據。你怎么看?
隨著氣象測量傳感器、無人機制造、飛行控制及數據處理等技術的發展,無人機氣象探測技術得到長足的發展,逐漸成熟并走向應用。這種大區域、長時間、連續氣象探測方法在航天器發射與返回、重要武器試驗、戰場氣象測量、惡劣天氣監測、龍卷風近距環境探測監視等應用中具有獨特的作用和優勢。
無人機氣象飛機主要測量下列氣象數據:溫度、氣壓、濕度、風、真高度、各種圖像(數據)、云形成類型和大小、能見度、湍流發生和大小、積冰。基本的氣象觀測準確度要求如下:
能見度:±20%(≥0.1km,≤10km);
云覆蓋(最底層):±1/8;
云底高:±30m(0~300m),±10%(>300);
垂直風剖面:±10°,±2.5m/s;
云頂高:±150m(≤1000m),±20%(>1000m);
地面風:±10°,±2.5m/s;
地面溫度:±1°;
垂直剖面溫度:±1°;
地面相對濕度:±5%;
垂直剖面濕度:±5%;
氣壓:±2%。
所以有了技術的提升,這些真心不稀奇。
這類無人機成本比直升機和固定翼低太多,靈活性又高太多,雖然存在設備性能和航程較低的缺點,但是各國警方和政府部門都開始大規模使用無人機開展工作,軍隊也將小型無人機配到營、連、排乃至步兵班一級,民間也出現了微型無人機熱潮就是因為無人機能夠用相對最小的經濟、空間成本獲得相對最大的態勢感知與信息收集能力。(圖中為筆者在警展中拍攝的警用無人機)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